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将门枭虎

第九百七十六章 决战黄龙(十五)

将门枭虎 江左俊杰 2150 2024-05-27 23:20

  在两个国家的军事对抗中,所谓的底牌。

   并不多。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

   手段无外乎。

   策反。

   在策反上。

   级别不能太低。

   放在文官上,至少也是个知府。在武将上,至少也是个千户。

   但是这个放在汉朝是不可能的。吴年对待知府、武将,以宽厚仁义为主,从不疑虑。

   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哪怕是赵盐亭这种反骨仔。吴年也是看透了其人本质,而并不怀疑。

   厚加抚恤,高官厚禄。

   赵曼成这样的人,吴年更是欣赏其忠勇。

   如今赵曼成、赵盐亭部的作战,绝非小可。作战勇猛,战场非常的惨烈。

   更何况,吴年对待军民开诚布公,什么事情都放开了说。他亲手开启了炎汉的民族主义,并以此凝聚人心。

   说开了,咱们要过苦日子,集中力量办大事。

   这大事。

   便是驱逐鞑虏,光复辽东。

   虽然这些年来,辽东汉人没有几天好日子过。汉朝朝廷汲取民脂民膏,极尽搜刮,但是百姓并无怨言。

   上下一心,办大事。

   哪怕是一个千户武将、知府反了,恐怕出现苗头。就会被属下的军民,给宰杀了。

   他的强汉,是真的强。

   策反不可能。

   那剩下的选择就不多了。大概率就是兵力的调动。比如说蒙元秘密的建立一支乃至于数支军队,进行秘密的训练,准备投入战场。

   一个巨大的国家,是能办到这种事情的。

   尤其是皇城司对蒙元的渗透,它并不完美。有很多事情,皇城司的探子是探听不到的。

   如果是这个选项的话。

   蒙元人可以直接调遣秘密军队,投入黄龙决战。或是从北方进攻广阳府。

   大概率是前者。

   广阳府境内有两个专职防守的守备万户,实力不容小觑。哪怕是蒙元再次集结十个万户南下,汉国军民上下一心,可以抵抗很久。

   有那个力量,不如直接投入到黄龙决战中。

   如果汉国输了,在至少五年内,会一蹶不振。

   现在战争进行到了这个地步,双方战兵死伤无数。而汉军占据上风,即将东墙压倒西墙。

   蒙元的底牌,再不投入。

   那就要输了。

   高台之上,大风之中。吴年负手而立,衣袖随之飞舞,虎目之中精芒闪烁,十分的自信从容。

   他回过头来,对身旁的一名大内侍卫道:“传令张声部战兵披甲。准备作战。”

   “是。”

   大内侍卫闻言露出凛然之色,现在我军占据上风。但是纯远还有一万户余力。这是要防备纯远吗?

   心中思量,却不妨碍他躬身应是,转身下去传令了。

   两个大内侍卫的万户,共用一座营寨。此刻张声部的大内侍卫,已经集结。只是部分着甲,部分人预备中。

   “张”字旌旗旁边。张声穿着短衣坐在小板凳上,时不时的抬头看向天空。心想:“真是天空不作美,虽然下雨凉爽,但不适合作战。”

   雨天作战,会使得体力的消耗大大增加。

   如果战兵受凉,可能会伤风感冒,形成大规模的疾病。

   一般情况下,雨天是要鸣金收兵的。但是这一次决战,显然不可能。

   生死在这一瞬间。

   两个国家,谁也不会退缩。

   就在这时,急促的马蹄声响起。张声心中一振,抬头看去,便见一名骑兵策马飞驰而来。

   “将军。大王有令。命你部着甲。准备作战。”马上的传令兵,朝着张声大叫道。

   “得令。”张声大叫了一声,然后精神抖擞的站起,虎目中精芒闪烁,对左右道:“传令全军,准备作战。”

   “告诉战兵。我们是汉王的亲兵,享受着超高的待遇。关键时刻,可不能落后于人。”

   “把头功给我抢过来。”

   “是。”左右的亲兵大声应是,然后散开传令了。随着张声一声令下,早有准备的战兵们,在同伴的帮助下,穿上了战袄、盔甲,进入备战状态。

   穿戴战袄、盔甲这种事情,大内侍卫做了不知道多少次。

   他们也很镇定,没有出错。

   行动犹如行云流水一般,十分快速。

   但就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形势发生了变化。

   “驾!!!!!!!”一名守备北方营门的大内侍卫,策马飞驰而来,脸上尽是凝重之色,旋即到达了高台下,与守备高台的大内侍卫交流了一番后,翻身下马,快步走上了高台。

   吴年听到了动静,转头看去,目光十分的平静。

   “报大王。在边境地区,发现了一支人马。旗号是“乾”。约万户。战兵气势很强,行动迅速。距离我们还有五六里路程。”

   这名大内侍卫喘息了一声,弯腰禀报道。

   四周的大内侍卫,面色都是微变。

   哪怕是在这种规模的决战中,一个万户的兵力,也是不容小觑的。随着这个万户的兵力投入战场,形势一定会发生变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