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土着农女和穿越爹的建国奋斗史

第353章 沈氏到镐京

  赵湛将信交到父亲赵益手里。

   “爹,信中说江南大雨并且有可能发生洪涝灾害,应该没那么严重吧?”

   即将面临秋收,若是在这个时候发生洪涝,只怕江南的百姓粮食收成会大大减产。

   西北一向缺粮,这两年虽然引进高产粮种,但像稻米之类的还是会从江南购置一些。

   只能说现在他们对江南粮食的依赖少了很多,并不是没有。

   如果江南真的发生洪涝,粮价肯定会飞涨。

   牵一发而动全身,西北也会受到影响。

   赵益拿着信面色凝重,“这个不好说。”

   没有人知道未来会怎么样,但赵益知道。

   这场前所未有的洪涝灾害使得江南粮食减产十之六七,洪水冲走很多百姓的房屋,流离失所,尸横遍野不再是一个形容词,易子而食也不再存于话本之上,而是江南实实在在的事实。

   “告诉梁定坤,抓紧收购百姓手中的余粮,价格高一点也无妨。”

   不仅江南有大雨,西北也会发生持续将近三个月的旱灾。

   不过好在这次旱灾后没有发生蝗灾。

   粮食减产是肯定的,却不会有江南那么严重。

   现在将百姓手中的余粮都收上来,有助于将来的粮食调度。

   赵湛明白父亲的意思。

   不管洪涝发生与否,都要做点准备。

   “爹准备将步自明一家调到镐京,榆城交给你四叔镇守。”

   四弟赵昭经过这些年的沉淀,足以胜任一方主帅。

   赵湛却道:“爹,难道你是想?”

   “西北情况已经稳定,是时候更进一步了。”

   父亲的话让赵湛感觉浑身热血沸腾,他声音隐隐发抖:“爹打算何时出动。”

   赵益:“九月。”

   天灾、人祸,在这个特殊时间,可以最大限度降低西北军的伤亡。

   步夫人沈氏和女儿步丹彤先到了镐京。

   赵益早就跟花氏提过,花氏已经叫人收拾了出一个空置院子,让母女两人先住着。

   沈氏先过来,是准备买宅院的。

   许久未见,沈氏瞧上去倒是没怎么变过。

   从一个人的状态就能看出这个人生活顺不顺心,女人尤其如此。

   步自明是个聪明拎得清的人,虽然她后院妾室不少,但从未有人敢舞到沈氏面前来。

   花氏上前一步握住沈氏的手:“沈姐姐还是那么年轻,一点都没有变。”

   再见身份已变,沈氏再不是那个低级武将的妻子,而是正一品的王妃。

   “参见王妃娘娘。”

   沈氏带着女儿朝花氏福了福身。

   花氏连忙将人扶了起来,“你我都是自己人,沈姐姐何必如此见外。”

   花氏还叫人以前的称呼,态度也一如既往的亲切,这让沈氏心下安定许多。

   沈氏笑道:“礼不可废。”

   阿庆早知道步丹彤也要来镐京,早跟花氏在王府等着了。

   如今见了面,两人亲切地问候着。

   只是两人风尘仆仆赶到镐京,也有些疲态。

   几句寒暄之后,花氏道:“沈姐姐,咱们有的是时间说话,你和丹彤一步奔波,先回院子梳洗休息,晚上给你和丹彤接风洗尘。”

   沈氏笑着应下。

   “娘,这次来丹彤还要回榆城吗?”

   阿庆还不知道步自明要调到镐京,只听说步夫人是过来镐京购置宅子的。

   不知道沈家是为了步少宁过来置宅落脚还是沈家要搬到镐京。

   “应该还要回一趟吧。”

   宅子的事情定下,这边收拾好了,肯定还要再回一趟榆城搬家的。

   “您的意思是丹彤以后都住在镐京了?”

   花氏点点头。

   好朋友要搬来镐京长住,阿庆很高兴。

   花氏爱怜地摸了摸女儿的头:“这段时间你可以多带丹彤一起玩。”

   等起了战事,女儿只怕就没有时间享受这样平静的时光了。

   阿庆点头,“当然!”

   在收到沈氏的信后,花氏就开始给沈家寻摸宅子。

   她找了三处比较合适的。

   “两套五进的宅子,一套三进的。

   三进的宅子在榆钱胡同,位置是三套里面最好的,榆钱胡同都是官宦人家居住,只不过房子有些年头了,加上主家保养不当,若要居住还得稍微修缮一番。

   另外两套五进的宅院,一套在清月街,一套在泗水坊。清月街位置比较远,泗水坊就在主城区,两套宅院新旧差不多。当然,这三套里面最贵的就是泗水坊的那套五进宅院。”

   每套房子都各有优缺点,就看沈氏怎么选择了。

   花氏浅抿了一口茶水,继续将房子的情况都简单介绍了一下。

   这个时候沈氏也拿不定主意。

   花氏笑道:“沈姐姐不如先去实地看看情况,若是三处都不满意,再寻摸也不迟。”

   沈氏笑着应下来。

   她在镐京也不熟悉,有花氏帮忙张罗指点再好不过了。

   花氏自然是没有时间陪她去了,沈氏身份也不比寻常人,花氏叫了永春陪她们母女一起去看宅院。

   三套宅子看下来,至少也要花个一两天。

   沈氏速度很快,第二天就过来找花氏。

   天儿太热了,沈氏喝了一口水,打着扇子可惜道:“榆钱胡同那套房子我是真喜欢,就是有点小了。”

   榆钱胡同住的都是官宦人家,无论是治安还是环境,都比别的地方优越许多。

   可惜步家人口比较多,步自明两个嫡子一个嫡女,还有三个庶子两个庶女,妾室就不用多说了,十个手指头数不过来。

   沈氏的长子已经成家了,肯定是要单独站一个院子的,她的小儿子和小女儿也应该要有一个单独的院子,这样就不够分了。

   三进的宅院现在挤一挤倒也还行,但孩子们都快到成家的年纪,总不可能几个兄弟挤在一处院子。

   所以三进肯定是不行的。

   沈氏想着周边有合适的房子买下来打通也可以,可惜榆钱胡同的宅子一向很吃香,周边的房子没有愿意卖的。

   这套还是花氏早就打过招呼,对方特意给西平王府留了一段时间。

   花氏道:“这也没有办法。”

   镐京不比从前,如今繁华得很。

   要找一套好宅院,那太难了。

   也是赵益亲口吩咐的,让她帮助沈家在镐京安置下来,不然她也不会主动揽这个差事。

  喜欢土着农女和穿越爹的建国奋斗史请大家收藏:(www.xs4.cc)土着农女和穿越爹的建国奋斗史全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