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第2016章 黄巢北上,赵匡胤一句话让李世民哑口无言

  黄巢终于离开了自己待了好几个月的节度使府邸,在广州城各处起义军营地内转了一圈。

   当天晚上,黄巢召集众将开会。

   “让大家都收拾一下,三日后全军北归中原!”

   【在广州待了半年多的时间,黄巢麾下的起义军因水土不服感染疫病而大量死亡,数量超过了四万人。】

   【这样的局势让原本已经打算定居广州的黄巢不得不放弃继续留在岭南,选择全军北上。】

   之前准备南下征讨黄巢的镇海节度使高骈所率领的兵马就驻扎在江西一带,黄巢又不愿意走福建的老路回归。

   于是他就只能选择最后一个方向,那就是从广西进入湖南,再北上中原。

   随着广西方向的急报不断传来,得知消息后的唐廷大为震惊。

   田令孜在御书房的小朝会上忍不住破口大骂,口水喷了几名宰相一脸。

   “这个黄巢,就不能让朝廷过几天安生日子吗?”

   众人也都颇为无奈。

   本来都默认让黄巢在广州当土皇帝了,不曾想,这家伙居然又杀回来了?

   豆卢瑑深吸一口气,沉声道:

   “事到如今,必须要出兵剿灭这股乱匪了。”

   不剿灭也不行啊。

   朝廷好不容易才重新打通了和江淮、江南之间的联系。

   若是再被黄巢切断一次,唐廷就真的要破产了。

   田令孜的表情非常难看,但对豆卢瑑的话也不得不表示赞同。

   “是该做个了结了,不能再这么继续下去!”

   于是一个新的问题就浮出水面。

   谁当主帅围剿黄巢?

   卢携提议道:

   “一直以来不都是高骈负责吗?就让高骈赶紧移师湖南吧。”

   田令孜哼了一声,颇为不爽地开口道:

   “高骈不合适,换一个!”

   高骈当然是最合适的人选。

   但过去半年多以来,高骈一直以兵饷不足的理由向朝廷要钱,导致田令孜对这家伙的观感很差。

   让你给朝廷效力,你却天天给朝廷讲条件。

   这还当什么大臣!

   听到田令孜的否决后,众人面面相觑。

   除了高骈之外还能找谁?

   找地方上的节度使?他们的胃口可比高骈还要更大呢。

   说起来还是怪黄巢,把大唐搞得天翻地覆的。

   节度使们察觉到了唐廷的虚弱,一方面更加不愿意奉命出战,另外一方面也在和朝廷讨价还价的时候更喜欢狮子大开口。

   高骈的“报价”对比起那些节度使们,可就良心多了。

   良久的沉默让田令孜感到很没面子,忍不住拍了桌子。

   “怎么,大唐除了高骈就没人了?”

   刚刚晋升的副宰相王铎见状,心中突然一动。

   假如能趁这个机会剿灭黄巢,岂不是就能晋升正宰相了?

   于是王铎自告奋勇地开口。

   “田大人,下官愿意前往!”

   田令孜顿时露出笑容。

   “大唐果然还是有忠臣的,这件事情就交给你了!”

   王铎出自五姓七望之中的太原王氏,相当有人脉。

   他一番东拼西凑之下,居然搞出了十几万大军,抵达湖南静待黄巢。

   唐初世界中,看着金幕中浩浩荡荡的唐军,李渊开始激动了。

   “好好好,这可是十几万大军啊,黄巢必死无疑了!”

   一旁的裴寂嘴唇动了动,没有开口说话。

   本来裴寂是想要提醒李渊,大唐之前击败了黄巢那么多次都没用,这一次也未必能成功。

   但作为一个合格的酒友,裴寂非常明白有些话能说,有些话不能说!

   看了一眼面前诸多瑟瑟发抖的皇子皇孙,裴寂心中暗叹一声。

   就让太上皇开心一点吧。

   一条弹幕便在此时飘过。

   【唐太宗李世民:十几万大军?这一波黄巢是死定了!】

   李世民这倒也不是仅仅凭借着情感就开始吹嘘。

   之前几万唐军就能把黄巢十万大军打得屁滚尿流。

   如今都十几万唐军了,对付一个死了四万人的黄巢,还不是手拿把掐?

   【秦始皇嬴政:根据朕看这么多部金幕视频的经验,李世民你最好还是不要高兴得太早了。】

   【汉武帝刘彻:说得对,盘点视频里的这些战争充分说明了纸面上的实力一点用都没有,还得看战场怎么打。】

   【光武帝刘秀:说得太对了,之前各种必胜局面都能被败家子们玩输,这一次也不好说啊。】

   【唐太宗李世民:不是,各位都是皇帝,怎么能不支持朝廷剿匪呢?】

   【宋太祖赵匡胤:借用你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大唐的乱匪,和朕的大宋有什么关系?”】

   【唐太宗李世民:……】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唐廷这一次虽然征集到了足够多的兵马,但却用错了主将。】

   王铎此人,是一个典型眼高手低的家伙。

   他不但任人唯亲,更重要的是还喜欢克扣军饷,将这些钱全部贪污进自己的腰包,并送回太原王氏家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