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贪狼星

第443章 第三、七、十六、二十二计

大明贪狼星 三悔人生 2104 2024-05-30 14:44

  第444章 第三 七 十六 二十二计

   “这就是金帐汗国新立的大汗?”

   两军汇合之后,祝三凤看着带着几分得意的陈懋,开口问道。

   “所以说,你没有按照预定时间进攻,实际上就是为了抓他去了?”

   “回祝将军,正是。”陈懋点了点头,然后顺着祝三凤的目光也看向了博剌汗。

   “祝将军觉得……此人该如何处置?”

   祝三凤闻言挑了挑眉,转头看了一眼陈懋。

   “嗤……”

   发出了一声忍俊不禁的笑声,祝三凤转身离开,陈懋愣了一下,但还是快步跟上。

   “我知道你的想法,无非就是想把这人给送到世子殿下面前去。”

   知道陈懋已经跟上来的祝三凤一边走一边说着。

   “我理解,你初来乍到,的确是需要战功才能够稳定住,这次这个博剌汗落到伱手里,虽然是带点儿运气成分,因为是他在逃跑的时候选择了你所驻扎的方向,但实际上你应该也知道,有马哈麻在前,这份功劳其实没那么大。”

   “两个都是被俘虏的可汗,相较之下沐家俘虏的马哈麻要更有分量一些,毕竟是执掌金帐汗国多年的可汗,不是博剌汗这个登基不过才一个来月的可汗能比的。”

   “不过,虽然我也懂,也支持你将这人送到君堡去,但这也仅限于是你或者是郑亨了,如果是我的话,估计会把这人就地处决了,省的浪费时间浪费精力。”

   说完,也不管愣在原地的陈懋,祝三凤径自离去。

   乍一听,祝三凤这话多多少少有点儿打压陈懋的意思,人家陈懋俘虏的毕竟是金帐汗国目前在任的可汗,她这么说很难让人不误解。

   但实际上,在听了祝三凤的话后,陈懋虽然有几分不满和不甘,但却也认同祝三凤的说法。

   国不可一日无君。

   这博剌汗,完全就是金帐汗国在国无君主的时候临时推出来的,为的是稳住民心,尽可能的恢复百姓的信心,从而使得他们在面对明军的进攻时多出几分胜算。

   但对于明军来说,俘虏了博剌汗,除了给金帐汗国又一个重重的耳刮子之外,没有什么其他的效果了,这博剌汗也不像之前被俘虏的马哈麻那样有很多的用处。

   想到这里,陈懋不由得有些失落。

   “来人……”

   失落之下的陈懋缓缓地招了招手,将一名护卫唤了过来。

   “把那个博剌汗带去处理掉吧,把人头送呈给世子殿下就好,不用带着活口了。”

   “是!”

   陈懋的贴身护卫,同时也是朱瞻壑世子护卫,在听到陈懋的话后诧异地抬头看了陈懋一眼,然后领命而去。

   不得不说,能做出这个决定,陈懋也算是有点儿决断力了,最起码不是个迂腐不化,也不是什么追名逐利的人。

   看着护卫离去,陈懋深深地叹了口气,抬头看向了天空。

   萨莱一战,看似他是最大的功臣,但却因为博剌汗的价值会被大打折扣,所以他实际上也没有太大的功劳。

   一切的一切,还得看和简笑军会合之后,也就是对立陶宛大公国发起的战争了。

   如果他和郑亨不能在此战中得到足以站稳脚跟的功劳,那他们以后能不能在吴王一脉控制之下的大明站住脚就是个问题了。

   最不济,也得表明自己的决心才行……

   ……

   罗马。

   在确定乌斯藏都司的援军已经抵达威尼斯之后,朱瞻壑再次离开了君堡,来到了罗马。

   事实证明,他的眼光还是不错的。

   自己离开罗马的这段时间,仅仅只是用五万人卡住了东侧阿尔卑斯山脉和韦莱比特山的隘口,就做到了守住罗马。

   随着威尼斯公国的灭亡,地中海区域的海上力量就只剩下了阿拉贡王国、卡斯蒂利亚王国和葡萄芽王国,而这三个中的前两个是明军暂时的盟友,最后一个被卡在直布罗陀海峡之外,进不来地中海。

   在这样的情况下,几乎被阿尔卑斯山脉全部包裹、仅剩和韦莱比特山之间的这一个隘口就成了神圣罗马帝国拿回罗马的唯一途径。

   不过,在抵达罗马之后,朱瞻壑立刻就下达了一个命令,那就是让新来的乌斯藏都司将士暂时不要越过韦莱比特山,暂时停留在了威尼斯。

   这场针对神圣罗马帝国,同时也是给钱勇找回场子的战争,在东部的东欧战场,明军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但在中欧战场却还没有半点战果。

   朱瞻壑多少有点儿不甘心。

   当然了,这主要是因为他也不着急。

   现在的他所用的实际上就是三十六计中的欲擒故纵,他想通过调兵这种方式,让神圣罗马帝国觉得罗马已经不在明军的掌控之内了,从而让神圣罗马帝国进入这个口袋。

   这,是三十六计中的第十六计。

   朱瞻壑很清楚罗马对于欧洲是有多重要,在天主教统治之下的欧洲是不可能放弃罗马的,如果眼看着明明有机会却不动作,西吉斯蒙德就算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也会被骂的抬不起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