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明末暴君:从收服锦衣卫开始

第2章 国朝困境

  马德。

   内阁首辅,国之肱骨。

   不为民请命,不为君分忧,自甘堕落做走魏忠贤走狗。

   身居高位,连平息谣言都黔驴技穷。

   尸位素餐,碌碌无为,杀之不冤。

   若非急于把魏忠贤训练的内操军调出皇宫,他必须把黄立极驱逐出内阁。

   朱由校面色愠怒,斥责说:“你堂堂内阁首辅,食君之禄,却不能为君分忧,这点小事都做不好,难道让朕手把手教你?”

   黄立极颜面扫地,悻悻退回。

   朱由校当机立断安排:“英国公,坐镇京营,京营加强巡逻,魏忠贤,内操军悉数出宫协防,涂文辅,领四卫军强化皇宫禁军,五城兵马司动起来,抓捕谣言散播者。”

   “遵命。”

   张维贤,魏忠贤,涂文辅不曾有疑,躬身领命退去。

   旋即,朱由校视线回归到黄立极身上,怒语呵斥:“黄立极,内阁安抚好百官,出岔子,你告老还乡。”

   “遵命。”

   黄立极领命,率领内阁官吏战战兢兢退去。

   顿时,殿内仅剩田尔耕。

   朱由校灼灼目光扫过田尔耕问道:“跟朕几年了?”

   闻言,田尔耕暗自紧张,皇爷这么问,难道欲更换他,另选贤能执掌锦衣卫。

   “禀皇爷,天启四年算起已有三年。”

   “你很不错。”

   朱由校违心夸赞。

   天启四年,田尔耕代骆思恭掌锦衣卫事,与前任洛思恭相比,田尔耕尸位素餐,碌碌无为。

   后来干脆沦为魏忠贤爪牙,五彪之一。

   专注杀戮。

   时下朝堂魏忠贤势大,必须分化瓦解阉党。

   收拾造次的阉党,不听话的清流,也必须开门放酷吏。

   田尔耕为首的五彪非常合适做自己的马前卒。

   朱由校神秘兮兮说:“有件事儿让你去办,外人去朕不放心。”

   啊!

   田尔耕窃喜,内心浮想联翩。

   什么叫外人办朕不放心?

   这外人包括魏忠贤,王体乾,涂文辅,王朝铺,李永贞,石元雅等宦官吗?

   陛下是无意的,还是故意的。

   须知,锦衣卫与皇帝之间存在天然隔阂。

   这个隔阂正是太监。

   司礼监,御马监的太监和陛下朝夕相处,是陛下最信任,最亲近的人。

   锦衣卫指挥使是武官,觐见陛下存在各种规矩制度,久而久之,自然而然被疏远。

   司礼监掌管东厂,御马监掌管西厂,逐渐压制锦衣卫。

   他不理解。

   皇爷为何不安排更为亲近的魏忠贤,王体乾,涂文铺秘查,反而安排他领锦衣卫秘查,难道说?

   嘿嘿嘿...

   锦衣卫的春天来了。

   “为皇爷分忧,乃卑职分内之事,卑职愿为皇爷赴汤蹈火。”

   朱由校走到田尔耕身边,低声叮咛说:“抽调精干锦衣卫,秘密详查百官家资,上至王公,下至小吏,不可错漏,锦衣卫已经存档的,提前备好,明日给朕答复。”

   秘查官吏家资?

   田尔耕五内震惊,皇爷要干啥?

   不可置信的询问:“皇爷,尚公连同内阁官吏是否详查?”

   尚公?

   即魏忠贤。

   他身为魏忠贤阉党死忠五彪之一。

   皇爷秘查魏忠贤,保不齐打草搂兔子,连他都陷进去。

   朱由校龙颜微笑,淡定说:“忠贤乃家奴,单纯彻查百官。”

   “卑职遵命。”

   田尔耕放宽心,躬身行礼离去。

   空荡荡的乾清宫内,朱由校终于长呼口气,浑身衣衫早已湿透。

   重生前,他是名平平无奇大学生,何尝遭遇过逼宫之事。

   适才没有张维贤在场,恐难顺利化解危机。

   紧绷的思绪渐渐放松,朱由校反复回忆历史,了解目前处境。

   十七年。

   距离大明亡国仅剩十七年。

   他朱由校,何德何能面对地狱级难度的开局。

   梁静茹给的勇气吗?

   既要抵抗辽东建奴,又要平息西南奢安之乱,还要处理陕西连年灾情和起义。

   朝堂,奸臣当道,一团乱麻。

   难啊。

   朱由校抓耳挠腮,要不让崇祯登基,自己提桶跑路。

   反正崇祯自挂东南枝,再度背锅又何妨。

   不行。

   朱由校迅速否定愚蠢的决定,建奴大军南下,屠城数十次,狗见了都要挨两巴掌,跑路又能去何处?

   既不跑路,该做点什么。

   躺平摆烂,多选妃嫔,红尘滚滚?

   那么,崇祯亡国的帽子铁定扣在自己头上,他丢不起这人。

   不做昏君做明君,则需同文官争权夺利。

   也挺难搞。

   正德不想做明君吗?

   折腾来折腾去,落水身亡。

   嘉靖不想做明君吗?

   禁止私铸劣币,商人罢市,差点让宫女勒死。

   万历不想做明君吗?

   征收矿税,文官反手鼓动矿工起义。

   隆庆开海,在大明海禁的铁幕上撕开道小缝隙,代价呢,仅在福建设月港,默许各地官绅商贾走私,攫取暴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