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1993章 东吴突袭曹魏,秦始皇吐槽王仙芝在找死

  在旁边陪着李渊喝酒的裴寂被这突如其来的怒火给吓了一大跳,赶忙开口道:

   “陛下息怒,不要因为后世子孙的不孝而折损龙体。”

   李渊重重地哼了一声,冷然道:

   “朕怎么息怒?”

   “朕培养的孩子都这么出色,后世大唐的皇帝却如此废物!”

   李渊对培养孩子这方面是很自信的。

   李世民,无需多言。

   即便是输给李世民的李建成,也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太子。

   李建成的武功确实不太行,但在文治这方面是实打实的。

   大唐还在创业期的时候,李世民在外征战,李建成则坐镇长安帮助李渊处理政务。

   李建成这段时间的表现,史书上描写不多。

   但从结果倒推也能发现一些端倪。

   直到玄武门事件爆发前,明知自己两个儿子即将决裂的李渊,依旧还是坚定地支持李建成当太子。

   这说明在李渊心中,李建成是合格的接班人。

   即便是有李世民这个打下了大半个大唐天下的儿子作为对比,李渊依旧还是选择了李建成!

   李建成最大的悲剧并不是个人能力,而是碰到了自家二弟李世民这种选手。

   换历史上的大部分其他皇帝来当对手,那李建成凭借着嫡长子的优势和父皇李渊的支持,轻轻松松就玩死对面。

   教育这方面,李渊不是吹牛,那是真的牛!

   正是因为他很懂怎么去教育孩子,所以看到李儇这个明显已经被教坏的大唐皇帝,才会如此的愤怒。

   裴寂闻言也是赶忙附和。

   “陛下您说得太对了,李儇陛下在教育这方面确实是有点问题。”

   主要李儇的老爹唐懿宗本身就是一个吃喝玩乐十多年,活生生纵欲而死的昏君。

   儿子和老爹一个样,很正常。

   李渊叹息道:

   “这些家伙就不能学点好吗?哪怕是能学到朕一成的教育功力,大唐也不至于会变成这种样子,唉!”

   三国世界,琅琊城。

   曹魏军港中,戒备森严。

   曹魏皇子曹植以“兼海军都督”的名义,坐镇此地。

   曹植对这个露脸的机会无疑是非常上心的,对着面前的诸多部下们叮嘱道:

   “张文远已经南下攻吴,吴国水师随时都可能会来袭击,我们绝对不能放松警惕!”

   众将士纷纷应是。

   魏国陆军对吴国是绝对优势,但在水师这方面正好就反过来了。

   之前吴国就曾经多次攻打琅琊城这座曹魏最大的造船基地,并取得过胜利的佳绩。

   曹植此刻的心情很矛盾。

   既怕吴国水师突然到来,琅琊城被敌人大杀特杀。

   又怕吴国水师不来,自己错过了这个难得风头的机会。

   近年来,曹植暗中各种活动,为的就是挤掉大哥曹丕上位。

   结果没成功。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眼看着曹丕的位置越来越稳固。

   曹植这心里是真急啊。

   皇位这种东西可不是比作诗写文章,否则曹植一首《洛神赋》,不把曹丕秒杀到姥姥家去了?

   突然,一名将领快步而来,表情仓皇。

   曹植精神立刻振作起来,抢先问道:

   “是不是吴国水师来了?”

   将领上气不接下气地开口道:

   “刚刚接到的消息,吴国水师已经攻破天津了!”

   “什么?”曹植大吃一惊,身体剧震,不敢置信地反问了一句:

   “你说天津?”

   “对的殿下,就是天津!”将领给出了肯定的答复。

   曹植的脑袋瞬间嗡了一下。

   辛辛苦苦在琅琊准备了这么久的防御,结果吴国人跑去打天津了?

   三国时代当然是没有天津这个城池的。

   金幕出现后,随着水师的重要性日益为人所知,曹魏才在历史上同样的地方修建了这座城池。

   由于三国时期海岸线和现代有差别的缘故,此时的天津城就在海边。

   天津虽然比不上琅琊,但也是曹魏在北方最重要的海上城池。

   “不好!”曹植猛然意识到什么,大叫起来。

   这个时代,辽西走廊是不存在的。

   曹魏沟通河北和辽西、辽东、朝鲜半岛,靠的就是穿行在山脉中的铁路和公路。

   这两条至关重要的道路,都经过天津!

   这也就意味着一旦天津失守,曹魏和辽西、辽东、朝鲜半岛的陆路交通彻底被切断了。

   接下来一旦东吴从倭岛出动,大规模对上述三地进行猛攻,曹魏将没有任何办法派出援军。

   “快,立刻用最快的速度,把这里的消息禀报给父皇!”

   曹植火烧屁股一般跳起来,疯狂大喊着。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王仙芝拒绝招安并非真心,而是在形势所迫之下不得不为。】

   【所以当他和黄巢分道扬镳后不久,这位起义军大统领就又一次动了投降朝廷的心思。】

   复州府衙。

   刚刚攻克了此地的王仙芝,正在接见朝廷招讨副都监杨复光的使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