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朱标:朱元璋头号黑粉

第258章 殴打使臣

  “短时间来看,朝廷册封商会头领,自能让民间商贾趋之若鹜,挤破脑袋也要进入朝廷承认的商会之中。”

   “而且商会头目也自然会尽心竭力为朝廷办事。”

   “可长远来看,此法却有商贾富户窃国之隐患。”

   刘伯温神色郑重,继续出声道:“历朝历代,朝廷都不准商人子嗣入朝为官,陛下定然明白因为什么。”

   “商贾之家,重利成风,其子嗣门生越是聪颖,则祸患越大。”

   “一旦秉承唯利是图的商贾子弟入朝为官,那其家之财便可助力其疏通关系,贿赂同僚,而后平步青云。”

   刘伯温故意停顿数秒,给足了在场几人思考的时间。

   不得不说,刘伯温所言虽有偏激,却也有理。

   相较于寒门学子,甚至比之大学之家,商贾子弟家有巨财,的确能比旁人更有机会疏通门路,晋身高位。

   即便当下大明治贪极严,官员升迁绝对不是凭借金银开路。

   可商贾子弟只需乐善好施,多多宴请同僚,与同僚交好。

   等到吏部评定之时,少有官员言说其过,这便已然足够。

   毕竟只需如此,商贾子弟的官员便有比旁人更多的晋升机会。

   正当李善长、詹同等人微微颔首,深以为然之时。

   却听刘伯温眸光郑重,表情严肃继续出声道:“敢问诸位,倘若此等人物执掌大权,又是何种境地?”

   “嗯......”詹同擦了下额头上渗出的汗水,眸中满是忧虑道:“恐怕到时候,这些出身商贾的高位之人为寻欢作乐,便敢草菅人命。”

   “正是如此!”

   随着刘伯温声音落下,朱标心中震荡,久久难平。

   不得不说,刘伯温精通杂学,也是极有远见。

   后世的高丽便是一些商贾之家掌握大权,如何欺压百姓,如何草菅人命,如何以私欲夺民心,朱标也是有所听闻。

   一旦放任商贾做大,寄居朝堂。

   加上方才所说商贾子弟晋升的种种优势,用不了百十年的功夫,大明朝堂中便会出现似后世高丽那般情形。

   商贾窃据朝堂,凌驾国法,以私欲夺民心。

   “诚意伯可有应对之策?”

   “臣愚钝!”刘伯温自谦一句,紧跟着道:“臣并无巧思,却有憨法。”

   “若是朝廷册封商会头领,不改其籍。也就是说其家中子嗣仍为商贾之籍,不得入仕。”

   “此法是否可行?”

   “不成!”朱标还未开口,詹同却是直接出声道:“眼下民间已有商会,此时若想让民间商贾进入朝廷新设的商会,必要投其所好。”

   “对那些商贾来说,如今既有家资,衣食无忧。”

   “所期盼的便也唯独只剩惠及子孙,将子孙送入仕途,一改商贾贱籍。”

   “嗯。”听到詹同反驳,刘伯温似早有预料般,也不急躁。反而似早有预料般沉沉点了点头。

   “既然不能禁绝商会头领的门生子弟入仕为官,那便施以连坐。”

   “一旦这商会头领犯下过错,其亲族子弟无论何等官职,立时罢免,留档吏部。”

   “若日后那商会头领能够复位,便重新拟定商贾子弟的官职。”

   “倘若不能,那商贾子弟每月便也领取朝廷俸禄,不予官职。”

   听到刘伯温这话,李善长虽未出声,却极不认同的摇了摇头。

   莫说眼下大明。

   即便是纵观古今,远至先秦,也从未有过因一人犯错罢免而连累亲属的律法。

   倘若当真是诛连九族之罪,那自然没的说。

   可刘伯温的意思显然是在说,只要商会头领不在其位,那与其有亲的官员便要立时罢免。

   如此法规,未免显得有些苛刻。

   “诚意伯,老夫有一事不明。”李善长并未直接开口,而高启沉吟片刻也觉不妥,随即出声道:“敢问诚意伯,假使朝廷册封一名商贾为商会头领,依照陛下所言授予其从五品官职。”

   “那此人家中子嗣是破格选拔为官,还是给予其入士蒙学,参与科举的机会。”

   “自然不是直接授其子嗣官职,只是给他们参与科举能够入仕的机会。”刘伯温理所当然道。

   “那老夫便不明白了。”

   高启眉头紧皱,很是不解的同时甚至有些不悦说道:“既是科举及第,以证其才。”

   “为何还要因其家人被免去商会头领而被罢官?”

   “我朝选才凭借的究竟是才学,还是姻亲关联?”

   “我大明朝是以法为先还是以情为要?”

   “呵~”面对高启言辞咄咄的质问,刘伯温轻笑一声却也没有立即回答。

   自打他打算说出这个法子的时候,刘伯温便已想到在场几人定会用高启此时的话来反驳自己。

   然而真要就此事刨根问底,辩论不休。

   纵然刘伯温自负胸有辩才,可他也知道就此事自己绝不可能辩倒在场几人。

   “在下方才便已说过,此法过于莽撞。”

   “倘若诸位还有巧思,在下也算是抛砖引玉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