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2178章 哭也能哭出胜利?历朝皇帝都无语了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得知李从珂造反后,皇帝李从厚便以节度使王思同为主帅,率领数万兵马前来讨伐。】

   王思同汇集几路大军,很快就将凤翔城包围。

   朝廷兵马的攻势非常猛烈,仅仅几天时间就攻克了凤翔城的东关、西关两座要塞,只剩下主城池。

   李从珂这下子傻眼了。

   “王思同这混账东西竟然这么会打仗?”

   不仅城池之外的要塞失守,李从珂麾下士兵的损失也非常严重。

   看着城外正在不断疯狂进攻的朝廷兵马,以及自己随时都可能会战败的事实,李从珂明显破防了。

   说好的一起兵就天下景从呢?

   怎么变成了全天下都来打我?

   打我就算了,怎么还三下两下就把我马上打死了?

   眼看着朝廷兵马攻势越发猛烈,凤翔城失守在即。

   李从珂知道自己真的要死了。

   他一咬牙,站在城墙上,把身上的甲胄脱了,露出上半身密密麻麻的伤疤,放声大哭。

   “我从小跟随先帝(李嗣源)出生入死,身经百战,浑身创伤才有了今天的江山社稷。”

   “现在朝廷宠信佞臣,却要残害我这样的自身骨肉,我究竟有什么罪要受到这样的惩罚呢?”

   生死关头,李从珂声泪俱下,对着脚下正在攻城的朝廷士兵们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许多正在进攻的后唐朝廷士兵们明显迟疑。

   曾经在李从珂麾下作战的羽林军指挥使杨思权一咬牙,大声道:

   “潞王(李从珂),朝廷就没有好人,我们跟你干了!”

   紧接着,都指挥使尹晖也选择了临阵倒戈。

   这两名将军率领近万部下突然倒戈,立刻让原本攻势非常顺利的后唐朝廷军阵脚大乱。

   李从珂见状大喜过望,三下五除二地穿好甲胄,咬牙切齿地怒吼。

   “给我冲,成败在此一举!”

   说完,李从珂第一个就冲了出去。

   凤翔城外,朝廷军已经完全乱套了。

   越来越多的将军见势不妙,转而选择投降李从珂。

   之前朝廷的主帅王思同见势不妙,只能选择逃跑。

   【凤翔之战,李从珂一哭成名,瓦解了数倍于己的朝廷兵马,获得最终胜利。】

   历朝皇帝看到这里,也都无语了。

   【秦始皇嬴政:这也行?】

   【汉武帝刘彻:单靠哭都能把人哭到投降?】

   【隋文帝杨坚:这五代十国还真是一个非常魔幻的时代啊,居然只靠哭就能取得胜利。】

   【宋太祖赵匡胤:没错,五代十国发生什么事情都不需要感到意外!】

   唐初世界。

   李渊非常无语地摇头。

   “这个后唐,简直是越来越病态了。”

   先是出来一个攀登巅峰后瞬死的李存勖,然后是莫名其妙不册封太子的李嗣源。

   现在又到了一哭瓦解数万朝廷大军的李从珂。

   后唐就没点普遍意义的正常人了吗?

   坐在一旁的裴寂也看得目瞪口呆,深感震撼。

   过了好一会,裴寂才赶忙道:

   “陛下,这些个沙陀突厥人就是这样子的,您无需在意。”

   后唐是后唐,大唐是大唐,那可不能混为一谈。

   李渊哼了一声,道:

   “朕当然知道后唐和大唐不是一回事,但朕看了也烦!”

   “谁让这家伙也用大唐名号的。”

   李承乾坐在一旁,认真地思考半天,道:

   “皇祖,会不会是这里面某些将军其实本身就对李从厚那个皇帝不满,所以借机投降了李从珂?”

   李渊呵呵一笑,道:

   “那是必然的,否则的话怎么会有一哭就上万人投降这种事情?”

   “冯赟、朱弘昭两个文官掌权,下面的武将们当然不会让他们好过!”

   李承乾沉默片刻,道:

   “文官和武将之间的权力冲突有这么严重吗,咱们大唐似乎并不是这个样子的。”

   李渊心中好笑,道:

   “承乾啊,你是没见过你父皇上朝时那些文官和武将们的自由搏击吗?”

   “一个个都要打出狗脑子了,你和朕说还不严重?”

   李承乾呃了一声,突然感觉自家皇祖父说得挺对!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一哭翻盘后,李从珂立刻就收编了诸多之前还在围攻自己的朝廷兵马。】

   【然后,他开始浩浩荡荡地朝洛阳进军。】

   一路上,诸多州县望风而降。

   冯赟、朱弘昭两人派来的后续部队,也都纷纷被李从珂招降。

   李从珂的军队好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等到了洛阳城外的时候,已经超过了十万之众。

   皇帝李从厚先是出逃,然后被太后废为鄂王。

   紧接着,立潞王李从珂为监国,再命李从珂登基。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李从珂就从凤翔节度使杀入洛阳城中,完成了和自家养父李嗣源当年一模一样的造反大业。】

   【至此,这位新的败家子主角也登上了历史舞台的最中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