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

第852章 班师

  这一天,楼令在“郢”郊外的军营接见了来自巴国的使者。

   “寡君得知晋国将楚国灭亡的消息,特地派我前来谒见晋君。”巴怀给的是这种说法。

   只是,谒见晋君周不该去“新田”吗?

   楼令看破不说破,说道:“使者来得不巧,寡君不久前刚离开。”

   巴怀想要谒见晋君周是真,他来这一趟主要也是看一看楚国被晋国揍得有多惨。

   这一路走过来,巴怀先是看到了位处大江上游的楚人惶恐与不安,进入汉江平原又看到一座座空荡荡的城池与村庄,连一国都城都被晋军攻陷,楚国肯定极惨。

   怎么说呢?作为巴国之人的巴怀解气的同时,其实是陷入了一种恐惧。

   巴人原本生活在湖北区域,后面才迁徙到川蜀,姬周初期的都城设在巫山。

   等楚国壮大之后,他们四处扩张,其中包括挤压了巴人的生存空间,迫使巴人往更西边迁徙。

   而巴人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大溪文化,他们是因为参加武王伐纣的战役,得到接纳成为诸夏一员。

   接纳的过程包括,姬周王朝给巴人找了一名姬姓的国君。

   在巴国最强大时期,他们东扩到襄阳区域,等楚国强大被一再驱逐,现如今是龟缩到了巴地。

   巴国与蜀国的矛盾从什么时候开始?其实就是巴人迁徙到川蜀之后,双方为了争夺生存空间,碰面没二话就直接打,矛盾贯穿了整个先秦时代。

   其实,即便是蜀国和巴国先后覆灭,蜀人与巴人的矛盾也是被延续了下去。

   毕竟吧……,受于地形的限制,中枢着实难以治理,别说巴人和蜀人原本就有矛盾,没有矛盾中枢也会制造矛盾,避免双方合流进行割据。

   历朝历代都是那么干,没有什么地不地道一说,为得就是保证金瓯无缺。

   而实际上,巴人是巴人,蜀人是蜀人,双方真的不同源。

   巴怀讲了一大堆怀古的话,他从巴人追随武王伐纣开始说起,聊到了遭受楚人的迫害。

   大体意思就是,巴国也是诸夏列国的一员,碍于各种原因才跟晋国没有接触,只是没有接触也无法否认巴国与晋国是自己人的事实。

   讲那么多做什么?主要是巴国想要东扩,特别是楚国遭受重创的情况下。很现实的事情是,巴人以前一直被楚人揍,今次东出又是被晋军各种揍,武力无法达成东返,想要用跟晋国协商的方式来试图完成。

   “我大概听懂了。”楼令耐心听完:“你们当然可以东出,只是要在我们允许的范围之内。”

   巴怀立刻就是一脸感激地说道:“这个是自然。”

   没错,巴国很封闭,可他们不傻。

   三路东出的巴军,他们不是遭到楚人顽强抵抗,便是碰上晋军之后被一顿揍。

   武力无法达成目的,肯定是想着用其它手段了,不是吗?

   另外,巴国掌握的信息非常落后,他们仅仅知道诸侯之长从齐国过渡到晋国,目前是晋国来执牛耳,并不知道晋国已经先后灭掉了几个国家。

   “我会派一队人马护送使者北上。”楼令注视着巴怀,继续往下说道:“所以,足下到底是不是代表巴子,能够做主到什么程度,及早明示为好。”

   巴国在姬周体系是子爵国。

   楼令看出巴国要东扩,也乐于巴国实施东扩。

   以巴人对楚人的仇恨,落井下石期间干一些非人的操作,压根是可以预先猜到的事情。

   其实,便是巴国与楚国并非世仇,仅仅目前的巴人缺乏教化,他们到了楚地也不会对楚人多好。

   人的好坏需要对比,国家亦然。

   晋人在楚地已经算得上是坏事干尽,可是至少没有大肆屠戮或奸淫。

   巴人到楚地会像晋人接受压制吗?恐怕是很难的。

   “如此,多谢了。”巴怀知道楼令是晋国的中军将,又不是那么清楚中军将在晋国意味着什么,认知中就是一个统兵大将。

   因为那种认知,巴怀没有过度献媚,简单道谢就告辞了。

   楼令可是等了很久才等来巴国派来使者,等来之后只是进行有限的交流,瞅着挺矛盾的。

   可是,楼令真不用亲自跟巴国使者密切交流,能够交给其他人来办。

   讲一个事实,楼令日理万机,哪有可能将全部的精力放在巴怀身上。

   只要巴国在东出,对于楼令来说就已经足够。

   晋国可以控制巴国的东出,东出之后的巴人会对楚人干什么,不用晋人去蛊惑,巴人就会主动对楚人干了。

   所以了,巴人选择东出之后,很多事情就已经注定,不用楼令去谱写剧本与操控,巴人会扮演好吸引楚人仇恨的角色。

   不久之后,郤至才过来。

   “来了就送走啊?”郤至问道。

   楼令说道:“尽快让巴人知道他们能够知道的事情,好让他们有胆量加速东出。”

   郤至也不问巴人东出会不会侵害晋国的利益:“那我们是不是很快就能够回国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