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

第817章 鲁国亡了吗?

  卫国君臣的矛盾异常尖锐,不是有晋国这一边压着,卫国的内乱已经爆发。

   孙林父是一个亲晋派,只是他想得是借晋国的势,并不是晋国在卫国扶持的傀儡。

   那种区别就是,看上去孙林父是晋国的人,实际上他并不会无条件配合晋国的所有行动。

   卫君衎一直跟齐国走得很近,只是不能定义他是齐国的人,一样是想借齐国的势,来压制国内的反对者。

   要说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作为一国之君的卫衎会比较不管不顾,相反为人臣子的孙林父有太过的顾忌。

   怎么来介入卫国?

   “一旦卫国爆发内乱,我们肯定不能干看着。”楼令说道。

   郤至看了楼令好一会,闷声说道:“你在处理列国的事情上,跟栾书是一类人啊。”

   由于栾书没有将郤氏坑死,并未获得晋国第一大阴谋家的称号。

   至于春秋第一大阴谋家?不能单指一个人,乃是田氏这一整个家族。简单就是田氏经过七代人的经营,篡夺了姜姓吕氏的国祚。

   “栾书?”楼令听到郤至给自己的评价,稍微有点多想,没有将想法说出来:“何止是栾书会这样做,应该说都会这样做。”

   不得不让楼令多想的事情是,有没有人在离间楼氏与郤氏。

   毕竟,当初栾书算计郤氏算计得很深,要是郤氏不慎真会被算计得家破人亡。

   历经了那样的危险,郤氏的人再怎么神经大条,他们总会提高警觉,防止再遭受算计吧?

   “有人说我坏话了?”楼令没有藏着掖着,有疑问就提出来。

   郤至一个愣神,问道:“什么意思?”

   那就是楼令想多了,哪怕有人想要离间楼氏与郤氏,反正郤至没有当一回事。

   “哦!!!”郤至反应过来,一脸严肃地问道:“你会对我家不利?”

   楼令神态很轻松地说道:“自然不会。”

   郤至点了点头,说道:“栾书要对我家不利,你站了出来。”

   意思就是:公道自在人心,忘恩负义者,必定会不得好死。

   郤氏确实洪福齐天了一次,他们愿意那么相信也没有错。

   他们愿意那么相信,还真的没有错。

   历史上,栾书把郤氏坑死,栾氏一样没有落得好处,乃至于最后被其他卿位家族联合消灭了。

   那是因为春秋时期确实是公道自在人心。

   只不过,郤氏亡了就是亡了,等于就是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告诫其余人,一旦信错了人会付出何等的代价。

   楼令很清楚一点,哪怕是楼氏再怎么强大,他一旦干出忘恩负义的事情,一定会让楼氏获得栾氏一样的下场。

   那个过程可以有很多种。

   楼氏吞并了郤氏,势必要遭到其他家族的联合围攻。

   某天楼氏吞并郤氏,楼令再玩篡位,不止要内部皆反,外部列国也会组成讨伐联军。

   受人大恩,再干出忘恩负义的行为,等于就是失信于天下人,不但外人会针对,内部的思想也要乱掉。

   说到底就是,春秋时期的平均道德水平比较高。

   而道德水平就是在一次次事件中被降低,变成了胜者为王和败者为寇的格局。

   “楼氏在杞国有多少军队?”郤至问道。

   楼令答道:“目前有三个‘旅’的兵力。”

   郤至寻思了一下,说道:“没有起到震慑效果啊。”

   杞国在杞国的东南方向,齐军进入莱国地界,一旦杞国出兵可以切断齐军的后路。

   楼令在杞国屯兵就是在恐吓齐国,然而如郤至所说,确实没有起到震慑的效果。

   那是齐国的主力已经跨过尤水,他们进行分兵之后,约两万齐军继续向东推进,剩下的约四万齐军向“夷”进逼,没有后路被切断的顾忌。

   “我想,你不会下令切断齐军的后路。”郤至说得比较笃定。

   楼令颔首道:“主要是我们没有一战灭掉齐国的能力。”

   现在的格局是,晋国有点瞻前就难以顾后。

   立刻对齐国动手的话,短时间内难以灭掉齐国,主力也陷在齐地的战场。

   楚国、宋国或其他国家绝对不会干看着齐国被灭,他们一定会出兵讨伐晋国。

   “我已经下令在杞国的部队过来会合。”楼令说道。

   既然没有成功震慑到齐国,楼氏继续在杞国屯兵就显得很没有必要,乃至于在杞国的屯兵不撤回将变成笑话。

   楼令多少有些无奈地说道:“主要是我不敢赌啊!”

   其实,换作是其他人可能不像楼令会多想,想干什么一咬牙就干,说不定还真的会给干成。

   晋国是在楼令的主导下逐渐变成现在的模样,渐渐不占道义的制高点。

   那种改变说白了就是干了恃强凌弱的事情,只能一直保持着强势,一旦出现颓势就会落得一个破鼓千人锤的下场。

   楼令很肯定一点,晋国没有多少人意识到正在发生什么事情,列国中大概只有宋国有了明确认知,其他国家一样没有反应过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