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

第815章 且行且珍惜

  鲁国降了,又一次投降。

   随着周王室东迁之余,没有了真正靠山的鲁国注定衰弱,并且衰弱下去很难再次爬起来。

   倒不是鲁国君臣争不争气的因素,一来是他们活在自家志得意满的小世界,再来就是旁边的齐国不会允许鲁国有蓄积实力的时间。

   另外,晋国限制列国进行兼并,直接导致鲁国也无法向小国下手。

   楼令等人来到城门口接受鲁国君臣的投降。

   在此之前,一部分晋军已经入城,主要是把控这一座城门。

   城墙之上已经站满了晋军,不存在任何一名鲁人。

   那是应有之意。

   最为起码,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会有鲁人在城墙上暗箭偷袭,城墙上都不该有鲁人的存在。

   鲁国君臣在见到晋国的几位卿大夫过来之后,他们并没有跪下去。

   刚才还说了,鲁国君臣活在自己的世界,他们以为仍会像以前那般。

   什么以前?也就是投降归投降,胜利一方会给战败的一方留存足够的颜面。

   楼令率先从战车下去。

   随后,郤至和中行吴、邯郸旃也下车走向鲁国君臣。

   “代寡君问候鲁君。”

   “寡人在此遥敬晋侯。”

   开场白讲完。

   楼令环视一下鲁国君臣,笑着说道:“且奉上山川舆图与印玺。”

   鲁君午脸色当即变得非常难看。

   献上山川舆图和印玺?那就等于鲁国表态要彻底放弃反抗了。

   战败后的季孙宿暂时没有回到“曲阜”这边。

   那是季孙宿需要躲避晋军的追击,哪怕没有被晋军抓到或是躲进某座城池,东躲西藏之下不会那么快过来。

   要是季孙宿在场,他就可以代替鲁君午献上山川舆图和印玺了。

   “非要这般吗?”鲁君午很清楚交出山川舆图和印玺意味着什么。

   楼令扫了一眼站在旁边围观的鲁国老人,再转头与鲁君午对视,一小会走过去在鲁君午耳边轻声说道:“鲁君是自己维持体面,还是让温氏之主来给鲁君体面呢?”

   楼令退后三步。

   开玩笑?那根本不用选啊!

   一副受到惊吓模样的鲁君午从身侧宦官手里捧过盘子,一点都不带犹豫地向前奉到楼令手上。

   在鲁君午将山川舆图和印玺交到楼令手上的过程中,一众鲁人真或假开始嚎哭。

   现场的晋人并未狂态尽显,他们笑也不会张狂地“哈哈”大笑。

   一脸死灰色的鲁君午率先退到路旁,其余鲁人围了上去,哪怕是看完了全程,还是七嘴八舌询问究竟怎么回事。

   山川舆图和印玺都交了出去,还用问的吗?无非就是不想粘锅,要将锅扣在鲁君午的头上。

   交出山川舆图和印玺,等于鲁国就要任由晋国宰割了啊!

   楼令没有理会乱糟糟的鲁国君臣,大手一挥让部队进城。

   晋军接管“曲阜”的城防只是第一步,后面会逐渐劝降其余的城池。

   当前是古典时代,贵族可以实际管理自家的封地,能够征召出私军。

   晋国对鲁国的战争并没有因为“曲阜”的鲁国君臣投降而结束,鲁君午让各地贵族投降不一定会被接受。

   所以,那些鲁国的城池愿意投降最好,不愿意投降自是需要攻打。

   楼令、郤至和邯郸旃都没有马上进入“曲阜”城中,乃至于都没有接管宫城。

   “先造成既定事实,再逐渐迫使鲁君午让步?”邯郸旃是这么理解的。

   主要是楼令不想搞得吃得太难看,要不然哪里还需要跟鲁国君臣商量,直接挥军占领也便是了。

   “鲁国已经集结不出大军了。”郤至其实不想将事情办得这么拖拖拉拉。

   楼令说道:“我们需要震慑齐国,而不是逼迫齐国倒向楚国。”

   其实,局势进展到这一步,要不是齐国仍旧心高气傲,他们应该立刻跟楚国结盟一起抗衡晋国。

   “也许……,我们需要让齐国吞并莱国?”中行吴看到楼令、郤至和邯郸旃脸上的惊讶,解释道:“如果楚国和宋国立刻公布结盟,立即出兵北上的话,齐国再跟我们为敌,接下来就是打持久战。那种局面会对我们很不利。”

   “我们没有准备好?”邯郸旃说得是,晋国没有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郤至一脸“你在逗我”的表情。

   楼令则是维持着面无表情。

   晋国自从成为霸主,极少有休养生息的时间,隔三差五就要发动一场国战。

   在那种环境中,晋国非但没有衰弱下去,相反是一直越打越强。

   可是,过去的交战讲规则,真打不下去可以坐下来好好聊一聊,随时都能够见好就收。

   现在明显变得不一样了。

   首先的不一样就是,晋国连续从他国割取土地,一旦晋国显示出颓势,丢掉占领的土地之后,战火会蔓延到晋国本土。

   真要是战火蔓延到晋国本土,得势的那一方不会轻易放过晋国,其他国家也会落井下石。

   看似中行吴是站在楼令的一边,顺势讨论怎么面对齐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