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

第659章 利益勾兑

  “各个参与会盟的诸侯,多的带来一半军队,少的只有三成。”

   这就是华元为什么会支支吾吾的原因。

   至于说答应会盟又不来,以为每一个国家都像吴国那般无知吗?

   吴国是真的无知,源于他们根本不知道晋国真正的实力,有胆子干那种出尔反尔的操作。

   好几次战胜楚国的吴国,他们并不觉得楚国有多强,连带也对晋国的实力出现误判。

   这种事情并不搞笑。

   目下没有世界地图,多数国家连自家的疆域图都没有。

   拥有自家疆域图的国家,讲实话就是画得也不准确。

   吴国知道楚国是南方霸主,关于楚国的疆域有多广很难掌握。

   连南方霸主的势力范围有多广都不知道,能够奢望吴国对晋国的实力比对楚国更加了解吗?显然是不该奢望的。

   所以说,判定吴国对晋国多么强大一知半解,一定是准确的答案。

   受到召唤的中原列国,他们其实也很难确切知道晋国的势力范围多广,他们只需要知道一点就足够,那一点就是:他们承受不起来自晋国的怒火。

   郤锜脸色不断变幻。

   在华元以为郤锜将要爆发的时候……

   “是我们出现了失误,没有要求各国带来多少军队。”郤锜为人很霸道没错,可是并非是完全不讲道理的人。

   华元稍微一愣,回过神来赶紧各种赞美。

   以一国执政的身份对他国执政各种拍马屁,类似的事情也就华元做得出来。

   更多的一国执政,哪怕本国再弱小,碍于坐在那种位置上,多少是会端着点。

   其实就是,一直被人奉承的人,轮到他需要去奉承别人,心里会感到很不适应。

   世人对郤锜有诸多误解,他习惯性面瘫,并且为人并非嚣张跋扈,单纯就是极度的自傲。

   这样的郤锜很难瞧得上谁,懒得跟瞧不上的人进行交流。

   因为郤锜是郤氏之主,有太多需要看他脸色而活的人,造成他明明懒得搭理某人,手底下的人却是以为品懂意思实施行动,出现了后果之后,他又懒得说清楚,大家就以为是他授意去那样干了。

   不是谁都有胆子凑近了观察郤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们连远远观察都心惊胆颤。

   原因?还不是郤氏太强大,郤锜作为郤氏之主。

   作为堂兄弟的郤至跟郤锜一块长大,了解郤锜的为人不算什么。

   楼令一开始对郤锜也非常发怵,接触几次像是找到了“开关”那般。

   有了相关的了解,找到了相处的正确方式,最重要的事情是郤锜看得上楼令,乃至于郤锜对楼令产生需要,后面变成了倚重。

   并非谁都是楼令。

   绝大多数人对郤锜是一种敬而远之的心态。这个“敬”是畏惧,深怕惹上祸端而不敢靠近。

   他们的选择没有错。

   对于动动手指就能碾死自己的人,敢于靠近不是勇敢,应该说是无知无畏的人才有那种胆子。

   华元委实看不出郤锜被马屁拍得愉不愉悦,找了个借口赶紧走了。

   愉不愉悦?郤锜当然感到愉悦,只是习惯性地面无表情。

   要十分熟悉的人,才能从郤锜一些脸部的细微表情看出当时的心态,掌握观察技巧的人之一便有楼令。

   参与会盟的国家,带来的军队最多半数,最少三成?

   郤锜当然会心中不悦。

   可是如郤锜刚才所讲,晋国没有事先要求数量,不算是列国进行违逆,顶多算是一种钻空子的行为。

   心有不悦的郤锜不至于对列国做什么。

   “事情就是这样。”郤锜只通报结果,没有表露其他态度。

   晋君周立刻说道:“那次会战让列国损失惨重,他们后来遭受疫情的肆虐,属于是情有可原。”

   事情是那样没错。

   晋国真要当成借口惩戒列国,无论是什么事实,总归可以拿来成为借口。

   问题是晋君周不想进行追究,免得动了其中一个,逼反了所有的小弟。

   在晋君周的世界观里面,想要取代周王室就需要得到列国的承认,要不然就是成为下一个楚国。

   那种观念对不对?只能说,不能算错吧。

   只是呢,楼令的计划跟晋君周所想存在区别。

   楼令更趋于消灭列国,完成疆域的大一统。

   以当前的天下局势来看,晋国真的有机会消灭列国,存在的障碍不是晋国的军事实力,障碍来自各个卿位家族愿不愿意执行。

   清楚那一点的楼令,实在不行的话,也只能接受列国臣服,晋国公室取代周王室成为新的天下共主。

   “确实是我们出现失误,不应该有下一次。”中行偃出言缓和。

   要说现在谁一样不想大动干戈,当属旬氏之主中行偃了。

   荀氏已经在进行战略调整,他们算是最慢的其中一个卿位家族。这里没有算邯郸氏,指的是郤氏、楼氏、范氏、荀氏这四家。

   而荀氏之所以到现在才进行调整,并非中行偃反应慢,主要是他们自己内部出现了问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