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娱乐:求求了,国家队别欺负人了

第十二章 刷存在感虔诚且认真!

  江逸听见叶团长的话后。

   他先是沉默了一瞬间,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常年梳着油光水滑的大背头,戴着黑框眼镜,面色阴癖的男人。

   嘴角不由自主的抽搐了下。

   “这么巧?”

   怎么感觉这人最近老在他面前刷存在感?

   平心而论薛梁那人的功底的确不差,能进国家队,家里长辈又是干这行的,相比普通人来说自然是有两分天赋在身上的。

   但是在群英荟萃的总政,难免黯淡。

   他能收到邀请函,江逸是真有几分好奇。

   叶团长抬起眼一看,江逸大大的眼睛里闪烁着疑惑,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也不瞒着他,直说道。

   “他家里有上面的关系,不过你别考虑这么多,只是一个试唱而已。”

   “央台的导演可不会看这些东西,最后谁上还是得看实力。”

   一边说,一边把压在一堆文件下的曲谱抽出来递给他。

   “在历史剧上,央台的导演偏爱美声,你不是这个专业的,这两天回去好好准备试唱。”

   “天青海阔?”江逸接过曲谱翻看起来。

   《明朝风华》作为一部央台出品的文化纪录短片,所编制的宣传曲也是大气恢宏,调子却又总在不经意间透露出亡国的沧桑。

   江逸看着调子,不由自主的就在心里琢磨起每一句的唱法,他看的入迷,没有看见叶团长赞许的目光。

   “行了,赶紧去练习吧。”

   叶团长挥手赶人,江逸点头之后迫不及待的朝着总政的练习室走。

   自由练习室里的设备齐全,进去之后江逸就开始练习起来,从拿到曲谱的那刻,他就已经在思考该用怎样的唱法去诠释这首天青海阔了。

   一般这种历史感浓厚的曲子,为了达到那种大气恢宏的即听感,演唱者都会不约而同的选择美声来唱。

   这似乎成了一种默契,或者不成文的规定。

   换句话,一首曲子如果想让人听的热血沸腾,头皮发麻,似乎只有美声可以。

   所以江逸第一次唱的时候没有多考虑也是用的美声。

   “路蒙蒙~”

   “寂寞大地有人行~”

   歌声从嗓子里喧泄而出的那一瞬间,刚走到门边准备进来嘲讽一下江逸的薛梁,一瞬间瞪大眼睛!

   满脸都是被雷劈了的表情!

   这人什么时候进步到这种境界了??

   不可能啊!!

   练习室的隔音效果很好,如果不是之前练习的人把窗户开了一丝缝透气的话,声音根本就不会传出来。

   但是就是这么一嗓子!

   薛梁好似看见苍茫大地之上,日落而息背着沉重担子的古代人民。

   又恍惚看到了边关塞外的大漠孤烟。

   这种只听歌声,画面感就飞涌而来,不需细细体会,只单听声音,演唱者想要表达的那种感情,以及给观众带来的沉重渲染力就扑面而来!

   这样的实力!!

   也只有他小时候跟自己爷爷去听国家特级演唱家才能有这种功底!

   所以江逸这小子什么时候进步的这么神速了?!

   薛良心底狂跳不已,他自己主修的就是美声专业,十几年了他自认达不到这种高度!

   但是江逸!

   他明明记得他学的是民族唱法!

   为什么美声会如此出众??

   从上学的时候起薛梁就一直看不上江逸。

   再努力有什么用?天资平平,家里又没势力,注定只是个庸才。

   虽然国家队人才济济,但是他也从来不慌。

   就是因为有江逸这个天赋不佳,样样都不如他的垫背,他一直都觉得无所谓。

   而现在他就站在门边,听见这一声声,从窗里流出的歌声。

   原先来嘲讽的心情荡然无存,他危机感陡然加强,想起自己曾经天天嘲讽打压江逸,脸色青了又白。

   忽然觉得自己才是那个跳梁小丑,牙齿咬的死紧,歌声美妙,却听的薛梁如坐针毡。

   紧迫感的促使下,他去了隔壁练习室,他还在心里抱有希望。

   说不定只是因为这次是央台的前辈编的曲,所以格外震撼心灵而已?

   说不定只是歌还,曲子好,换任何人唱都可以唱得很好??

   他心里焦灼,步子迈的又急又快。

   …………

   练习室里的江逸不知道外面薛梁闹的这一出,以及他的心理活动。

   他在里面用美声唱完了一遍天青海阔,换任何一位总政的老师来都会拍手叫好,但是他却皱起了眉。

   挑不出错,但是总觉得差了点什么,但具体差了些什么,一时间又说不上来。

   之后他又继续用民族唱法唱了一遍。

   最后只能感慨,总政的前辈果然不是傻的,用民族唱法确实不如美声大气恢弘。

   江逸又隐约感觉,美声大而空。

   不如民族唱法能更好的描绘歌曲压抑却坚强的精神与内涵。

   或者换一句话说美声只是在歌颂,叙述一件事情。

   而达不到歌曲所想要传送的坚持与意志。

   而演唱者最重要的就是通过,发出的声音传递给观众,其想要的情绪感染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