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的餐馆通古代

第566章 功大于过

  “你最后的一个过错就是放任北方游牧民族内迁。”

   刘秀汗水止不住的流出:“啊?朕还有过错?!”

   刚才任小天说的那些已经让他十分的惶恐了,谁曾想任小天居然还没说完。

   杨坚走过去轻声安慰道:“朕们当初过来的时候也是如你一般。

   你习惯了就好了,小天指出你的过错也能更好的改过不是?”

   刘秀哭丧着脸。

   这事他是真习惯不了啊。

   这跟光着屁股在大街上裸奔有什么区别?

   更别说在场的人都是历朝历代的皇帝了。

   自己这种脸算是没法要了。

   “想开点,你在你们大汉皇帝里也算是很优秀的那一批了。

   朕听始皇帝说过,你们高祖刘邦来的时候也没少被小天数落。

   连你们高祖都尚且如此,更何况你这个后代皇帝呢?

   这么想想,你心里是不是能舒服些了?”

   “多谢这位兄台,朕心里缓和多了。”

   刘秀略带感激的看向杨坚说道。

   任小天看着重新打起精神来的刘秀说道:“刚才我已经说过,你在对外外交方面太过软弱。

   这里放任胡人内迁也是其中的一项,只不过这一点对大汉乃至华夏所有的百姓都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其实把胡人迁到大汉境内本身没有什么对错只说。

   但是你把他们迁入之后放任不管就是你最大的失误了。

   原本华夏民族最强大的的地方就在于包容一切的同化能力。

   原本只要和胡人混居,这样长期下来他们就会彻底变成大汉的百姓。

   但是你却反其道而行之,将他们迁入大汉后置之不理,任由他们在大汉的土地上兴风作浪。

   这样带来的后果就是汉末三国之后五胡乱华导致大量百姓被杀,华夏进入了最黑暗的一段时期。”

   刘秀心里一惊。

   没想到自己想要跟异族缓解关系的举措居然最后会害了大汉?

   贾复原本就不赞成将胡人迁入大汉的事情。

   这时候他站出来抱拳说道:“陛下,臣听先生说完才知胡人内迁之事对我大汉百害而无一利。

   臣斗胆请求陛下放弃胡人内迁一事。

   若是胡人胆敢因此犯我大汉边境,臣愿请命出战。”

   刘邦抚掌大笑道:“好好好!这才是我大汉的好儿郎啊!

   刘秀,连你麾下将军都明白这个道理,你这个做皇帝的还想不通吗?!”

   刘秀下定决心后握紧拳头说道:“高祖,朕明白了。

   胡人内迁之事朕永不再提。

   但凡胡人敢犯边,朕定将他们赶回草原去!”

   刘启欣慰的点了点头。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啊。

   刘邦继续说道:“胡人入侵之事你也不用担心。

   你若是真的打不过匈奴。

   别忘了你后面还站着我和刘彻呢。

   到时候我们可以出兵助你!”

   刘启也附议道:“朕之一朝也是你的助力。”

   刘贤哼了一声道:“既然高祖他们都去了,那你肯定是瞧不上朕那仨瓜俩枣了。

   朕就不参与你的事了。”

   “多谢高祖,多谢景帝陛下,多谢武帝陛下...”

   任小天将刘秀扶起笑道:“你们都是一家人,谈什么谢不谢的。”

   看着其乐融融的大汉皇帝们,秦始皇心中难免有些不是滋味。

   “小天,刘秀的事你是不是还没说完呢?

   他不是还有建立尚书台导致东汉宦官和外戚轮流专权。

   还有坐视豪门世家壮大,土地兼并导致百姓流离失所。

   这些个过错你怎么都没有提及呢?”

   秦始皇这话一出,刘邦几人看刘秀的眼神又变了。

   刘秀原本沉下去的心再次提了起来。

   他在心中暗暗叫苦道:“自己跟始皇帝也没什么矛盾啊?怎么他就揪着自己不放呢?”

   任小天乐道:“始皇帝您老是不是嫉妒人家大汉皇帝们了?”

   秦始皇轻咳一声道:“寡人岂是那种心胸狭隘之人?

   方才是你说的,你话里有遗漏的地方让我们给你补充。

   寡人这不是给你提个醒嘛。”

   刘邦等人立马看向了任小天,似乎在等他说些什么。

   任小天坐下后幽幽的说道:“其实您说的这两点我也有考虑。

   但是我觉得这并不能算是刘秀的过失。

   我一点一点跟你分析哈。

   先说成立尚书台一事,这件事单纯从皇权集权的角度来说是有利的。

   刘秀的尚书台和刘彻时期的尚书台不同,是由皇帝直接垂直管理的。

   这就相当程度上分散了三公的权力,军政民三大权力都被刘秀个人掌握。

   这属于以皇权为中心的一元制政治体制。

   就跟我叔他废除宰相制度,集权于皇帝一人的情况类似。

   当然了,凡事有利就有弊。

   这种一元制政治的弊端就是非常考验皇帝的能力。

   也只有我叔和刘秀这样的工作狂才能完全胜任这个职位。

   强如我四哥那种帝王也受不了繁重的内政不得不设立了内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