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太极通神

第五十七章 惊世武经

太极通神 红金 2130 2024-05-30 11:54

  最后一张试卷。

   显然是压轴戏,份量最重。

   一道论述题:“众所周知,内劲在功夫中的重要地位,请你谈谈,对内劲的认识?对敌时如何能够更好的利用?”

   这道题真是问到点子上。

   论起对内劲的认识,前世今生,杨灿可以有把握地说,无人能出其右。

   只是认识虽深,想要系统的归纳出来,同样需要极大的天赋和运气。

   显然,杨灿不在最好的状态,他只有投机取巧,借用前辈宗师名著。

   执笔在手。

   杨灿进入到了太极状态,在写这篇经典武经时,他怀着一颗极其虔诚和尊崇的心。

   “内功四经”。

   杨灿刚刚写下这四个字,他的极度虔诚和这首武经本身所蕴藏的巨大能量,顿时激发了天地异变。

   “见过大贤”。

   一道金色人影,蓦地在虚空中出现,向杨灿合什为礼,态度极为崇敬。

   杨灿惊诧。

   并不仅是惊诧金色人影的出现,而是他口中的称呼,要知道,至少要与“圣”字挂边,才当得起如此尊敬,可见武经不凡。

   杨灿身为一个传道者,并不在乎这些虚礼,心中所持有的,只有传承之念。

   纵然这武经极度珍贵,可杨灿并不藏私,如果时机到了,他不介意公诸于世。

   杨灿心中一直认为,流传下来的经典武经,只是向道的手段。

   真正的修行,在于自身,在于师傅领进门以后,自己的感悟,有多大本事,有多大努力,就能得到多少回报。

   在杨灿心中,从没有将武经看的太重,一个天资愚钝的人,就算给他再好的武经,都是暴殄天物。

   《内功经》。

   “内功之传,脉络甚真;前任后督,行气滚滚;井池双穴,发劲循循。千变万化,不离乎本,得其奥妙,方叹无垠。龟尾升气,丹田练神,气下于海,光聚天心……”

   杨灿心中念头通达,行笔写字一无所滞,字写的非常地圆润飘逸,动若游龙。

   “内功之传,脉络其真……”

   金色人影跟着在一旁念诵起来,一边念诵,一边做动作。

   刷!

   一道虚影,在杨灿面前闪过,落在他面前的纸上,成了第一张金色图像,上面脉络分明。

   脉络若不分明,则不明气血阴阳,自然无法修习好内功,这番话的点睛之笔,在于一个“真”字。

   刷!

   第二道虚影,在杨灿面前闪过,落在杨灿面前的纸上,成了第二张金色图像,任脉和督脉标识极清,隐隐地若有气息流动。

   任为诸阴之海,督为诸阳之海,任督二脉,对内功的修炼,极为重要。

   气纳丹田,前降后生,前降之意快而长,后升之意缓而徐,这是行气规则。

   刷!刷!刷!

   一道道虚影,从金色人影身上分出,在杨灿面前不断地闪过,落在纸上,便形成金色图像。

   肩井和曲池两个穴位,发劲的技巧所在。

   肩井处下塌,则肩沉而松开,曲池内锁而闭穴,经脉起而周身发力。

   龟尾,督脉长强穴,长强斜提,内气沿循行路线进入脑内。

   丹田,指任脉、带脉、冲脉交际处,与命门相对,聚气之所,丹田鼓荡,元神所在。

   气海,先天元气所在,聚丹之所,胎息之炉。

   天心,神庭所在,心为君,一身之主宰。

   这些图像在卷子上占的地方颇大,有的虚影没有了位置,便会悬在空中等待,像极了有生命的生灵。

   “既明脉络,次观格式;头正而起,肩平而顺,胸含而闭,背平而正,足坚而稳,膝屈而伸,裆深而藏,肋平而张。”

   这些都是行功要诀,对修习内功之人,外形上的要求。

   头正而起,指百会穴虚领,头若西山悬磬,若龙探身,玉树挂宝衣之意。

   肩平而顺,指两肩不耸不斜,《礼记》曰:“若夫坐如尸”,《大学》曰:“定而后能静”,皆肩平之意。

   胸含而闭,指中丹田膻中穴,此处主一身之气机,故需虚空。

   背平而正,以熊背猴脊为基样,呈牌位之状。

   前世有位陈姓前辈,因身体极其中正,为世人楷模,被尊称为“牌位大王”。

   足坚而稳,指立如磐石,踏地生根,此桩功也。有云:“身无桩法如竿立,相击易洗一身空”,指的就是桩法在技击中的重要。

   膝曲而伸,指的是鸡形步,筋伸如柱,抓地极稳,步步如桩,势势如柱。

   古云:“下部不固,任凭手上功夫到家,终不足以应大敌也。成如秋叶之易落,非质有殊也。”

   裆深而藏,指的是开裆扣膝。拧腰扣裆,不扣则散,活腰松裆,不松则滞,非仅指缩阴法矣。

   一幅幅金色图画,出现在杨灿卷子中,为以上文字,添加了配图,显得极其地生动形象。

   “既明格式,下言气窍:气调而匀,劲松而紧,缓缓行之,久久功成。先吸后呼,一出一入;先提后下,一升一伏;内收丹田,气之归宿,吸入呼出,勿使有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