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2503章 三国攻秦,大隋君臣分析秦国要倒退五十年!

  赵雍?

   扶苏惊讶了一下,但又觉得理所当然。

   “他是想要挑起齐国和秦国之间的争斗,给赵国争取到更多的崛起时间?”

   “果然不愧是赵武灵王!”

   秦始皇哼了一声,缓缓道:

   “若非芈太后和魏冉这些家伙,大秦也不可能给赵国这个机会。”

   “以昭王之能,但凡他能在大秦内部说一不二,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危害到大秦。”

   扶苏一想也是,感慨道:

   “很多时候都是内部先出矛盾,才会导致外部的问题被放大。”

   坐在下首的刘邦看了一眼项羽,发现项羽似乎在思考什么,便笑道:

   “羡慕人家推动战略的能力了?”

   项羽摇了摇头,淡淡道:

   “这嬴稷太喜欢搞无用功了,若是我的话,直接带一队骑兵纵横咸阳,杀尽所有不服便是。”

   刘邦吓了一跳,左右看了一眼发现无人注意,小声埋怨起项羽。

   “你疯了?这里可是大秦朝堂。”

   项羽面无表情地开口:

   “这里每一个人都知道你我是什么身份,你装什么?”

   刘邦一想也是,但旋即又发觉不对。

   “那你也不能和大秦作对啊,等会陛下一生气咱俩可就死翘翘了。”

   项羽呵了一声。

   “没种。”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

   齐国使者分别抵达魏国都城大梁和韩国都城新郑,见到了两国国君魏嗣和韩仓。

   【在孟尝君田文的积极协调下,一支齐、韩、魏三国组成的联军很快组织了起来。】

   燕国下都,武阳。

   燕王姬职带着丞相郭隗、亚卿乐毅等人,正在给出发的燕军送行。

   燕军主帅秦开披挂甲胄,对姬职行礼。

   “大王放心,臣此番出击东胡,定不辱命!”

   姬职哈哈一笑,目光热切地拍着秦开的肩膀。

   “秦将军,你曾经在东胡内当人质多年,是大燕中最了解东胡的人。”

   “此次由你领兵出击,定能马到功成,为大燕开疆拓土!”

   赵国,邯郸。

   大殿中,赵雍对面前的齐国使者笑道:

   “你回去告诉齐王,寡人和秦王之间是有两国互不侵犯盟约的,背盟是不可能的事情。”

   齐国使者目光骤然变得凌厉。

   “大王莫非是想要趁着我们齐国出兵的时候偷袭韩国或者魏国吗?”

   赵雍哈哈地笑了起来。

   “齐国乃是当世大国,寡人可没有傻到在这种时候去进攻齐国的盟友。”

   “你可以回去告诉齐王,寡人即将开启对北方林胡余部和楼烦部的战争。”

   齐国使者这才放心。

   短暂的会见结束后,赵雍整个人表情都变得无比凌厉。

   他目光炯炯地注视着群臣。

   “齐国和秦国即将爆发战争,韩魏两国都卷入其中。”

   “乐毅刚刚从武阳传回消息,燕国最近正忙着对付东胡,打算夺取辽东。”

   “眼下是我们大赵绝无仅有的机会,必须要把握住。”

   “立刻召集兵马,寡人要亲征楼烦!”

   【齐国和秦国,是这个时代战国七雄中的翘楚。】

   【在平日,这两大霸主四处攻略,其他中小国家根本不敢轻举妄动。】

   【随着孟尝君主导的齐魏韩伐秦之战开启,两大霸主卷入相互间的战争中,一个绝佳的战略窗口随之出现,赵国和燕国闻风而动。】

   【赵雍和姬职都忌惮齐国将来的报复,并不敢南下对齐魏韩三国发起进攻,纷纷将扩张的方向瞄准了北方诸胡。】

   【毫无疑问,赵雍、姬职两人的选择充分抓住了机会,是他们英明的体现。】

   【但也并非每一名君王都能抓住这样的机会。】

   楚国,郢都。

   屈原手持芴板,站在大殿中央慷慨陈词。

   “丹阳、蓝田两战,大楚十万将士被秦军屠戮。”

   “秦王稷不讲信义扣押了太上王,侮辱了所有大楚子民。”

   “眼下齐魏韩三国发兵攻秦,这正是大楚复仇的绝佳机会,绝对不容错过!”

   然而话音落下,立刻就遭到了其他人的反驳。

   “大王才刚刚即位,咱们国内很多事情都还没来得及理顺,这种时候怎么能仓促开战!”

   “若是大楚也加入这场战争中,一旦秦人恼羞成怒谋害了太上王的性命,岂不是让大王背负不孝罪名!”

   “齐国也不是什么好鸟,前两年大楚在垂沙被齐魏韩三国联军斩杀了五万人的失败难道忘了吗?”

   “就应该让齐国和秦国去狗咬狗,大楚趁着这个时机恢复国力才对!”

   刚刚登基的年轻楚王熊横迟疑良久,开口道:

   “寡人决定了,大楚在此战中保持中立!”

   诸多弹幕随之飘过。

   【汉武帝刘彻:这熊横真是一头蠢猪!】

   【唐太宗李世民:若楚国加入到齐魏韩三国联军中,秦国就要面对亡国危机了。】

   【明太祖朱元璋:此时秦国并非天下第一强国,若遭遇四国伐秦,就算不亡国也会被打得元气大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