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他有一个亿

第95章 捐款

他有一个亿 田园种瓜 2727 2024-05-30 13:30

  朱书记眼前一亮。

   办公室会议严肃的气氛,因为陈爱民的提议忽然又吵闹起来,坐在镇长左手边位置,资历最好的陈副镇长当即说道,“爱民的提议说起来容易,操作起来太难了,东坑村和西坑村是镇上最穷的两个村,要让村民交钱这太难了,而且还是一户一千!”

   另外2个副镇长也附和,或委婉,为直接地表示赞同陈副镇长的看法。

   陈爱民低头不说话,他的建议已经提了,至于能不能通不通过,那是书记和镇长两位主官的事了。

   会议室吵闹了一会儿,也没有什么头绪。

   朱书记的脸冷了下来,“既然陈副镇长不同意这个法子,那有什么更好的法子,也提一提!”

   陈副镇长期期艾艾,最后盯着笔记本道,“暂,暂时没有!”

   林镇长点了一根烟,吸了一口。

   朱书记道,“既然你们都提不出比解决办法,我看,那就按爱民的法子来!”

   朱书记的声音有一股子威严,方才不同意陈爱民的几个副镇长,神情一僵,当即不敢在说话。

   “林镇长,你看呢?”

   林镇长:“行啊,我也觉的爱民的想法可以试试,至少要行动起来,才知道结果。”

   “恩,既然林镇长也同意,那这事就按爱民的办法来办。”

   “爱民,东坑村翻建的事,就有你负责,务必把学校建起来。”

   “陈副镇长,你们几个副镇长全力配合爱民!”

   朱书记期许地看着陈爱民,最后严厉的目光地扫过会议桌对面几个刚持反对意见的副镇长,郑重交代D县里我比较熟,向县政府申请财政扶持的事,到时我亲自跑一趟县政府,争取多拿点补助回来!”

   林镇长掐掉烟头说道。

   会议结束。

   陈爱民站起来,缓缓吐了一口气,深感肩上责任之艰巨!

   陈副镇长说的其实不无道理,东坑村和西坑村村民人均纯收入,一年下来才2千多,想让他们一次拿出一千八百援建东坑村小学翻建,恐怕确实不容易!

   但除此,也并没有更好的办法。

   这事,现在书记已经点名他来办,陈爱民不得不接下。

   ~

   李见一家人,这几日已经开始在家里陆续清理收拾老房子,将有用的东西统统整理出来,搬到老房子右侧和另一间小厢房。

   老姐李佩,在父亲病重那会儿,已经把在镇上那份收入不高的工作辞了,回来照顾父亲李冉,帮老妈干一些农活。

   这次李见回来,给她转了二十万巨款,所以也不急着出去重新找工作,就在家里帮忙收拾老宅子,准备帮忙盖新房子。

   李见家的老房子面积不大,只有大约不到一百平米。

   右侧挨着,还有一间十平米的小厢房,是前几年,父亲李冉身体还好时,盖来放杂物和农具用的。

   厢房的高度只有2米,李见一米八多的个子,每次走进去都感觉沉闷。

   这间寒碜简陋的厢房,现在暂时是李见的房间,里面放了一张简单粗糙的木头床,还有许多农具和杂物。

   厢房挤的满满当当。

   因为政策上要求,老房子翻建必须将旧房子拆除,至少拆除部分,所以,即使李见家四周有大把空地,老房子也要拆。

   李见准备把老宅子左半部分拆了,右侧房间先留着,给爸妈和老姐暂时居住,老宅子左侧的空地和杂地,他准备推平,然后用来盖新房子。

   李见家的左邻居,李二狗子得知李见家准备翻建房子,这两天鬼鬼祟祟地,过来看了又看。

   不知道,是不是又在打什么歪心思。

   李二狗子的名声在村里并不好。

   是个好吃懒做,喜欢偷鸡摸狗的泼皮无赖,所以,但凡村里张三李四家丢了东西,第一个怀疑对象就是李二狗子。

   而且这家伙是个无业游民,所以三十五岁了,至今还娶不到媳妇。

   去年还把他老妈气死了。

   所以,老妈陈熙看李二狗子这两天鬼鬼祟祟的在家里附近张望,特地交代李见,看好自家院里那几只养的肥不溜秋的土鸡土鸭,生怕遭到祸害。

   中午时候,村里装在电线杆上的大喇叭,沉静了几个月后,又响了。

   村子里每隔一段路,便立着一根电线杆,电线杆上装着大喇叭,通常用来通知重要事情,比如几月几号,村里庙会请了戏班子,又比如通知村民参加每年一度的村主任大选之类。

   李见家边上,装大喇叭的电线杆里他们家就几十步,很近,因此听的很清楚。

   “各位村民,请注意,下面有重要通知!”

   喇叭里,这句话重复念了三遍!

   李冉还在纳闷,有什么事儿,竟动用到了大喇叭。

   “东坑小学由于年久失修,一周前因为一场雨后,教室坍塌,目前镇政府已经在筹措资金,准备重建……”

   ……

   李见停下手里的活,望着大喇叭,竖耳认真听。

   “为了重建东坑小学,县镇两级政府克服财政困难,共筹拨45万资金建设东坑小学,现还有55万资金缺口,请各位爱心村民和社会人士踊跃捐款,为家乡的教育,也为子孙后代多贡献一份力量!”

   “捐款不足部分,镇政府和村委会将按照东坑和西坑村的家庭户数进行征收补齐,请各位村民配合。”

   村里的喇叭播完之后,没多久,村委会和镇上的干部拿着捐款宣传单,造册本,挨家挨户上门发传单,做思想工作。

   负责李见家这一带,正好是西坑村村主任李大仁。

   “李见,东坑小学翻建,要不要捐点?”

   村长李大仁笑眯眯地问道,身后跟着的是镇上一位脸庞稚嫩的年轻干部,看起来学校刚毕业不久,还没有和群众打成一片,所以看到李见一家人,反而有点畏怯。

   “村长,来,屋里坐!”

   李见把村长李大仁和镇上那位跟班的年轻干部请进家里,准备泡茶。

   李大仁道,“不用泡了,今天要把手上这些宣传单送到每一户村民家里,时间赶的很!”

   “对了,李见要不要捐点,支持家乡教育,我记得你小时候也是在东坑小学念的书,东坑小学还是你母校呢!”

   李大仁说道。

   西坑村的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就那么几家,其中李见家绝对算一个,门口的那辆黑色奔驰,听说要一百多万,李大仁可是特地过问他家在城里做生意的儿子。

   所以,李见家,现在应该是西坑村最富有的一户了。

   李大仁对李见寄于了很大希望。

  喜欢他有一个亿请大家收藏:(www.xs4.cc)他有一个亿全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