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风流乞丐俏天子

第660章 卫政猜忌朝臣,肆意杀人,惹众怒引发政变

风流乞丐俏天子 唐伯虎后裔 2136 2025-08-29 21:06

  韩国,国都汾阳。

   大殿之内,卫祺发泄一通之后,逐渐冷静下来。

   缓缓扫视众人一圈,随后一脸阴沉地说道:

   “各位爱卿,强敌来犯,大家务必齐心协力,共抗强敌!”

   “你们也知道,一旦城破,不仅寡人身死道消,你们也很难有活路!”

   “谁要是在关键时刻掉链子、耍弄阴谋诡计、两面三刀,别怪寡人心狠手辣!”

   “只要击退强敌,寡人到时候重重有赏!”

   生死存亡之际,卫祺忍不住对眼前的一众大臣敲敲打打,威逼利诱。

   可以说,自己最信任的大将军韩凯,关键时刻背刺韩国,给卫祺留下了很深的阴影,导致这个家伙对身边人谁也不敢轻易相信!

   “谨遵王命,臣等一定共抗强敌!”

   左丞相肖凤超、右丞相张毅等人听后,不管内心如何作想,此时都是躬身一拜,赶忙表忠心。

   至于散朝之后具体怎么选择,只能是天知道了!

   尤其是古风发布的高额悬赏令,经过连日来的私下传播之后,暗流涌动。

   都说人心隔肚皮,哪怕是平日最要好的朋友,此时谁也不知道对方在想什么。

   秦国,国都沂蒙。

   黑夜之中,大将军府邸外围戒备森严,三步一岗,五步一哨。而内堂里面,却是灯火辉煌,人流涌动。

   “启禀大将军,人都到齐了!”

   一名管家模样的中年男子仔细查阅手中的登记簿之后,缓缓来到首座的主人身边,小声说道。

   首座之人听后,微微点头,突然双眼精光四射,缓缓扫视众人一圈,极具威压。

   此人,正是秦国大将军乐易,统帅三军,手握大权。

   而眼前之人,全都是秦国身居高位的秦国王公大臣。

   有侍卫统领姜凯、右丞相令狐朔、兵部尚书荣达等人。

   这些人之所以秘密聚集大将军府邸,主要目的乃是汇聚一起,商讨应对国君卫政之策。

   因为,自从卫政从泗水郡战败而归之后,喜怒无常,为了发泄心中的怒火,动不动肆意杀人。

   而这些被杀之人,要么是乐易、姜凯等人的亲属,要么则是荣达等人的心腹手下。

   一开始,面对卫政的喜怒无常、肆意杀戮,乐易、姜凯、令狐朔、荣达等一众秦国王公贵族还能虚与委蛇,慢慢周旋。

   可得知古风发出的悬赏令之后,卫政瞬间像变了一个人,看谁都像叛徒!

   依照古风的悬赏令,四国之中,不管是谁,不管出身如何,只要刺杀或者擒获卫政这个一国之君,可是直接封王赐爵啊!

   面对这样的悬赏,有多少人能经受住如此诱惑?

   因而,有了韩凯这个前车之鉴,卫政将怀疑的目标重点放在了手握大权的乐易、姜凯、令狐朔、荣达四人身上,严加防备。

   乐易、姜凯、令狐朔、荣达四人也不是傻子,自然感受到了国君卫政的戒备和敌意,纷纷开始寻找退路。

   盛世之中,被国君盯上,都是死路一条,更何况乱世之中呢?

   四人内心都很清楚,国君一旦对他们有了猜忌,那么下手的时候,只需要一个微不足道的理由即可!

   所以,必须先下手为强!

   “大将军,我等心意已定,您速速决断吧!”

   内堂里,侍卫统领姜凯首先表明自己的心迹。

   “是啊,大将军!”

   “我等已经没有后路了,要是再不出手,也许我们的结局比我的外甥还要悲惨啊!”

   说到这里,右丞相令狐朔一脸怒容。

   身为右丞相,令狐朔的外甥作为国君卫政的贴身侍卫,居然无缘无故被暴怒的卫政一剑斩杀,这让令狐朔和整个家族如何能忍受?

   今日卫政能不顾情面,斩杀自己的亲外甥,那明日呢?

   会不会直接对自己这个右丞相下手?

   令狐朔可不想束手就擒。

   如今的天下局势,身为一国丞相,令狐朔岂能看不明白?

   “大将军,古风一统中原,已经势不可挡了!”

   “如今既然卫政不仁,也就休怪我们不义了!”

   “擒获卫政这个暴君,我们直接投奔古风,岂不快哉?”

   “到时候,您这个领头人封王赐爵,相信我们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令狐朔这一番话,瞬间引起众人的共鸣,纷纷附和道:“是啊,大将军,请您速速决断吧!”

   “韩国韩凯都能受到镇南王的重用,更何况咱们直接擒获一国之君投诚呢?”

   兵部尚书荣达这一番鼓动,瞬间坚定了乐易摇摆不定的心思。

   “好!”

   “既然大家心意已定,那咱们就干他娘的了!”

   “擒获卫政这个暴君之后,我们立刻通报镇南王,让他派人前来主持大局!”

   乐易话音刚落,众人瞬间欢声鼓舞。

   脱离了卫政的苦海,有卫政这个投名状,大伙儿能顺利投靠古风麾下,他们哪能不开心?

   “姜凯,你乃是侍卫统领,拿下卫政,你为先锋吧!”

   姜凯听后,微笑着点头回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