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1577章 和春最后希望破灭,历朝皇帝反而看衰太平天国?

  众将闻言,心中都不由涌现期望。

   刚刚从前线回归参加会议的冯子材迫不及待地开口问道:

   “钦差大人,希望在哪?”

   和春深吸一口气,沉声道:

   “西边!”

   如今整个江南大营被三面合围,唯独西边是个例外。

   凭借着水师的绝对优势,江南大营事实上还可以通过西边的秦淮河进入长江,和其他地方的清军保持联络。

   和春目光炯炯地开口道:

   “一个月前,我已经从扬州调集一万两千兵马南下。”

   “如今扬州还有一万五千兵马,只要让这支兵马用最快的速度通过水路前来江南大营进行支援,长毛就绝对没有办法攻破我们的营地。”

   “接下来我们只需要固守待援,皇上一定会催促各路大将抓紧进军,给我们解围的。”

   和春说到这里,环视众人一圈,加重了语气。

   “我知道你们不相信其他大将,但你们要相信皇上,相信江南大营在皇上心中的分量!”

   众将闻言,顿时有种如梦方醒之感。

   冯子材振奋地开口道:

   “钦差大人说得没错,皇上不管怎么样都不可能放弃我们的!”

   其他人的精神也都振作起来。

   “对,皇上的圣旨一下,没有任何一名大将敢违背!”

   “我们只要坚守就好了!”

   包括刚刚从淳化镇失败而归的副帅张国梁,脸上也透出了希望的光芒。

   和春兴致勃勃地开口道:

   “我这就派人去传令扬州……”

   “紧急军情,我要马上向钦差大人汇报!”外面突然传来一声大叫。

   帅帐中顿时安静下来。

   半分钟后,一名清军军官表情极为惊惧地冲了进来,直接就跪在了和春的面前。

   “不好了大人,刚刚得到的消息,水西门、旱西门处咱们的兵马遭遇长毛大军进攻,秦淮河一线所有营地都已经完全失守!”

   “什么?”和春脸色剧变,失声叫道:

   “这不可能!”

   太平军四路主力,李秀成、李世贤、杨辅清、刘官芳都已经出现在了东面和南面的战场上。

   他们不可能有多余的兵力去进攻清军在秦淮河一线布防的清军营地!

   报信的清军军官表情恐惧地开口道:

   “不是之前正在和咱们交战的四路长毛,是、是陈玉成!”

   和春脑袋轰一下,几乎要炸开了。

   陈玉成?

   陈玉成明明是在长江以北安庆、六安、滁州一带作战。

   怎么会出现在长江以南的天京城外?

   旱西门外,清军营地。

   硝烟尚未完全散尽,这座城门就已经打开。

   林绍璋激动无比地带着一队兵马从城中驶出,来到陈玉成的面前。

   “英王,你终于来了。”

   “天京城终于解围了!”

   之前李秀成转战皖南,突袭杭州,并非没有代价。

   四位太平天国大将全部出击外线,结果就是天京城被完全包围!

   江南大营的包围圈覆盖了天京城陆地的每一个角落,就连天京城的北边江面上也有清军水师战船昼夜不停息地来回巡逻。

   而这样的局面,从李秀成出走后一直到现在,已经将近三个月的时间。

   作为一座拥有几十万人的大城,天京城内的困境可想而知。

   这些天,天京城内的粮食已经告急,甚至连大部分守城将士一天都只能吃一顿饭。

   若是再过十天半个月,天京城内就要出现大规模饿死人的现象了。

   李秀成等四部从南边包抄江南大营,激战至今, 的确是完成了反包围。

   但天京城被江南大营包围的事实并未因此改变。

   直到今天陈玉成杀到秦淮河畔击溃并占领了驻守水西门、旱西门的多处清军营地,才真正地打通了天京城对外的陆地沟通路线。

   林绍璋怎么能不热泪盈眶?

   陈玉成握住林绍璋的手,正色道:

   “章王,回去告诉天王和干王,再等几天,就是和春、江南大营的覆灭之时!”

   一番交谈后,陈玉成目送林绍璋离去。

   身边都是部下们欢呼雀跃的场景,但陈玉成的心中却沉甸甸的,如同巨石。

   过去的几个月里,李秀成在皖南、浙江是打爽了。

   可这也导致太平天国绝大部分的兵力都集中到了长江以南。

   陈玉成成为唯一一支太平天国在江北的孤军!

   而陈玉成面对的不但是大清最强悍的湘军,同时还有北边的安徽清军,以及东边滁州正式背叛太平天国投入清廷怀抱的李昭寿部。

   即便有着捻军张乐行、张宗禹等部的配合,陈玉成在湘军、清军、李昭寿三路夹击下,依旧是举步维艰。

   无论陈玉成带领主力前往任何一处地点发起进攻,其余两路的敌人都会发起强大攻势,让陈玉成顾此失彼。

   在西边,湘军兵马已经压到了安庆城外。

   在北边,清军先锋正在进取庐州郊外。

   在东边,李昭寿部配合扬州清军,也在不断蚕食陈玉成的领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