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2004章 招安黄巢?李渊大喊必须杀掉!

  在黄巢的指挥下,起义军很快迅速渡过了长江。

   但过江之后的情况也并不像黄巢所想象的那么美好。

   大唐浙东观察使崔璆和岭南东道节度使李迢两人率领总计三万兵马,对黄巢所部围追堵截。

   “这些该死的唐军,一定要将老夫逼到绝路是吧?”

   “和他们拼了!”

   黄巢自知无路可退,便果断决定殊死一搏。

   在长江以南,双方爆发了多次大战。

   “杀!”

   两边的士兵激烈地交战在一起。

   刀剑相交,血肉横飞。

   许多人不断倒下,又有更多的人填补上来。

   历朝皇帝看着金幕中呈现出来的战斗画面,发现了不对。

   【汉高祖刘邦:咦,这江南的唐军明显弱很多啊。】

   【光武帝刘秀:没错,若是江北的唐军,此刻已经将黄巢打得大败而逃,江南的唐军却只能和黄巢五五开。】

   【汉武帝刘彻:黄巢麾下的农民军也是打过很多场战斗的,经验这方面明显比江南唐军更强,只是装备比较弱一些。】

   【唐高祖李渊:搞什么东西,之前在江北围追堵截的那些大唐官军呢?】

   【宋太祖赵匡胤:这还用说吗?已经不是他们的地盘,他们自然就没必要追击啦!】

   【唐太宗李世民:这是什么话!都是朝廷的兵马,就应该干掉黄巢之后再收兵才对。】

   【宋太祖赵匡胤:呵呵,李世民啊,你对中晚唐的情况还是太不了解。】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一天的战斗结束,双方各有死伤,但都没有获得胜利,只能暂时罢兵。

   两名大唐主将崔璆和李迢站在一起,看着唐军缓缓后撤回营,表情都很凝重。

   崔璆深吸一口气,道:

   “没想到这黄巢都已经被赶到江南来了,居然还保有如此的战斗力?”

   李迢皱眉道:

   “咱们江南的士兵战斗力确实是差一点,要不还是启奏朝廷,让江北的兵马过来支援?”

   崔璆断然道:

   “李大人,万万不可啊!”

   “你忘了在江北那些兵匪是怎么劫掠当地百姓的吗?若是让他们南下,黄巢能不能剿灭不知道,咱们治下的百姓是必然遭殃。”

   “届时,你我又该如何面对辖下的士绅乡亲呢?”

   李迢摸着胡须,皱眉道:

   “现在打也打不赢,朝廷那边可是一直在催促,时间久了我们也要被责罚的。”

   大唐南方的节度使相对来说比较弱势,李迢没有实力像北边那些跋扈的节度使一样不把朝廷当回事。

   崔璆深吸一口气,低声道:

   “或许咱们可以招安黄巢。”

   “招安?”李迢愣住,“之前朝廷招安王仙芝可是失败了呀,而且还是这黄巢从中作梗呢。”

   崔璆呵呵一笑,道:

   “之前黄巢没被朝廷封官,自然心存不满。现在朝廷肯定会给他官职,他会满意的。”

   “而且李大人应该没忘记前几天从大唐北部边境传来的消息吧?”

   李迢若有所思,片刻后道:

   “好,越州是崔大人的地盘,那此事便由崔大人来主持吧。”

   另外一边,起义军大营。

   黄存表情非常凝重地对着黄巢汇报。

   “爹,再这样打下去,咱们的粮食后勤会出大问题的!”

   黄巢作为一支流动作战的起义军,注定要四处劫掠才能维持后勤补给。

   现在和官军在这里连续打了好几天,没办法派出兵力劫掠周围,后勤一下子就捉襟见肘了。

   黄巢心中也颇感棘手,但又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便道:

   “无妨,这支朝廷官军不是很强,只要咱们击败了他们,打到苏州、杭州去,何愁后勤补给?”

   话音刚落,林言就进来汇报。

   “舅舅,外面有一文士,自称乃是越州观察使崔璆的族弟崔政,作为使者前来招安。”

   “招安?”黄巢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起义军都被唐军打得屁滚尿流了,大唐居然会在这种时候进行招安?

   黄巢想了想,道:

   “让那使者进来吧。”

   很快,使者崔政入内,对着黄巢拱手行礼。

   “见过黄巢将军,实不相瞒,我此次乃是奉我族兄越州观察使崔璆之命前来招安。”

   黄巢上下打量了一下崔政,发现此人长得风度翩翩,举手投足间极有读书文雅儒士之相,心中不免多了几分厌恶。

   “你是清河崔还是博陵崔?”

   崔政闻言立刻昂首挺胸,露出自傲表情。

   “不才乃是出自清河崔氏门下。”

   清河崔氏,大名鼎鼎的“五姓七望”之一,大唐最顶级的门阀。

   就连大唐皇帝唐文宗为太子求娶清河崔氏嫡女为将来皇后,清河崔氏也直接拒绝。

   理由——你李唐皇族配不上我崔氏嫡女!

   黄巢冷笑一声,道:

   “天下谁人不知老夫平生最讨厌的就是读书人,你是送脑袋来给老夫砍的?”

   崔政表情顿时变得僵硬,过了好几秒才干笑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