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读心术:锦鲤崽崽带剧本拯救全家

第67章 疫病解决,流民离去

  光是他在城里的这一天,都不知道死了多少人了。

   往往都是刚刚发现不对,三四个时辰便病的不行,人很快就没气了。

   死的流民通通全部烧了。

   那烧尸体的黑烟冲天,一般人都不敢靠近。

   如今对症的药方出来,只希望早点平息这场乱子。

   沈之砚接到余枫醒的消息,便第一时间过来看望。

   乔姝媛也一同前来。

   余枫认出了她,不由得看向她腹部。

   乔姝媛解释道:“孩子没事,多亏了你妹妹。”

   余枫挑眉,佑佑帮了他们。

   难道他们也在那个故事里?

   “佑佑很乖,她很喜欢帮助别人。”

   沈之砚带着乔姝媛离开后,便径直去了城外。

   此刻城外连夜又架起几口大锅,开始熬药。

   仅仅半个时辰,便能闻见城门口药气熏天,离得近的人甚至能感觉头昏脑涨。

   药熬好以后,便有虎翼军将士,两人一队,送到每个流民聚集点。

   流民排队挨个领取,每个人都要喝一碗。

   这场喝药,一直持续至深夜。

   等沈之砚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县衙时,外头已经蒙蒙亮了。

   疫病控制住,他终于可以好好睡一觉了。

   这一觉便睡到下午。

   乔姝媛见他起来,连忙端来饭菜,并跟他详细说了城外的情况。

   “昨天夜里的药发下去以后,一些病症轻的人,很快就见效了。”

   “有些之前被折磨的不能入睡的百姓,也因为那药能好好睡一觉。”

   “百姓现在看这药有效,便不再闹事。”

   “今天早上和晌午,又发了一次药,这回大家都没有抵抗情绪。”

   “钱大夫说,病症轻的人,今天喝完就痊愈了,严重一点的需要三到五天,病入膏肓的如果喝了药抗不过去,那也没有办法。”

   “但最起码有九成的人得救了!”

   沈之砚狠狠的松了口气:“这比上战场还难!”

   之前沈之砚跟父亲镇国公去过燕门府,见识过战场。

   只需要一匹马,一把剑,对着敌人砍就是了。

   如今面对的是大梁百姓,确实比他国敌人棘手。

   乔姝媛继续说道:“姐夫说,让咱们再等两天,两天后启程去燕门府,他留下来善后。”

   沈之砚点点头:“可以。”

   盛景这次出京,必定是给京城那边使了不少绊子。

   只有那边的人分身乏术,松阳县这边才更安全。

   如今已过去快半个月,只怕京城那边早就坐不住了。

   他们也是时候该离开了。

   只要到了燕门府,他们就暂时安全了。

   ——

   城外流民数量从上万人,锐减至不足九千。

   这还只是到了松阳县的人,还有不知道多少人死在路上,死在老家。

   疫病控制下来,也有粮食吃,众人这才开始悲伤。

   这一场暴乱,不少人家破人亡。

   有人失去父母,有人失去儿女,有人至此孑然一身,也有全家不活一人。

   待两天后,沈之砚和乔姝媛离开松阳县。

   盛景开始着手处理流民的归属问题。

   两个选择,要么回老家去。

   要么在松阳县外的村落里住下来。

   城外的村落除了余家村,其他的几乎都少了一半人。

   大王村甚至被全部屠村,从此成了荒村。

   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没有人选择留在松阳县。

   都选择了回老家云白县。

   松阳县村民被屠杀,那些被杀村民幸存的亲人不会找他们报仇吗?

   虽然人不是他们亲自动手的,但总归是他们这群流民导致的。

   选择留下来的,才是蠢的。

   盛景大手一挥,直接休整了虎翼军,由他们亲自送流民返回老家。

   只是现在还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

   云白县、青松县依旧干旱无雨,百姓回去也面临着生存的问题。

   盛景大手一挥,直接从燕门府和京城调集粮草过去。

   依然由虎翼军亲自押送。

   张平带人负责送百姓回家。

   张图带人负责去运送粮食。

   这次盛景从京城带来的粮食,沈之砚去钱家借来的粮食,一并送到云白县去。

   余枫醒的第八天,流民开始休整,准备出发回云白县。

   其实云白县距离松阳县,坐马车只需一天时间。

   若是走路,大概要三天左右。

   临走前,松阳县城门口做了不少干粮出来,发给百姓,当做他们这几天的口粮。

   省着点吃是能撑到回家的。

   到时候回家了,再去官府领粮食。

   虎翼军带着流民前脚走,余森便后脚就带着余枫回了余家村。

   此时白山里的村民,也都得到了消息。

   纷纷搬着家当再次回到村里。

   这次避难,恍若隔世。

   余家村人一边感叹世事无常,一边庆幸自己家里没出事。

   除了院子房间被翻的杂乱,其他都无大碍。

   就连地里的稻苗也长的很好,就是杂草多了点,该除草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