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

第850章 作为负累的吴国,要之何用?

  作为一国之君的晋周肯定不适合长期待在楚地,尤其他很爱闲逛,哪一天心血来潮变得爱去宫城外逛游,一次两次没事,迟早会出事。

   以后得燕赵之地任侠成风。

   现在的南方刺杀横行。

   楚人深恨晋人,普通的晋人行走在楚地都有危险,何况是晋国的一国之君?

   楼令劝说道:“君上尽快返都?”

   晋国刚刚占领楚地,需要一名分量足够重的人镇守,没有比楼令更适合的人选了。

   所以,晋君周想跟楼令一块返回本土,少说也要等个一年以上的时间。

   在这一年里面,楼令需要在楚地干的事情超级多。

   首先就是尽可能地肃清楚人的反抗实力,只是这一点非常难。

   然后,晋国必须有水军,方便日后统治楚地,尤其是控制大江。

   关于楚人的反抗,没有谁比楼令更加清楚一点,哪怕作为国家级别的楚国亡国,楚人也不会停止反抗。

   非常令人难受的事情还有,哪怕晋国对楚地倾斜再多的资源,想方设法让楚人的日子变得好过,楚人还是不会停止抵抗。

   说不上是楚人极度排外,还是他们固执地认为只有芈姓够资格进行统治,反正外人统治楚人的成本历来不低。

   晋国当然不可能拿楚人当祖宗对待,不存在拿晋地资源来楚地大肆消耗的可能性,顶多就是一视同仁。

   其实,胜利方能够对战败方的遗老遗少一视同仁,便是最大的仁心了。

   在怎么来建设水军的方面,楼令已经有了计划,正要向晋君周禀告。

   只是楼令没来得及讲,听了个大概的晋君周陷入思考。

   晋君周不知道想了个什么,说道:“寡人见了吴君再启程?”

   这是吴国仍旧与楚军在“鸠兹”交战,一系列的消息显示,双方陷入了很难看的僵持局面。

   在“鸠兹”的交战已经进行了将近五个月,原先楚军已经突围成功,后面不知道怎么回事,成功突围的楚军杀了个回马枪,他们不止再次夺取“鸠兹”的城池,还一度击溃了吴军。

   吴国一度差点连都城都要丢掉,周边在交战期间被楚军肃清,整个国家的西部都被打烂了。

   吴军夺取“鸠兹”之后,压根没有想到楚军会去而复返,松懈了下去被一波推。

   要不是吴人早就习惯被打散,有着很熟练的逃命经验,可能就要糟糕了。

   重新集结大军的吴君寿梦尝试再次将“鸠兹”夺回,到目前为止仍旧没有成功。

   更后面,蒍以邓得到了援军,一直固守“鸠兹”牵制吴国的主力。

   楼令猜测是子庚联络上了蒍以邓,明白“鸠兹”在当下时局的重要性,才使得蒍以邓调头重新夺取“鸠兹”。

   在楚国与吴国的较量过程中,城池不大的“鸠兹”确实有着很重要的战略价值。城池就在大江不远处,还能够截住桐水。

   而吴国水军不在战时,他们其实是会驻扎在五湖。

   那个五湖就是后世的太湖,当前的面积要比后世更大。

   吴国水军进出大湖,目前就是依赖桐水这一条水系。

   等以后吴国强盛起来,他们会在五湖的东面挖掘水道通向大海。

   哪怕是吴国水军不用非得进出五湖,吴国都城“梅里”距离“鸠兹”着实太近了一些。

   那样一来,吴国不可能放任“鸠兹”被楚军占领的。

   其实,吴君寿梦已经派人向楚地的晋国高层求援,盼着有晋军过去跟吴军并肩作战,早日夺回“鸠兹”或全歼当地的楚军。

   那一个阶段的晋军正在扫荡汉江平原,没有余力东进帮助吴国。

   等晋军扫荡了汉江平原,不是还有分批押解楚人前往晋地的任务吗?

   吴君寿梦求援了三个月多,没有盼来晋国的一兵一卒,得知晋君周已经过来,闹得都要到“郢”谒见晋君周了。

   “……”楼令很难不理解成晋君周在施压。

   现阶段的吴国对晋国仍然重要。

   一个到现在本土都能够被楚军占领的吴国,正在变成晋国的负累。

   晋国想要吴国发挥作用的话,首要就是帮吴国夺回“鸠兹”这个失地,给吴国有喘息的时间。

   “君上。”楼令将自己的顾虑说出来:“救援‘鸠兹’的话,我军需要前往大江南岸。楚国水军的主力在长岸附近,吴国水军没有正面击败楚国水军的实力。这样一来,我们的大军去得了南岸,想回到北岸可就难了。”

   晋君周当然有想过这一层。

   “盘踞在‘鸠兹’的楚军约是四万,周边定然还有楚军。”楼令问晋君周:“我们若是出兵助战,该派多少军队过去?至少需要三万,而这三万大军可能长期内会陷在吴地。”

   最重要的一点,出动三万晋军去救援吴国,谁愿意去?

   可不光楼令知道去了可能无法回到大江北岸,由于楼令一再强调水军的重要性,各个一家之主很难不知道过得去回不来的风险。

   那么,抽调三万大军,到底要抽调哪些家族的兵力?然后由谁统率救援大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