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逐龙少年志

第320章 汉军大败

逐龙少年志 关中闲汉 2140 2025-09-22 01:12

  “通传三军,停止前进,不,撤,尽快撤离燕国!”

   到了这个时候,周勃终于反应了过来。

   自己上当了,上了张胜等人的当!

   然而,一切已经来不及了。

   汉军为了迎击匈奴,百里奔袭,已经耗尽了体力。

   这时候主帅又让他们往回跑,众人哪还跑得动?

   “杀!”

   山头、丛林中几声喊。

   五万燕军精锐好似潮水一样涌了出来。

   这些燕军已经在燕国北境以逸待劳,埋伏好长时间了,就等着周勃下令撤军,然后趁着汉军疲乏至极,又忙于调动时,来个突袭。

   另外,这支五万人的燕军精锐从卢绾奔丧返回到现在,已经蛰伏了一年多了。这时候陡然被放出来,简直就像下山虎一样凶猛。

   只是过了不到三刻钟,八万汉军就被分割成了五部分。

   这五部分首尾不相顾,仿佛被驱赶进圈里的牛羊一样。

   除了任人宰割,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

   主帅周勃更是狼狈不堪,在亲兵强行劝说下,逃回了代地。

   事实上,周勃之所以能顺利脱身,主要是卢弃专门下了命令。

   要不然,他也会和他手下的将士们一样,或死或俘……

   “没想到我周勃征战半生,竟输给了一个少年人!”

   知道布置这场歼灭战的人是卢弃后,周勃直接拔出了腰间佩剑。

   “苍天呐,我周勃愧对八万汉军,愧对陛下的托付!”

   说着话,周勃就要拔剑自刎。

   “将军,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啊!”

   小将杨武见状立刻跪在了周勃马前,拱着手说:“末将且不说我大汉初立,如何缺乏栋梁之才,末将想说的是古之为帅者全在隐忍二字,昔日魏人公孙衍,人称犀首,犀首煊赫之时,挂五国相印,合纵伐秦,只可惜五国心不齐,最终导致兵败函谷关,一蹶不振,可这犀首却并未就此自暴自弃,而是自我反省,总结得失……”

   “罢了,本将就真的连一个屡败屡战的公孙衍都不如吗?”

   当啷一声,周勃手中的佩剑跌落马下。

   他也随之放弃了轻生的念头。

   死,容易,活,才是最难的。

   周勃打算活下来,面对这一切。

   燕国西部境外三十里处,汉军先锋临时驻扎处。

   灌婴还没回来,汉军先锋却遭遇了夹击。

   最早的时候,是一名汉军小卒和燕军老卒,因为一碗水,起了争执。紧接着,便爆发了汉军与燕军的冲突……

   不等这冲突消停下来,燕国境内突然奔驰一队两万人的骑兵。

   这队骑兵便是卢绾在代地收编的陈豨的残余势力。

   骑兵们原本就与汉军有仇,这时候一经开战,很快便杀红了眼。

   可怜这三万汉军先锋,最初只是想着将燕国老卒送回国,给燕国施压,却没想到竟全部死在了燕国境外……

   “快看,有人赶了过来!”

   卢义指着视线尽头,乱草起伏中的羊肠小道说。

   “看那身行头,来人似乎就是车骑将军灌婴了。”

   卢弃站在高处望了望,隐约看清了来人。

   “若是灌婴将军,该当如何处置?要不要我去把他生擒了?”

   卢义问,多少有些跃跃欲试。

   “算了吧,将军若是被你我生擒了,岂不是要羞辱死。”

   卢弃摆了摆手,骑着马迎着灌婴走了过去。

   “等等,你要干什么去?”

   卢义看在眼里,立刻打马追了出去。

   卢弃叹息了一声说:“我记得先生曾经说过,人生最难过的有两道坎,一是功成名就,志得意满,第二便是这大败。”

   “所以呢?”卢义还是没听明白。

   “我想劝劝他,帮他迈过这道坎。”卢弃说,神情逐渐凝重起来:“韩信、彭越、英布,素有我大汉三杰之称,也是陛下打天下时的三件利器,现在三件利器先后折损,我大汉能倚仗的还有谁?”

   此时的卢义已经在卢弃和卢绾之间做出了选择。他思考问题时,再也不会单纯站在燕国或者燕王角度,狭隘地做取舍了。他和卢弃一样,也具有了全局观,凡事为大汉基业长青而谋划。因此,卢弃感叹大汉人才凋零,为大汉爱惜人才,卢义很容易就理解他了。

   “也是,那你劝劝他,不过,他会听你的吗?”追着卢弃往前走的同时,卢义回头看了看,发现燕军针对汉军先锋的战斗已经结束了。

   “我要让他为我而活!”卢弃嘀咕了一句,忽然加快了速度。

   “什么?”

   卢义没听清楚,却很担心卢弃被灌婴伤害,便跟着加快了速度。

   “车骑将军,您不用再往前走了,您要回的汉军先锋营已经回不去了!”与灌婴相距不远时,卢弃勒紧缰绳,停了下来。

   “是吗?本将怎么有些不敢相信。”

   灌婴原本身负重伤,艰难地趴在马上,听到卢弃的话,马上咬着牙想挺直腰杆。可是,后背中的那两箭,让他实在难以办到。于是,灌婴挣扎了半天,还是保持着趴在马上的姿势,和卢弃对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