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1864章 大元内讧震惊历朝皇帝,赵匡胤期待元朝版安史之乱

  这一刻,忽必烈是真的有点怀疑人生了。

   给朕干哪来了。

   这特么还是大元吗?

   才刚刚收复开封,怎么大元的兵马就自己内斗起来了?

   简直就是离谱亲娘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金幕中,伴随着两支元军的恶斗,多行字幕缓缓浮现。

   【随着开封失守,韩宋政权红巾军大势已去,不再成为元廷的头号威胁。】

   【朝廷中最能控制各支军阀的能臣太平也退居二线。】

   【原先还能按照元廷命令统一行事的诸多军阀,立刻就开始了恶斗。】

   【其中,又以占据山西的孛罗帖木儿和占据河南的察罕帖木儿两人之间的冲突最为激烈。】

   画面中争斗的两支元军,便是分别出自于孛罗帖木儿和察罕帖木儿两人麾下。

   而这座被争夺的城池,是冀宁路治所。

   它有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名字——太原。

   从地图上来看,太原位于山西中部。

   北边和西边,是孛罗帖木儿的地盘。

   南边和东边,是察罕帖木儿的势力范围。

   谁能控制太原,谁就能在战略上夺取主动。

   历朝皇帝看到这里,心中的古怪之意越发高涨。

   【光武帝刘秀:不是,这两人都是元廷大将,怎么搞得好像两国争霸一样?】

   【唐太宗李世民:这些家伙是不是忘记了还有一大堆的起义军没剿灭的事情?】

   【宋太祖赵匡胤:呵呵,听起来好像有点离谱,但假如把两个帖木儿换成“袁绍”和“曹操”,不就很容易理解了嘛。】

   历朝皇帝瞬间被赵匡胤这句话点醒。

   【汉武帝刘彻:元廷中枢权威已经弱到这种地步了?】

   【汉中祖刘禅:不对吧,东汉末年有董卓进京,但大元这边毛贵也没有拿下大都啊。】

   【宋太祖赵匡胤:朕怎么知道,反正事实就是这样呗。】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开封城。

   王保保快步走入走进大堂,对着察罕帖木儿禀报。

   “舅舅,孛罗帖木儿派人进攻咱们的太原,在城外爆发战斗,咱们把他们打退了!”

   察罕帖木儿闻言松了一口气,随后破口大骂。

   “这该死的孛罗帖木儿,白白占了一个大同还不够,现在居然来抢老子的地盘了。”

   “老子这就上奏章弹劾他!”

   飞速写完一份奏章,察罕帖木儿交给王保保。

   “派人送去上都。对了,记得给搠思监、朴不花一人送去五万两。”

   王保保闻言顿时呆住。

   “舅舅,这是……”

   察罕帖木儿冷笑道:

   “你以为现在还是以前?”

   “太平丞相倒台了,今后谁想要办事,不送钱是不可能的!”

   王保保无语之下,也只能照办。

   镜头随之来到上都。

   大元右丞相搠思监志得意满地坐在办公房里。

   太平被罢相后,搠思监大权独揽,怎一个爽字了得?

   搠思监面前正在用公鸭嗓侃侃而谈的,就是奇皇后的亲信太监朴不花。

   “右丞相,皇后和太子的意思你应该懂了吧?”

   “禅位之事已经拖延太久,不能再拖了!”

   搠思监点了点头,道:

   “好。不过眼下孛罗帖木儿和察罕帖木儿争斗不休,朝廷得调解一下。”

   朴不花嗯了一声,淡淡道:

   “多少?”

   搠思监笑了笑,道:

   “我这边孛罗帖木儿送来的数字是察罕帖木儿的两倍,你那边也差不多吧?”

   朴不花露出笑容。

   “我只是一个给皇后和太子干脏活的老奴才,但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的确都很欣赏孛罗帖木儿。”

   搠思监哈哈大笑。

   “那就这么定了。”

   几天后,加急圣旨送到开封城。

   “什么,朝廷竟然要我退出冀宁,让孛罗帖木儿那个嘴上没毛的臭小子驻守?”

   察罕帖木儿接到圣旨后一脸不敢置信,暴怒之下当着使者的面就大骂出声。

   “老子送了十万两给搠思监和朴不花这两个王八蛋,他们竟然敢收钱不办事?”

   使者被察罕帖木儿的凶相吓得两腿发抖,赶忙将实情一五一十地托出。

   “大人有所不知,据说孛罗帖木儿那边可是送去了至少二十万两呢。”

   察罕帖木儿咬牙切齿,连连冷笑。

   “好好好,现在的大元就看谁送钱多就给谁是吧?”

   “我麾下将士之刀剑,也未尝不利!”

   【暴怒之下的察罕帖木儿直接从开封领兵北上,打算和孛罗帖木儿在冀宁(太原)决战。】

   看着金幕中浩浩荡荡北上的察罕帖木儿所部,历朝皇帝也都无语了。

   【秦始皇嬴政:这些家伙真就忘记了自己是朝廷镇压反贼的官军了?】

   【光武帝刘秀:真当上袁绍和曹操了,而且还是元廷中枢仍在的情况下?朕都有点看不懂了。】

   【唐太宗李世民:大元中枢在没有遭遇战争打击的情况下,就已经控制不住地方军阀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