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

第801章 国战之前

  对春秋时期了解不多的楼令,他在认识晋君周的起初是简单的看顺眼,继续接触了几次发现晋君周很聪明,乐意楼小白有一个聪明的笔友,陆陆续续资助背井离乡在“洛邑”的晋君周,双方也就一直保持着联络。

   也就是说,楼令压根就不知道晋君周某天会登上君位,不算是一种处心积虑的预先投资。

   等晋君周成了晋国之君?讲实话就是楼令开始有意交好,同时一再接触下来发现了晋君周在为人处世上的理智。

   几乎是孤身一人回国登位的晋君周,他身边没有任何的亲信,本该成为绝对助力的公族是一帮烂泥,偏偏卿位家族异常势大。

   那个时候是什么状况?完全能够说晋周贵为晋国之君却是无依无靠,能够想象究竟有么多没有安全感。

   也就是处在春秋时期,换作大一统王朝的话,不说晋君周会不会变成傀儡的事情,一定陷入随时要死于非命的险境。

   真的啊!

   要是换成晋国成了大一统王朝,没有任何的帮手不说,登位前就有一大帮权臣,绝对是比之李隆基之后的李亨所面临的局势更加恶劣,分分钟就要完蛋了。

   在大一统王朝,面临那种局面的皇帝,没有任何一人可以做出良好改变,基本往下就是郁郁而终或突然死亡的改朝换代;情况好一些则是连续几代幼儿继位再夭折,随后有幼儿继位且活到成年,跟权臣斗了大半辈子,斗成了亡国的顺位第二朝,儿子那一辈成了亡国之君。

   强如汉唐,遭遇的情况就是上面那么回事,简直就是历史的重复轮回。

   而汉唐其实算好了,起码历经过一再折腾出巨浪,更多的王朝连折腾出一丝涟漪都看不到就给窝窝囊囊的亡了国。

   在楼令登上卿位之前,晋君周没有采取任何的动作。这个时候,晋君周就是一副泥塑的模样。

   等楼令获得卿位,可能是认为哪怕没有得到楼令的鼎力相助,也会让楼令保住没有性命之忧的关系,晋君周开始有所尝试了。

   那个阶段,楼令确确实实是明里暗里在为晋君周提供保护。

   当然了,郤氏的人再嚣张跋扈也有对君权的基本尊重,其余家族也是差不多的状况,他们没有到万不得已不至于会要了晋君周的命,逐君的事情则是真的有那个胆子干得出来。

   应该是楼令的种种举动壮了晋君周的胆子?使之晋君周在郤武子统管大小事的格局下敢于扶持祁氏。

   要不是祁午太没用,仍旧有一名公族封君坐在卿位上,不至于让晋君周完全失去安全感吧?

   为什么明明有楼氏提供安全保障,还会让晋君周没有安全感?这完全就是废话了。

   当前的所有国家,哪一位国君不是在重用公族封君,形成了一种“大家长”的治国模式?

   多数国家的的确确就是那样,一众公族围绕着族长在治理国家,外姓根本无法跻身庙堂的核心高位。

   晋国则不是那样。

   栾氏、郤氏、韩氏从公族转为卿位,等于说他们不再团结在族长麾下,干了另起炉灶的操作。

   楼氏对晋君周再好也不是有有血缘关系的“自己人”,怎么会让晋君周产生绝对的安全感?

   其实,即便是公族得力,顶多也就保证君位不会被外姓篡夺,不代表君主就此高枕无忧。

   而晋君周跟翎姒订婚后仍然搞事情,根由在晋景公身上。

   简单来说就是晋景公作为始作俑者,利用联姻算计了赵氏,致使公室与卿位家族的联姻不再让双方拥有绝对的信任感。

   原历史上的晋景公之后,晋国的卿位家族从未在与君主联姻,乃至于搞得晋国翁主很难找到门当户对的丈夫。从这里能够了解到影响到底多大多坏了。

   当前阶段讲一个事实,那就是楼令的地位已经升无可升,直接让晋君周没有了最好的拉拢手段,进一步导致晋君周觉得自己无法将楼令把握住。

   不是可以在楼小白身上使力吗?

   问题是,只要楼令不死,怎么让晋君周在楼小白身上使力?

   联姻不再有绝对的相互信任基础。

   看上去楼令无比的健康。

   导致晋君周必须寻找合适的扶持对象,一看魏氏就是显得最为合适,有了后续发生的一系列事情。

   说来说去还是晋君周在有限的空间进行起舞,成了收益无限大,失败的后果也不会太糟糕,仗着楼令拥有容忍度的一次尝试。

   讲事实就是晋君周已经显得非常克制,换成脑子不好使的人,信不信在操作上看去会显得更加离奇?

   人这种生物历来就是得寸进尺。

   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好的时候,被善意对待的人起初会很感动,后面将视为一种理所当然,演变成好人就是活该被辜负。

   楼令不是对晋君周完全失望,更谈不上彻底失去耐心,近期被邀请而不前往,更多是要让晋君周清醒过来。

   其实,谈不上什么耐心之类。

   大不了就是只完成对周王室的取代,随后楼令跟晋君周彻底分道扬镳,专心致力于经营自己的封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