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汉第三帝国

第51章 练兵3

汉第三帝国 步惊俗 2156 2024-05-30 14:43

  刘曜回过头,看了一眼身后的十六位年龄在十七八岁左右的青年,道:“待会儿的训练,你们就必须比他们更刻苦、更有耐力、更强!”

   “先把威信立起来,不然想让他们听你的,那不可能!”

   “明白了吗?”

   “学生谢老师教诲!”众青年低头行礼道。

   刘曜扭头,对远处的贾小六招招手,示意对方过来。

   从今早开始,洪保保等宣传队的小组长,跟着刘曜上了城头后,一直待在一旁。

   只有刘曜的训话结束,各县县尉下了城头,回归本县方阵之后,他们的工作才会开始。

   刘曜考虑到贾小六的聪慧,在刘传千重任他的护卫后,并没有让贾小六去干别的事,反而是继续留作侍从。

   刘曜给众县尉训话,贾小六不好旁听,只能走到洪保保那边等着。

   现在刘曜喊他,他便急忙凑了上来。

   “我让你带的铁棍现在何处?!”刘曜见贾小六两手空空,问道。

   “回主公,小的这就命人送上来!”

   贾小六早上还纳闷,对刘曜让他带十六根比婴儿胳膊还粗的铁棍干什么。

   那么粗的一根铁棍,至少都有十多斤重。

   贾小六又不像严颜天生神力,根本搬不动那么多根铁棍。

   所以只好想其他办法,比如忽悠严颜和其他少年大力士帮忙。

   “严颜!严颜!严颜!”

   贾小六向着楼梯,一路小跑,一路高呼。

   不多时,严颜带着两个比他略矮一点的壮实少年,各抱着几根铁棍,稳步跑到了刘曜的面前。

   “参见主人!”以严颜为首的三个少年异口同声道。

   刘曜满意的点了点头,贾小六很会用人,严颜的确天生神力。

   数年的成长,营养也跟得上,严颜发育的比刘曜预想之中还要好!

   他如今十三岁,个子比身后两个长他三岁的少年还高一点。

   他身后两个少年,怀中各抱着五根铁棍,而他怀中有六根!

   “主人,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参军杀贼啊?”

   当年刘曜从灾民之中收了四十九名孤儿当家奴,严颜和他身后的两位,就在其中!

   严颜等孤儿当少年保安已满四年,蒙学、乡学的先生给他们灌输了“忠于集团,守卫家园,保护亲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忠于集团就等于忠于刘曜!

   如果说眼下这个世界上哪些人对刘曜最死心塌地,除了刘彪、刘传喜、刘传千、程昱、陈群庆以及“刘曜的脑残粉中学生”之外,就属他们这批少年家奴了!

   “快了!等你们再长大些!力气再大些!”刘曜欣慰的笑道。

   严颜道:“主人,奴等虽然年龄不大,可是力气不见得比成年人小啊!”

   他说这话的时候,故意用眼神瞄了下身旁的十六个青年县尉。

   刘曜看出了严颜的意思,道:“如此,那让你见识下厉害!”

   他迅速伸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严颜怀中取走一根铁棍。

   “你们都看好了!”

   刘曜一边说,一边像摆弄泥巴一样,将那根铁棍『揉』成了一团!

   “你们再看!”

   他竟然对团铁疙瘩上下其手,拉拉扯扯一番,将其恢复成了原状!

   轻松!

   自然!

   毫不费力!

   贾小六第一次见到刘曜竟然有如此神力,惊得张开了大嘴,下巴都快掉了!

   严颜确是大概知道刘曜力量很强,今天一见,发现比他想象中强的多。

   “你能做到?”刘曜把铁棍放回严颜怀里,然后问道。

   严颜羞愧的低下了头,但仍不死心道:“主人天神降世,自然神力无双,其他成年人就不见得了。”

   刘曜笑了笑,对那十六个青年县尉道:“一人一根!”

   于是,众县尉自觉排队,从严颜三人怀中各取一根铁棍。

   取到铁棍后,他们又重新站成两排,准备开始表演“徒手断铁”。

   “下去之后,找到各自方阵,听本尉口令,再行动!”

   “吾等谨遵师命!”众人齐声道。

   一刻钟后。

   十六个青年县尉,各自找到了他们县的乡勇方阵。

   刘曜视力很好,见众县尉已经准备好,便让洪保保率领宣传队下城进入各方阵,开始用扩音器进行传令。

   “人无头不活,蛇无头不走。在开始训练之前,我们要选出一些小队长,作为县尉的助手!”

   “为了公平起见,各方阵小队长的选拔,以能‘徒手断铁’为标准!”

   “从左向右,从前向后,依次尝试!”

   每人尝试徒手断铁大约需要两三秒钟,十六个方阵同时开始。

   过了一个半时辰之后,各方阵的尝试全部结束。

   宣传队汇报的最终结果是无人成功,这也在刘曜的意料之中!

   除了少数天生就力气大的人,能掰弯铁棍之外,其他的普通人根本就无法掰弯铁棍,更谈不上徒手断铁!

   “既然能当县尉,必要有一身力气,现在请诸位县尉尝试徒手断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