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都市娱乐 文娱:一首少年说,我被官方盛赞

第49章 妖孽一样的李波

  “你从哪找来的妖孽?”

   见到蒋涛,李穆的第一句话,便问得蒋涛呆愣住。

   “为何这么说?”蒋涛笑盈盈地反问道。

   李穆看着被剧组人员围着的李波,说道:“此子刚才的表现,比我还强,这是新人?”

   蒋涛秒懂,笑了笑,“他的确是新人,这是他的第一部戏,至于为什么会有这么好的演技,我不知道。”

   只是因为是自己认下的弟弟,见他又有演戏的愿望,这才想着帮一把。

   现在看来,是自己小视了这个弟弟。

   见蒋涛神色复杂,李穆还以为是她不愿说,没再追问。

   别人愿意说就说,你又不是谁的谁,好奇一下已是极限。

   另一边,一直在人群外围的王起灵,一脸土色。

   眼中满是不可置信。

   “不可能,他不是新人吗,怎么会有这么强的演技。”

   “我是谁,莫不在做梦?”

   “他怎么做到的,难道我的机会,真的没挽回的余地了吗?”

   “不行,是我的,一切都是我的,他李波何德可能,能够胜任角色,我不甘啊。”

   不甘又如何,王起灵也知道这点,浑身无力起来。

   最后演变成沮丧,低下了头。

   对王起灵心情的变化,李波没有在意,就算知道,也不会放在心底。

   在剧组里,李波成了最逍遥的人,每天拍完就帮着剧组打下手。

   不但与演员混熟,甚至工作人员,也一样熟悉了。

   每天拍摄之余,李波没事干,便帮着一起布置场地,清理现场。

   只要有人需要帮忙,李波能第一个出现在现场帮忙。

   这一切,被剧组所有人看在眼里,说起李波,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殊不知,不是李波接地气,是他本性如此。

   没事找事做,是华夏人的优良传统。

   简称,闲不住。

   近一个月的剧组生活,让李波逐渐习惯了,不论是拍摄,还是人际关系,都驾轻就熟起来。

   一个剧组,就是一个小社会,这里面的道道多了。

   也不是所有人都接受李波的善意,有一个人就不接,这人就是王起灵。

   他对当初输给李波的事,依旧耿耿于怀。

   主打一个你不鸟我,我不鸟你的李波,自然而然选择了无视。

   一场对戏过后,王起灵走到李波身边,附耳近身小声道:“我不会输给你的,别让我找着机会。”

   看着说完便转身就走的王起灵,李波嘴弯了弯,笑了。

   “你和王起灵是怎么回事?”

   身边传来一道如黄莺般的声音,李波脸上绽开了笑容。

   “当初试戏,我和他竞争一个角色。”

   “姐,别说他了,走,我们去打边炉去。”

   拉着蒋涛的手臂就走。

   在剧组,因为是影视城,周围最多的是夜宵摊,最近吃遍的李波,迷上了火锅,汉城叫打边炉。

   每天下班后,总会拉着人一起打边炉,美其名曰改善伙食。

   几碟小菜加肉食,加上底料,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再配上小麦饮料,那个美滋滋。

   吃得多了,蒋涛也爱上了打边炉。

   “那我要吃肥牛卷。”

   “行,吃,我马上就去买,管够。”

   两人身影,渐渐远去。

   “刚才李波说打边炉?对不对?”李穆问一旁的王昆。

   王昆点点头,吸了口将要下来的口水,“应该是吧,好像李波是这么说的。”

   “那还等什么,跟上去。”

   “走,我好几天没吃了,怪想的,凑一波。”

   两人吊在李波两人身后,离开了影视城。

   没回租住的民居,李波拉着蒋涛两人一起,去了镇上唯一的菜市场。

   菜市场很小,不过二十个摊位,可麻雀虽小,却是五脏俱全,种类还算齐全。

   见到李波来,不少人笑着打招呼。

   “小波,买菜来了,正好刚来的新鲜牛肉,你要不要来点?”

   李波瞅一眼肥胖的摊主,“新鲜不?”

   摊主也不气,笑着保证:“不新鲜,你把我摊子掀了就成。”

   “OK,那给我来三斤。再帮我切下,我付你加工费。”李波打着手势,指了指摊位上一块牛精肉,“我要这块。”

   摊主大笑着提刀,一边切一边笑,“没问题,瞧好吧,保证给你切得薄薄的,好打边炉。”

   付过钱,李波没等在原地,又去其它几个摊子,买了油豆腐,还有腐竹等菜。

   忙碌的李波身后,跟着蒋涛,双眼好奇的打量着周围。

   这种带乡土气息的市场,她真第一次来,对所有都满是好奇。

   “这里卫生吗?”虽已进入冬月,但仍少不了三两只苍蝇,看得蒋涛直皱眉。

   不得不对在心中,对这里的卫生给判了嘎刑。

   想着这些是要吃的,不由打起了退堂鼓。

   “放心吧,这都是镇子里的人买,要是吃出问题,早有人把他们摊子给掀了。”

   “这种市场,主打一个好口碑,要是坏了,任你再如何努力,都找不回来了。”

   地小人少,低头不见抬头见,反而放心。

   这些乡里的潜规则,不宣之于口,却被所有人遵守着,不敢越雷池一步。

   蒋涛听得半信半疑。

   李波岂会不知。

   “放心吧,不会有问题的。甚至可以说,相比城里超市卖的,这里更加好吃,还新鲜。”

   “为什么?超市里面的东西,不应该更好,更有保障吗?”蒋涛歪着头,不能理解李波所说的话。

   “这你就不懂了吧,我来好好给你科普科普。”

   “超市里卖的,都冻肉,就算有新鲜的,很少很少。”

   “这里不同,只要当天没卖出去,剩下可能就不会卖了,因为口感变了。”

   “也有冻肉,但会跟客人说明,买回去也不会再找后账。”

   李波所说的,最明显的茄子。

   乡下的人,卖的茄子,虽也有大棚菜,但更多还是乡下自种菜。

   就口感而言,这两种虽同样叫茄子,却是完全不同的味道。

   李波是深有体会。

   前世为了验证,特意去乡下人家菜地里买,试吃过的。

   城里的一吃就糜烂,乡下菜园摘的,更成型,口感不烂,味道要更正。

   同理,肉食也一样。

   冻肉和口感,和新鲜肉口感,完全不同。

  喜欢文娱:一首少年说,我被官方盛赞请大家收藏:(www.xs4.cc)文娱:一首少年说,我被官方盛赞全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