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朱标:朱元璋头号黑粉

第447章 门阀桎梏

  “因此!”

   老朱眼底带笑,似夹杂着几分骄傲般冲朱标温声说道:“你是想在各地开设私塾,让寻常百姓家的孩子也能蒙学,科考,最后入仕为官。”

   “朝中的官员,百姓出身更多,有世家背景的官员也就越少。”

   “你是打算以此削弱世家的门第桎梏。”

   “嘶~”

   待老朱说完,朱标只觉心头一阵骇然。

   见微知着,洞悉万里之明。

   明史中这些对老朱的称赞,当真不是毫无依据的无脑奉承。

   老朱能将自己先前所做之事,一点一点都给串联了起来。

   甚至将自己今后的谋划也猜出了个大概,这份警觉与远见,当真不是自己所能比。

   念及至此,朱标后背不由渗出一层层的冷汗。

   好在儒生世家中没有老朱这等目光卓绝的人,要不然即便自己是太子,也会被他们玩弄于股掌之间。

   “爹。”

   强压心头悸动后,朱标看向老朱忙继续问道:

   “您是觉得开设面向百姓之家的私塾学堂有些不妥?”

   “嗯。”

   见朱标似乎很在意这点,老朱也不介意和朱标多说几句。

   “刘和。”

   听到声音,刘和忙带人将桌上饭菜收拾干净,随即带着殿内所有宫人都退了出去。

   而马皇后与常氏也很是识趣的离开了餐桌。

   等到只剩老朱、朱标二人对坐桌前时,老朱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

   “让寻常百姓家的孩子都能读书识字,能入朝为官自然是好。”

   “可是标儿,事分轻重,情有缓急。”

   “还是先让老百姓吃饱穿暖,先让百姓都过几年安生日子再说吧。”

   “爹.....”

   抬手打断准备开口的朱标,老朱缓缓站起身子,透过门框眺望院中天空。

   “元末之时,北方的残元势力,东西两侧有张士诚、陈友谅割据一方。”

   “而且还有关中的李思齐,四川的明玉珍,福建的陈有定。”

   “军阀割据,乱象丛生,百姓的日子不用想都知道是如何的水深火热。”

   “咱为啥想让你当个守成之君?”

   “咱就是觉得,咱朱重八就是个泥腿子,想要厚待百姓,想要施恩天下也有劲无处使。”

   “爹,您已经做到足够了。”看着眸光深邃,表情之中甚至有些自责的朱元璋。

   朱标忙开口宽慰道:“咱大明建国不到十年,每年都会给好几个行省减免赋税。”

   “咱大明是穷,可穷的有底气。”

   “起码咱老朱家没有穷奢极欲,盘剥百姓。”

   “你这个朱皇帝没有纵情享乐,大兴土木。”

   “咱朱家朝廷也没有因迎战北元,劳民伤财。”

   “别的不说,就说您定下的大明律中明文规定,百姓谋逆,不连坐家人。”

   “就凭这点,往前数就没有哪个皇帝比您更厚待百姓的!”

   面对朱标少有的夸赞。

   老朱虽然很是受用,但还是沉声继续道:

   “可是标儿,如今咱大明算的上是国泰民安了吧!”

   “高启、宋濂他们还上书说什么洪武盛世。”

   “可咱自己清楚,咱大明是建立在一片废墟之上,哪怕如今仍有百姓为了一日口粮艰难过活。”

   “所以呀标儿!”

   老朱一双大手搭在朱标肩头,沉声说道:“大明建国不到十年,短短十年,百姓终究还是没有从元末乱世恢复过来。”

   “想那大秦兼并六国,六国贵族伺机而动。”

   “咱大明虽不像大秦那般暗流涌动,可这太平盛世之下亦有波澜。”

   “你说的在各地州府开设学堂,本意自然是好的。”

   “给寻常百姓谋一个入仕之路,同时也能削弱门阀世家。”

   “可是标儿,再好的经都能被下面的官员念歪。”

   “各州府开设学堂,大兴土木自是必须,聘用先生讲课也是必然。”

   “这其中,贪官佞臣,世家奸邪可都大有文章可做!”

   闻言至此,朱标身体一僵,沉吟数秒后这才郑重点了点头。

   的确。

   眼下大明官员的俸禄尚未全面提高,地方官员自会盘剥克扣,从中牟利。

   胡逆案、风闻奏事处置了许多官员,大明也是急待文兴,自然不可能将官员下派到各州学堂,为百姓蒙学。

   这样一来,学堂先生也多半要出自世家大族。

   再者便是老朱最为关心的一点,如今大明百姓的日子刚刚好转,国力也正在恢复之间。

   且不说百姓会不会让自家孩儿进入学堂,单就是对朝廷来说,此时也不是鼓励百姓弃农蒙学的最佳时机。

   这就更不用说对读书人的认知尚且仍需改观。

   大明的读书人不能再是传统意义上五指不沾阳春水,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文弱形象了。

   将所有困难在脑中大致过了一遍。

   朱标这才体会到王莽想通过简化汉字,提高百姓文化程度,好削弱门阀阶级的鸿沟是有多困难。

   “可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