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暴君,谁挡朕变法,谁就得死

第591章 蓝玉弹劾朱棣,朱棣有天子之相?

  京城御书房内。

   “陛下,陛下。”

   “北疆大捷,北疆大捷。”

   “陛下,北疆大捷......!”

   正在此时,门外响起了一声声高呼声,一个内侍从殿外冲了进来,跪地叩拜道。

   “不知道陛下在这里休息吗?”

   “吵吵闹闹的,成何体统?”

   王轩眉头紧锁,看向面前的内侍,冷声道。

   “嗯?”

   朱标难得打个盹,听见内侍的呼喊,缓缓睁开了双眼。

   “奴婢知错,奴婢知错。”

   内侍立刻跪地叩拜道。

   “好了。”

   “不碍事,又有什么捷报传来?”

   朱标摆了摆手,看向面前的内侍询问道。

   “陛下,梁国公北疆大捷,深入漠北千余里,一战定乾坤,攻破北元王朝王庭,生擒北元王朝皇帝——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

   “俘获其子买的里八剌、妃嫔、公主等,不下百余人。”

   “其中还有吴王朵儿只、代王达里麻及平章以下的官员包括其家属两千八百余人。”

   “俘虏北元王朝士卒、百姓等五十余万,马、驼、牛、羊近百万头,金银珠宝无数,以及宝玺、符敕、金银印信等物品。”

   内侍立刻看向面前的朱标,大声喊道。

   这一次,蓝玉确实做的很好,俘虏就有五十多万,牛羊等牲口百万头,这可是巨大的财富。

   更别说还有王庭内的金银珠宝,这可都是北元王朝的积蓄。

   还有直接拿下的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他可是北元王朝的皇帝,其妃子和公主等人,不计其数。

   “好,好啊!”

   “蓝玉,果然是好样的。”

   “深入漠北千里,直接攻占了北元王朝的王庭,生擒了北元王朝皇帝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

   “好,好啊!”

   “这是这一次北伐,最关键的一步。”

   “如今,整个漠北,将再也没有任何威胁。”

   朱标内心大喜,站起身来,眼眸之中满是笑意。

   这一次北伐,大明王朝获得了胜利,并且生擒了北元王朝的皇帝——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

   这也就意味着,北元王朝,彻底被覆灭。

   漠北,将会是属于大明王朝的国土。

   毕竟生擒了北元王朝的皇帝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如若让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逃走了,那么,覆灭北元王朝,还是有些困难,一群人四散在漠北草原之上,自己也不可能随随便便的去派人清扫。

   漠北草原如此庞大的疆域,派人地毯式的搜索,肯定是不现实的。

   不过,蓝玉这一次,直接就生擒了北元王朝的皇帝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这就省下了大明王朝不少的事情。

   大明王朝的军队还在漠北,并且生擒了北元王朝的皇帝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直接覆灭了北元王朝的根基所在。

   就算北元王朝之后又让人继承皇位,那么,北元王朝,再也没办法恢复以往的光荣。

   “陛下,梁国公派人请求,班师回朝。”

   “他们身边的俘虏太多,十万大军护送,勉强足够。”

   “所以希望陛下能够派遣人前往接应,如此一来,梁国公还能够继续北伐。”

   内侍再次拱手道。

   “嗯。”

   “立刻传至,令杨璟前往雁门关,接受俘虏。”

   “并且,立刻将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带入京城。”

   “朕,要见一见北元王朝的国主。”

   “好歹人家也是一个皇帝,对人家客气一些。”

   “要不了多久,北元王朝所有百姓将会纳入我大明王朝,成为我大明王朝的百姓。”

   “就对他们的国主好一些,以礼相待。”

   朱标点了点头,右手一挥,直接让杨璟带人前往雁门关,接受俘虏。

   之后在将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带回京城,让自己见见。

   现如今,大明王朝已经基本上平定了北元王朝,很快北元王朝的元人,就会成为大明王朝的子民。

   朱标也想要放出一个信号,那就是,自己绝对不会区别对待北元王朝的百姓,就算是他们的皇帝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自己都以礼相待。

   那么,那些百姓,自然也就更愿意归附大明王朝。

   “喏。”

   内侍拱手一拜,转身离去。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梁国公攻占北元王朝王庭,此乃大功一件。”

   “如此一来,我大明王朝将统治整个漠北,漠北即将被我大明王朝收复,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王轩立刻朝着朱标拱手跪拜道,面带笑意,心中也为朱标感觉到高兴。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大明万年,大明王朝,万年。”

   阿冰也立刻跪地拱手道。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大明万年,大明王朝,万年。”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大明万年,大明王朝,万年。”

   “......!”

   没过多久,周围的内侍纷纷跪地叩拜,大声高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