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凶神:曹贼的贴身女婿

第83章 衣锦还乡

  “不是岳父,您倒是说清楚到底啥时候攻伐兖州啊!这奴市一通,并州也没有余粮啊!”

   陈丛可不想这么快就用到程粮官。

   人厨,好说不好听。

   关键是怕周边那些个胡虏跟着程昱瞎学,那可就乱套了。

   许褚同样竖着耳朵,生怕前脚陪着陈丛回转谯县,后脚主公就起了大军。

   那他到手的军功岂不飞走了?

   曹操拍拍陈丛后背:“为父知你难处。这样,为父给你支个招,保准筹来粮草。”

   陈丛狐疑地看向曹操:“低于十万斛可不算。”

   “十万斛粮草算得什么?”曹操奸笑两声:“子宁可知颍川书院、荆襄书院?”

   嗯?

   陈丛立马明悟。

   便宜岳父此时提起两处书院,肯定不是叫他去打劫的,那就是借鉴咯?

   正好蔡邕就在晋阳。

   那么大一尊儒,闲着也是闲着,与其整日在那修书也赚不到啥钱,还不如出来教书赚粮!

   曹操笑道:“看来子宁是明白了。”

   “成,回头我就置办晋阳书院,请蔡邕蔡大儒出山授课。”

   这回轮着曹操懵逼了,直勾勾地盯着陈丛:“蔡师为何会在晋阳?”

   “哦,空谈误国、诋毁当朝太傅,被发配晋阳了。”

   陈丛刚解释完,突然发觉不对,反问道:“岳父不知蔡儒在晋阳,如何使婿置办书院?”

   “哼,为父说的是你族兄。”

   族兄?

   哦...

   原来说的是陈群...他爹啊...

   陈丛倒是忘了这位比他大了三轮的族兄了...

   那可是个超级大牛。

   陈群父陈纪。

   何进为大将军时表选明儒,陈纪在荐举者中居于首位。

   平时里足不出户,潜心钻研学问,发奋着书三十余万言,时人称之‘陈子’。

   其着述‘言不务华,事不虚饰’,贴近圣哲之道,在士人之间的名望高得恐怖。

   与其父陈寔、其弟陈谌并称‘三君’。

   可惜的是陈寔三年前病逝,陈谌早卒,不然就是三倍的快乐。

   “不是,岳父说事就说事,哼什么?”

   “我哼什么?”曹操胡子都气歪了:“我问你!蔡师为何会在晋阳?”

   “刚不是说过了?空谈误国、诋毁当朝太傅,被发配了。”

   曹操冷笑不止:“你那岳公素敬蔡师,无他点头谁敢发配蔡师?你可知晓,为父师从蔡伯喈?”

   亮了,陈丛眼睛亮得怕人。

   先前他还奇怪,为何面对蔡琰时总有一种别样情愫。

   原来是有这么一层关系在。

   这下昭姬直接变师姑!

   岳父变...

   “师兄!”

   “你混账!”

   许褚听到乐处,咧开大嘴龇牙直乐,又是引得曹操一阵怒骂。

   只不过许褚连曹操的马鞭都不怕,被骂几声而已,只当是给耳朵掏痒了...

   “师...岳父,到头来你还是没说何日攻伐兖州。”

   “你问那么多作甚?”

   “我就是想说,曹营诸将善使虎豹骑者寥寥无几。您要真伐兖州,可传信晋阳,调来华雄为将,亦可再调一千虎豹骑听用,也好速战速决。”

   “哦?”曹操忧道:“若并州三郡有失?”

   陈丛无所谓道:“岳父放一万个心,失不了。”

   事实上陈丛留下两千虎豹骑也仅是为了照顾北边的生意罢了。

   若非如此,全调给曹操亦无不可。

   如今并州三郡能战之兵逼近三万,仅上党一地就屯驻了万五大军,还有贾程组合,守城还有曹金汁,袁绍不动的情况下,周边胡虏不足为虑。

   就算袁绍真动弹了,有两千虎豹骑留备晋阳,一样够他喝一壶的。

   而且虎豹骑是销粮大户,这一下少了一半,能省不少口粮来着。

   “如此,计定九月半,为父以协剿黄巾为由进驻陈留,料想孟卓必不相阻。子宁愿为先锋否?”

   陈丛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开玩笑。

   打仗有老婆生孩子重要吗?

   再说了。

   他堂堂并州牧,想赚军功还不简单?

   把周围那些个单于、贤王、大人、首领的全抓了,保准混个万户侯。

   犯得着自降身价去当什么协剿黄巾先锋将?

   说出去还不够丢人的。

   ...

   陈丛并未久居,只在洛阳短歇三日。

   期间还等来了天子诏书。

   与先前所表大致不变。

   不同的是曹操因功加封丰乡侯。

   再有华雄授横野中郎将,加封关内侯,程茁、褚庆二人因功加封关内侯,徐晃授射声校尉。

   华佗‘因功’授太医令。

   陈丛授平北将军,兼领并州牧。

   三日后,领许褚并五百虎贲,携辎重百车,浩浩荡荡向东而去。

   七日到管城,十日至陈留,横穿梁地便至谯县。

   城头。

   夏侯渊百无聊赖地靠着坐在城垛上,长刀、宝弓随意歪倒在一旁,望着天上闲云...发呆。

   听说...

   他哥夏侯惇已经是鹰扬将军,关内侯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