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带着女神闯汉末

第316章 破釜沉舟的曹操

带着女神闯汉末 悦宝凶猛 2121 2024-05-27 12:17

  和原时空不同,失去了汉帝这个外挂,没吃到袁绍和袁术这两个大经验宝宝,天命男主曹操虽然奋力挣扎,结果还是被李骏死死地压制着。

   现在发祥地兖州丢了,颍川眼看不保,曹操可以说已经遇见到了自己的败亡。

   特别是越来越强大的李骏让曹操都有点后悔自己没早点去南方了。

   因此每次李骏扩张,他曹操都是首当其冲地被薅羊毛。

   对于现状,曹操很无奈,很无力,他看着荀攸和荀彧等一众谋士,长叹了一口气

   “诸位可有妙计破局?”

   众人面面相觑,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只有荀攸犹豫一番说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计划

   “主公,兖州和颍川已经事不可为,臣想干脆放弃收复兖州和颍川的打算,全力拿下九江、庐江和广陵三郡。”

   曹操眼前一亮,看向荀攸

   “公达的意思是我们南下扩张?”

   “对,拿下江东和荆州,这样我们的实力就可以恢复,等到兵强马壮完全可以和李骏一战。”

   对于荀攸的计划,众人感到十分惊讶,刘晔就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主公,南下之策似乎太过冒险了。”

   “现在唐军势大,和他们硬碰硬是为不智之举,只有先壮大实力才有可能与之抗衡。”

   一群谋士叽叽喳喳,有赞同的也有反对的,最后所有人都看向了曹操。

   曹操此时心中已经有了打算

   “如今形势对我们已经非常不利,若是再循规蹈矩恐怕就只有覆灭一条路了;

   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传令,命曹仁放弃颍川,留曹仁领两万兵马驻守汝南,曹洪领兵两万驻守陈郡,其余兵马即刻南下;

   以夏侯惇为主将,阎行、赵凡为副将进攻庐江和九江。”

   曹操既然已经下定决心,其他人也就不再多嘴了,纷纷起身行礼

   “诺。”

   建兴二年,公元215年十一月,陈军放弃颍川全面退守。

   唐军顺势占领了颍川郡,至于兖州,留下一个任城虽然膈应倒也无伤大雅。

   李骏随即下令,由石广元出任兖州刺史,张辽调任兖州都督,徐荣调任冀州都督,公孙续为副。

   崔州平任南阳太守兼任颍川太守,南阳和颍川两郡暂由天策军驻守,另外招募一万五千新兵。

   而陈军则顶着寒风一路南下,到达沛郡开始休整,准备来年再对淮北发动攻击。

   这个冬天,曹昂和曹丕四处招兵买马,再次为曹操准备了两万兵马。

   加上用被俘将士的家眷从李骏处换来的装备,曹操整整在沛郡准备了五万兵马,其目的不言而喻。

   孙权心中也很是焦急,如今南郡战事虽然因为冬季而停滞了下来,但是仍然十分凶险。

   汉、吴双方超过十万人在江陵形成对峙,这也就导致孙权根本抽不出兵马来增援淮北。

   现在孙权只能寄希望于陆逊能够凭借五万兵马挡住曹操八万大军的进攻。

   洛阳北宫,现在叫唐王宫之中,李骏正和一众重臣开着年终总结会。

   对于唐国来说,建兴二年是大丰收的一年,不过投入也很大。

   因此这次会议全程于谦和房玄龄、杜如晦都愁眉不展,他反复在强调存粮问题,还有就是钢铁产量问题。

   这几年凉州还在拼命发展,每年都要砸下去近两百万石粮食,加上漠南都督府的消耗,还有连续征战,存粮消耗极快。

   主管户部的房玄龄第一时间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主公,各州府库存粮加起来已经不足一千三百万石,这个存粮量很危险,若是有什么天灾人祸,恐怕……”

   这边话音刚落,那边杜如晦也开口了

   “主公,这几年连年征战,兵甲损耗很大,钢铁产量已经有些跟不上了,您看工研院那边是不是……”

   李骏马上摇头反对

   “工研院那边绝对不能停,兴霸那边还等着蒸汽帆船出海呢;

   只要他们能够顺利出海带回新粮种,我们就不会再缺粮食了。”

   “主公,新粮食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这一点李骏其实心里也没底,虽然后世土豆、玉米、红薯产量极高,但那是建立在科学耕种,多代育种的结果。

   至于现在,李骏记得以前看过一个纪录片,原始的土豆应该每一个都比鸡蛋还要小一点,产量恐怕不会特别高。

   不过为了给大家信心,李骏还是面带微笑地看向众人

   “我说得新粮种都是亩产十石以上的优质粮种,而且不挑地,耐旱,有些甚至沙地都可以种植。”

   众人都不由的激动了起来,虽然没见过,但是这么多年大家对李骏的说法还是很信服的。

   既然有目标,有奔头,大家也不再说什么了,而是开始继续讨论下去。

   最终,在大家的一致同意下,李骏同意了建兴三年不主动开战的决定。

   连续打了两年,也确实需要好好休养生息,兖州、南阳、颍川的世家也需要收拾一下。

   那些不听话的,该抓的抓,该杀的杀,该驱逐的驱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