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最强退伍兵

第一百二十八章 寿礼

最强退伍兵 和光万物 2190 2024-05-30 14:35

  感慨了一下,张梁收敛心神,开始继续研究眼前的影木。

   张梁找了支铅笔,慢慢在上面勾勒着线条。

   不时擦掉修改。

   画完线,张梁站直身子,托着下巴继续端详。

   画完线,张梁站直身子,托着下巴继续端详。

   “研究好了?”

   “总感觉差点,我还要再研究研究!”张梁摇摇头。

   “没研究好,那就先放一放!也许睡一觉,明天就有灵感了!

   给,珠子,笔帽笔管都给你车好了!”五姐夫笑着安慰道。

   “嗯!也只能这样了!”张梁接过五姐夫加工好的粗胚。

   张梁拿着车好的粗胚还有影木,告别五姐夫,开车回到家。

   回到家,老妈正和杨芮聊家常。

   看到张梁回来,老妈起身给张梁到了杯水,“累了吧?赶紧喝点水,歇歇!”

   “不累……”

   “红纸已经裁好了,你喝完水,抓紧时间把春联写出来!”

   张梁刚喝下去的水,差点喷了出来。

   这是亲妈啊!

   支使起儿子来,一点压力都没有!

   “梁子,你去家具厂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我爸的寿礼准备好了?”

   “寿礼?什么寿礼?亲家要过大寿?”老妈在旁边问道。

   “是啊!我老丈人初六过69大寿!”

   老妈轻轻打了一下杨芮,埋怨道:“这孩子,这么大事怎么不和妈说?

   亲家过大寿,我们也要参加!

   我记得你爷爷留下东西里面,有一根百寿杖,我和你爸就拿他送给亲家当寿礼了!”

   张梁嘴角轻轻抽搐了一下,老妈也太大方了一点,真是身在宝山不识宝。

   那百寿杖上面镶嵌了一百个写法各异的篆体“寿”字。

   是真正的宗师之作,无价之宝。

   就被老妈这么轻飘飘的拿出去当寿礼送人。

   这寿礼简直太奢嗜了!

   当着杨芮的面又不能说不行。

   张梁倒不是心疼钱,爷爷留下来的作品,他一副都舍不得拿出去。

   “回头就把所有东西收回来,不能再让老妈保管了!不然说不定那天就被她送光了!”张梁心里暗暗想着。

   “妈,不用了!爷爷留下的遗物,咱们还是好好保存着吧!

   您要是想送礼物,可以让梁子多做一件出来!”杨芮笑着说道。

   她看出张梁脸上的不自然,虽然不清楚内情,不过不妨碍她猜测到张梁是因为百寿杖的事。

   “对啊!对啊!妈,你想送什么,和我说,我去操办!”张梁忙顺着杨芮的话说道。

   说完冲杨芮眨眨眼睛,示意晚上再给她解释。

   “那……我不管了!你们小两口商量着办吧!

   总之亲家过寿是大事,一定要重视!

   当时候我和你爸都要去参加!”老妈也发现张梁的脸色不对,知子莫若母,老妈忙改口道。

   “知道了,妈!

   您就放心吧!

   我爸把我这个一个漂亮贤惠的宝贝女儿嫁给了梁子,他要是敢糊弄,我也不同意!”杨芮挽着老妈的胳膊笑着说道。

   “对啊!你说你娶了这么好一个媳妇,你老丈人的事一定要上心,不然看我怎么收拾你!”老妈被杨芮自卖自夸的话逗乐了,指着张梁笑着说道。

   “知道了!你们就放心吧!我去写春联了!”张梁一口气喝完水,起身去书房写春联。

   正好他现在也没别的事,正好借着写字,沉淀一下灵感,晚上继续构思怎么雕刻福禄寿。

   张梁虽然是木匠,但是他书画功底也很深。

   也是从小磨练出来的。

   就像老郭说的,相声拼到最后拼的是文化。

   其实手艺也一样,到最后,想要突破,靠的是文化底蕴。

   他三岁就跟着爷爷练大字,五岁开始学画。

   铅笔工体画、素描、水墨画,都是从小打下的基础。

   用他爷爷的话说,一个木匠,如果没有文化底蕴,没有深厚的艺术功底,一辈子也只能是个工匠,永远成不了匠师。

   所以,别看张梁学历不高,只有一个技校毕业证,但是他在传统文化上的素养不比那些文科大学生差。

   甚至有过之。

   张梁慢慢的洗手。

   杨芮帮着研磨。

   老妈帮着把裁好的红纸铺开。

   这待遇规格也不差了。

   张梁练的是柳体,颜筋柳骨,柳体写出来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非常的漂亮。

   “喜居宝地千年旺。”张梁拿着毛笔,沾上墨,稍微酝酿了一下,挥笔写下七个大字。

   自从十岁以后,只要张梁在家过年,家里的春联都是张梁写。

   春联已经写习惯了,不用去翻书,拿起毛笔,各种春节对联就自动在脑子里冒出来。

   老妈熟练的把写好的对联拿走,杨芮换上新红纸,婆媳两个配合很默契。

   “福照家门万事兴。”

   换上纸,张梁接着又把写下横批,“喜迎新春”

   七字春联,是贴在大门上的。

   继续换纸写院内各个屋门春联和小院的门上的春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