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昏君刘备的日不落帝国

第14章 卧龙和毒士的第一次交锋

  许昌,丞相府

   曹操把信放到书桌上,看向荀彧。

   “刘玄德所说的虽然未必是真心话,但是他愿意献出樊城,对咱们来说确实有利,”

   荀彧捻着胡须说道:“樊城地处荆襄九郡之北,水陆交通都很便利,与襄阳长沙之间一片坦途,只要咱们占据樊城,刘表纵想抗拒丞相的大军,也有心无力。”

   曹操嗯了一声,“刘景升活不了几天了,他两个儿子都不成器,咱们占了樊城,荆襄九郡唾手可得。

   我想不通的是,刘备若真想献城,为何还要和我死战一场?”

   郭嘉笑着说:“刘玄德志大才疏,身边也只有关张赵几员猛将,就算现在有个诸葛亮辅佐,也难成大事,他拼死和丞相一战,不过是想多讨些好处罢了。”

   说着他拿起那封书信,“他信上说,愿为献帝守护故都,实际上就是向丞相投降了。”

   曹操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刚要说话,一眼瞥见了沉默不语的贾诩,“文和为何一言不发啊?”

   贾诩淡淡一笑,“我怕扫了丞相和令君军师的兴致。”

   郭嘉眉头一挑,他早就对贾诩心怀不满,当年贾诩在张绣军中,屡次破坏了郭嘉的计谋,让身为曹营第一谋士的郭嘉十分难堪。

   张绣投降的时候,郭嘉曾力主斩杀贾诩,曹操没听他的建议,反倒把贾诩引为心腹,这让郭嘉十分不爽。

   “贾大夫又有何高论?”郭嘉脸上露出了冰冷的笑容,“我们洗耳恭听。”

   贾诩看了郭嘉一眼,然后对曹操说:“刘备绝不是甘居人下之辈。我得到情报,他在樊城掠夺富户藏财,抢夺青楼女子,整日不理政事,风流快活。”

   曹操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他在韬光养晦,想示弱蒙蔽我?”

   贾诩还没说话,郭嘉笑着摇了摇头,“我看未必。刘玄德自幼贫苦,出世以来颠沛流离,如今樊城大捷,他展现贪财好色的本性也很平常。”

   贾诩摇了摇头,郭嘉冷笑着说:“贾大夫这是怨恨刘备栽赃于你,存心报复吧?”

   贾诩还是淡淡一笑没说话,旁边的荀彧忽然开口了:“刘玄德绝不是贪财好色之徒,否则关张赵不可能誓死追随。

   而且那诸葛亮才智双绝,也绝不会辅佐一个庸碌之辈,我觉得文和说的有理,丞相不可不防。”

   荀彧在曹营中无论资历,威信还是曹操的信任,都远超其他文臣武将,而且正是他向曹操举荐了郭嘉,见他都赞同贾诩的说法,郭嘉虽心有不服,却也不敢再出言反驳了。

   曹操听了荀彧的话,缓缓点头,“文若觉得把刘备放到长安去,钟元常能压制得住他吗?”

   荀彧沉吟片刻,“钟繇果敢坚毅,才智皆佳,不过算计不如奉孝,诡秘不如文和。”

   曹操哈哈大笑起来,“若论谋划算计,天下何人是郭奉孝的对手?我不能为了区区一个刘备,就自断手臂把奉孝派去监督他。”

   曹操这几句话让郭嘉心里极度舒服,他笑着说:“钟繇身为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丞相更特准他不拘科制,自典其任。小小一个刘备,钟司隶必能轻易拿捏他。”

   曹操点了点头,然后长叹一声,“若不是为了他身边那三位万人敌,我何苦费这番周折,文若觉得长安换樊城可行吗?”

   荀彧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捻须沉吟了半晌。

   议事厅中一片寂静,曹操淡定的拿起桌上的文书看着,郭嘉,贾诩等人也都屏气凝神等着荀彧的回答。

   这是曹营议事的传统,一般军务,曹操以郭嘉为主,暗事阴谋以贾诩为重,但是涉及到政事要务,曹操都要听荀彧的意见。

   “可行,”荀彧缓缓说了一句,“但是要想办法辖制住他,让他不敢造次。”

   曹操放下文书,转头看向贾诩,“来送书的是诸葛亮吧?那就请文和去和他谈谈。”

   会客厅里

   诸葛亮背着手悠闲的站在一副书法长卷前,不时点头。

   贾诩匆匆走进会客厅,笑着说道:“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我家丞相对诸葛先生仰慕久矣。”

   诸葛亮转身看了看贾诩,微笑施礼,“丞相身边有文和兄这等大才,已无亮的容身之地了。”

   贾诩一愣,还礼之后脸上露出了惊异的笑容,“诸葛先生认识贾某?”

   诸葛亮转头又去看那幅书法,“相由心生,正如书法。曹丞相这首短歌行,美则美矣,可惜胸怀有些狭小了。”

   “诸葛兄的意思,是贾某相貌凶恶,神蕴奸诈?”

   让他没想到的是,诸葛亮微微一笑没做反驳,竟然是默认了。

   贾诩忍着火气来到他身旁,然后发现自己比诸葛亮矮了一头,他伸手指向锦榻,“先生请坐。”

   诸葛亮却没坐,而是指着那幅书法说道:“既然有天下归心之念,又何必在前面加一句周公吐哺,丞相敢想敢做,可惜不敢当啊。”

   贾诩眼中凶厉之色一闪而过,“诸葛先生,您可知这番言论若是传到丞相耳中,先生会有什么下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