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带着女神闯汉末

第287章 背刺高手碧眼儿

带着女神闯汉末 悦宝凶猛 2155 2024-05-27 12:17

  这个年刘备过得很不好,是非常不好,愁得他头发都白了。

   不过很快雪中送炭的人来了,司马懿在过年前入宫拜见刘备的时候出了一个妙计

   “陛下,朝廷和孙权还有盟约,我们可以请孙权出兵攻打曹操以牵制其兵力啊。”

   刘备眼前一亮,兴奋道

   “哎呀,还是仲达才思敏捷啊,朕差点忘了……”

   不过刘备很快便犹豫了

   “只怕孙权不会赴约啊。”

   “陛下可以承诺孙权,收复南阳后派兵进攻豫州,协助其收复淮北之地。”

   刘备心情大好,站起来抚掌大笑

   “好,好主意,仲达就劳烦你手书一份谕旨,朕派人送去给孙权。”

   “诺。”

   自从卫觊重病之后,刘备身边没了出谋划策之人,最近他正在犹豫要不要把益州的法正调回来。

   现在他感觉不需要了,有司马懿这个智囊在,还是把法正留在益州平定南蛮吧。

   益州之地虽然富庶,但其实大部分土地还是掌握在南蛮和豪族手上。

   自从占领益州之后,各地豪族勾结南蛮,可以说叛乱不断。

   不断的平叛虽然烦人,但是在法正和魏延等人的配合下,倒也没让刘备操心过。

   甚至说,这不断的平叛为刘备锻炼出了数万百战精锐。

   再搭配上铁甲和五十炼的兵器,足以和燕军掰掰手腕了。

   这些年刘备也花费了不少钱粮去研究炼铁技术,现在五十炼的兵器已经开始普及,铁甲也有了不少。

   加上正统的名头,这便是刘备的底气。

   章武三年,公元212年,上元佳节刚过,几匹快马便进入了吴县,直奔吴公府。

   “臣孙权接圣旨”

   接过圣旨,打发走了传旨的虎贲军,孙权便叫来了吕蒙和鲁肃商议。

   给二人看完圣旨,孙权幽幽开口道

   “子明、子敬,你们觉得我们应该出兵吗?孤担心……”

   二人自然明白孙权担心什么,鲁肃率先开口说道

   “吴公,臣以为应当出兵,曹操八万大军进攻南阳,必定没有余力救援九江和庐江,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吕蒙则是提出反对

   “曹操狡诈,怎么会对我们没有防备,淮北两郡城高沟深,只要有一两员大将和三万兵马防守我们便只能望城兴叹。”

   “可是若不趁此次机会收复失地,恐怕我们便再无机会了”

   鲁肃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

   “若是让曹操再行壮大,恐怕我们就该考虑如何防御了。”

   两人各有各的观点,出发点自然也是为吴国好的,这让孙权一时难以决断。

   看二人把该说的都说了,孙权一只手扶着额头,挥了挥手道

   “好了,孤明白你们的意思了,都退下吧,让孤一个人想一想。”

   “诺,臣告退。”

   二人刚走,吕蒙就调头回来了,这让孙权有些惊讶

   “子明去而复返,这是有什么机密之事要和孤说吗?”

   “吴公,臣有一妙计可以壮大我国实力,只是……”

   孙权一直心心念念的就是壮大实力,一听吕蒙有计策他直接坐正了身子

   “有妙计你还藏着掖着,快快说来。”

   孙权催促着吕蒙,不过心中还是有些疑惑为什么吕蒙刚刚不说。

   直到吕蒙的计策一出口,孙权便知道为什么了。

   鲁肃为人正直,这计策若是让他听到了,一定会极力反对的。

   但是这个计策孙权很喜欢,他现在能随意调动的资源不多,吕蒙的妙计可以说十分合适。

   只思考了一会,孙权便定下决心了

   “子明,我给你一封密令,你去找长沙、桂阳的子烈和文向,还有柴桑的德谋、义公、公覆三人调兵。”

   虽然不喜欢孙坚和孙策留下来的老臣,但是孙权心里明白,关键时刻也只有这些老臣会无条件支持自己。

   像朱然、顾雍、张温这些人,遇到事情最先考虑的便是家族利益,吴国的利益反而会被排在后面。

   见自己的计策被采纳,孙权还给了自己这么大的权力,吕蒙也是感动不已,跪地行礼道

   “多谢吴公信任,臣此次一定为主公开疆拓土。”

   “好,好,去吧。”

   吕蒙走后,孙权心情大好,回到后院之中大吃了一顿,搂着两名美人喝得醉醺醺地。

   不由地想起来送给李骏的步练师,那可是难得的人间绝色啊。

   偶尔想起来就觉得不甘心,孙权也在心里暗下决心

   “等孤一统天下登基那天,要把李骏那些妻妾全都纳入后宫,还要让那李骏给孤当小黄门侍候孤临幸他的女人,哈哈哈!”

   数千里外的蓟县,燕公府内,正忙碌地满头大汗的李骏连打几个喷嚏,身下的步练师连忙拉过一点被子

   “夫君这是着凉了?”

   “屋子里有暖炉,我们做着运动呢,怎么可能有着凉,一定是有哪个兔崽子在背后骂我,好了别想太多了,我们继续。”

   虽然外面寒冷无比,屋内却温暖如春,春意盎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