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略

第325章 盛宴

大明略 南宫草堂 2152 2024-05-30 14:24

  春节前夕,喜庆连连,张灯结彩、灯笼高挂。

   屋外,寒风呼呼,屋内,暖意浓浓。

   对城中百姓而言,也不过是个寻常的日子,顶多忙于置办年货,或者几声祝福之言而已。

   不过,对朝廷文武来说,今日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从某种意义上说,朝廷的这次盛宴,远比除夕夜更热闹。

   与上次群臣上朝议事不同,此次对前来参加盛宴的文武百官,并未刻意按品阶划分,而是由各个衙门根据差事安排。

   如此一来,除必要留守与当值人外,大多人都可前来赴宴。

   不过,毕竟高低有别,最终能坐下来的,主要还是五品以上的。

   当然,像翰林院这样特殊的衙门,依旧区别对待:此次盛宴本就由礼部主持、翰林院协办,自然不能少他们的人。

   莫说仲逸为六品侍读,就连费思应这样的庶吉士都来了。

   君臣同宴,与主仆同宴并无本质差别,不过相比主人与仆人的简单一餐,朝廷盛宴则讲究更多。

   众人落座之后,司礼监黄锦与礼部尚书、侍郎,以及翰林院掌院学士等,再次核实一遍,确保万无一失。

   片刻之后,皇帝朱厚熜缓缓入殿。

   “皇上万岁、大明千秋万代……”。

   对朱厚熜而言,他自不会从头到尾呆在这里。

   不过,当此新春盛宴,几声祝福语,还是要说的。

   几杯祝福的酒,还是要喝的。

   三杯酒:一敬国泰民安、二敬风调雨顺,第三杯酒,自是要感谢文武百官,他们这一年的勤勉、辛劳。

   六部尚书、各衙门头头,自然要上前敬皇帝一杯祝福酒:龙体安康、万寿无疆之类。

   当然,这种场合,不会少了青词体的文章。

   但毕竟是佳节前的盛宴,而非斗诗大会,仅有一篇祝词。

   而且,只由一人诵读。

   皇帝之前并未提前告知。看来,是要让这些文武大臣,当场发挥了。

   作为风向标,明眼人都能看的出:能代表朝廷文武,在圣上面前,当场作一篇新春祝词,那是何等荣耀?

   朝中擅长此体者,不在少数。但论资排辈,当属内阁首辅、次辅的严嵩、徐阶等德高望重者。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最终上台的,却并非他们二人。

   当然,同样擅长此体,且有小阁老之称的严士蕃,也没有被挑中。

   袁炜,身为礼部侍郎,文采飞扬,有目共睹,他在青词方面的造诣,几乎无人不服。

   只是,当此盛宴,由他一人独享殊荣,还是别有一番看头。

   对袁炜来说,即便脱口而出,也不是什么难事。

   殿中文武目光齐聚。

   此刻,袁炜就是殿中仅次于朱厚熜之外,那个最为瞩目之人。

   “九州万民共欢庆,文数九、武数九,九九八十一,四海归一,天佑大明社稷,万寿无疆……”。

   出口成章,袁炜果真不负众望:圣上满意,群臣满意。

   盛宴正式开始。

   只是,没过多久,朱厚熜便移驾出殿,众臣欢送后,再次回到各自桌前。

   盛宴继续。

   皇帝走后,热闹才刚刚开始,大家少了些拘束,多了些玩笑。

   对在座各位来说,山珍海味倒是其次,能聚齐多人,才是关键所在。

   仅是袁炜方才的那篇佳作,就成了很多人口中的话题。

   “袁侍郎怕是要擢升礼部尚书了”。

   “严家父子,被圣上冷落很长时间了”。

   “徐阶大人与袁侍郎本属一派,若袁侍郎更晋一步,徐大人会不会……”。

   “别嘀咕了,王爷们、阁老们,过来敬酒了”。

   ……

   对仲逸来说,这些几乎与他无关:莫说进翰林院了,就是来京城也没几个年头。

   除昔日国子监同窗及部分翰林院同僚外,熟悉的人,恐怕也只有樊文予、李序南等人了。

   当然,说起袁炜,他自不会陌生。

   不过,袁炜早已被一群同僚争相敬酒,恐怕是轮不到他这个小小的六品翰林了。

   这种场合,最忌一人独坐不语,总得要找个说话的人。

   否则,会被视为另类,总感觉怪怪的。

   “仲兄,你说说看,等我这庶吉士考核过了,是继续京城去六部中做个六品主事好呢?还是到地方做个七品知县好?”。

   说话的是翰林院庶吉士费思应,翰林院一桌,又与仲逸是国子监的同窗,二人一直走的近。

   此处说这样的话,纯粹为找个话题。

   仲逸四下望望,压低声音道:“还早着呢,先做好你的庶吉士,有你礼部郎中的老爹,还担心什么?”。

   哼……

   费思应白了一眼:‘早着呢?你如今都是六品侍读,比我们这些人提前走多少捷径?站着说话腰不疼’。

   “费兄,咱两这交情,说这些干嘛?”。

   仲逸笑道:‘若是我的话,一定会去外地,做个知县’。

   费思应也太看得起自己了,翰林院是出人才的地方,但不是人人都是人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