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土着农女和穿越爹的建国奋斗史

第334章 江南

  几人先去牛师父和师母所在的镖局,看望他们。

   没想到来得不巧,牛师父走镖去了,还有一段时间才回来。

   牛师母看着儿子慈爱感叹道:“一晃眼,又长高了不少。”

   牛童今年都十七岁了,常年在军营生活,又是赵益手下的得力小将,伙食比一般人好多了,吃好练好,个头就跟春笋似的蹭蹭往上长。

   尽管阿庆也长高了很多,但站在他旁边,还是跟颗小豆芽一样。

   “师兄现在比我爹都高。”

   牛师母笑道:“得你爹你娘照料牛童,我和你师父省心多了。”

   阿庆笑嘻嘻回道:“那不是应该的嘛。”

   她爹可宝贝大师兄了,不仅亲自教他兵法功夫,甚至走哪里带到哪里。

   有时候阿庆都忍不住吃醋。

   阿庆递了一封信给牛师母,“这是我娘让我带给您的信。”

   阿庆也搞不懂,有什么话让她带一下就行了,何必写信那么麻烦。

   花氏却说有要事跟师母商量,让她别管太多。

   这还是阿庆第一次来江南,“先梳洗休息一下,晚上师母再给你露一手。”

   阿庆最喜欢吃牛师母做的火腿炖甲鱼了,她点头,“行!麻烦师母了。”

   “对了,我二哥呢,怎么不见他和郁师父?”

   牛师母:“你二哥跟老郁游玩去了。”

   最近赵朔迷上了丹青,经常到处去采风。

   只要不闯祸,郁师父都随他,不过赵朔走哪儿郁师父跟哪儿。

   牛师母都觉得郁师父这样一个能人给赵朔当护卫,实在大材小用了。

   二哥这生活也太悠闲了,阿庆直呼羡慕。

   不过一想到赵朔不事生产,也没什么赚钱的路子,除了家里每个月给他的月例银子,他都没什么收入。

   说是游玩,估计也就是蛋蛋口中的穷游,阿庆的羡慕之情便少了许多。

   头两天阿庆待在镖局,李小满带着人出去打听消息。

   现在正是收粮的时候,李小满很快带来几个大粮商的信息。

   通过中间人引荐,又有赵益派给她的人遮掩,阿庆四处收粮,这里打一枪,那里打一枪,不出半个月,就将手中的钱财全部换成了各类粮食。

   阿庆估摸算了下,差不多有四百万石。

   加上之前放在她那里的四座粮仓,她空间都快堆满了。

   明明今年西北也大丰收了,并不缺粮食,阿庆搞不懂为什么她爹还要派她到江南收粮。

   不仅她在江南收,西北的官府衙门也在收百姓手中多余的粮食。

   粮仓都不知道建了多少座了。

   花那么多钱买粮,阿庆听说下面的官员都有怨言了。

   不过她爹坚持,下面的人就算再不情愿也得执行命令。

   反正阿庆的事情总算办完,她终于有时间游玩了。

   给二哥赵朔去了信,告诉他自己来江南了,却一直不见赵朔回来。

   阿庆等得不耐烦了,跟师母和师兄打了声招呼,带着李小满转道去赣州看望陈宝珠。

   多年不见,也不知道宝珠姐姐如今变了样没有。

   阿庆和陈宝珠以前时常通信,不过随着阿庆年纪渐长,进入军营后又四处奔走征战,和陈宝珠通信就少了。

   陈宝珠的夫家姓邓,其公公是陈宝珠姨父下面的正七品推官,在赣州也算有头有脸的人物。

   因此阿庆没费多大劲儿,就找到了邓家。

   阿庆并没有名帖。

   不过邓家的下人见她衣着不凡,又有丫鬟侍卫跟着,便进去通传。

   阿庆报的是陈家的远亲,从广宁府而来。

   没多久就见一熟悉的女子从外面走出来。

   阿庆定睛一看,笑着叫出声:“香草姐姐!”

   来人正是陈宝珠贴身伺候的丫鬟香草。

   香草盯着阿庆看了下,歪头在脑海中搜索,似乎想不起阿庆是谁来。

   阿庆笑着自报家门,“阿庆,我是阿庆呀。”

   她一说,香草就知道了。

   香草敲着自己脑袋,嗔笑道:“真是女大十八变,姑娘变得这样漂亮,您不说,奴婢还真不敢认哩!”

   香草赶紧将人请进去。

   邓府宅子不算大,只有三进,陈宝珠住的地方更小了。

   阿庆还记得以前去陈府,陈宝珠的院子又大又精致,闺房布置低调奢华,样样都是精品。

   如今她住在略显逼仄的夫家,一应装饰都不如娘家的好,阿庆不免有种莫名的唏嘘感。

   香草掀帘子请阿庆进去,她语气爽朗轻笑:“少夫人,您快看看谁来了!”

   陈宝珠抱着孩子抬头,就见阿庆笑吟吟看着她。

   从阿庆那张小圆脸上,陈宝珠依稀能看到熟悉的模样。

   片刻,陈宝珠试探着问:“阿庆妹妹?”

   香草哎哟一声,“还是少夫人记性好,您看奴婢,要不是阿庆姑娘开口,奴婢一时还想不到呢。”

   阿庆笑着点头,叫了声宝珠姐姐。

   陈宝珠赶紧叫下人把阿庆的位置挪上来跟她挨着。

   “多年不见,你都长成大姑娘了。若是在外面遇到,我还真认不出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