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的餐馆通古代

第508章 诛晁错,清君侧

  “同样是藩王,大汉藩王和大明藩王最大的不同就是在手中的权力上。

   明朝的藩王是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且不可参合四民之业,并能世袭罔替。

   而大汉的藩王除了没有帝号之外,俨然和皇帝已经没什么两样了。

   他们在自己的封地拥有征税、征兵、锻铸货币的权力,他们还能有自己的王后和后宫嫔妃,也可以任命地方官吏。

   这和朝廷又有什么分别?

   其中吴王刘濞由于封地靠海,他甚至还偷偷的煮盐、炼铁、打造兵器。

   经过数十年的积累,刘濞手中掌握了大量的财富和武装力量。

   我这么给你说吧,要是我四哥朱棣当初靖难的时候有这个条件,恐怕他做梦都要笑醒了。”

   刘邦惊出了一身冷汗:“看来这个刘濞早就图谋不轨了。

   这么多年的发展下来,他的力量难道可以抗衡朝廷大军了吗?”

   任小天摆摆手:“那肯定还是不行的,毕竟刘启再怎么样也不会像朱允炆一样菜。

   仅凭一个刘濞还是很难与整个大汉的军队抗衡,所以他就要拉拢其他的藩王一起造反。”

   刘邦不解的问道:“拉拢其他藩王?这个想法倒是不错。

   但是其他藩王又不跟他一样和刘启有杀子之仇,为何要跟他一块造反?

   要知道造反可是诛九族的大罪,藩王们应该不会随便就下决定吧?”

   任小天无奈的摇了摇头道:“老刘你还真是上年纪了记性变差了啊。

   你忘了我刚刚说过的了?刘启已经决定着手削藩了啊。

   你把手都伸到我地盘上来了,那我还能惯着你?”

   刘邦猛的拍了一下脑门道:“嗨,真是老了,脑子不中用了。

   刘启他好端端的怎么想起削藩来了?

   若是他不削藩的话,刘濞也找不到几个盟友吧?”

   任小天手指敲击着茶几说道:“不削藩还等着他们羽翼丰满之后推翻朝廷啊?

   再说这些年过去,藩王也有些过于膨胀了。

   他们很多人都不把刘启这个皇帝放在眼里。

   往常应该上缴朝廷的税收,他们总是不按时交。

   要么就只交很少的一部分,更有甚者直接哭穷一分钱都不出。

   刘启面对这种局面也有些坐不住了。

   正好这时他身边的御史大夫晁错向他进言。

   晁错在奏折里写道:皇上你削藩他们会反,不削藩他们一样会反。

   削藩之后造反影响小,随手可灭。

   但不削藩等他们发展起来造反,到时候可就是大祸临头了。

   刘启在看完了晁错的奏折之后终于是下定了削藩的决心。”

   刘邦点点头道:“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这个晁错说的也不为错。

   如果藩王之事已经影响到朝廷乃至天下大计,那削也就削了吧。

   毕竟我也是刚刚才铲除了那些个异姓王。”

   任小天点点头继续道:“刘启在晁错的指点下,先是把目光对准了楚王刘戊。

   他说刘戊在薄太后丧事时偷偷淫乱,于是削去了他的东海郡以示惩戒。

   随即判定赵王刘遂有罪,削去其河间郡。

   又因胶西王刘卬因为售卖爵位时舞弊,削减其六个县。

   等到刘启觉得时机差不多了,于是开始和群臣商议削减吴王刘濞的封地。”

   刘邦抬手打断道:“小天,你先等会。

   我有点糊涂了。

   刘启为何先要从其他的藩王开始削起呢?

   直接对刘濞动手岂不是更好?

   这样不仅不会引起其他藩王的不满,还能以雷霆之势将刘濞的势力削减。

   嗯...这事怎么听着这么熟悉呢?

   对了!朱允炆他当初削藩不就是从其他藩王开始削起的吗?最后才给了朱棣机会靖难成功了。

   刘启他不会重蹈朱允炆的覆辙吧?”

   任小天好笑道:“老刘你是不是弄错了?

   朱允炆比刘启可要晚上将近两千年呢。

   他俩谁重蹈谁的覆辙啊?

   说不定朱允炆会这么做还是参考了刘启的做法呢。

   至于刘启为什么没直接削刘濞的封地,这点我也不知道了。

   一会他过来了之后你自己亲自问他吧。

   但是有一点我是知道的。

   与被逼起兵的朱棣不同,那就是刘濞早就做好造反的准备了。

   无论刘启削藩还是不削藩,他最后都还是要起兵的。

   只不过刘启突然削藩,正好给了刘濞联络其他盟友的机会。”

   刘邦点点头:“小天你继续说吧,把他们造反的事前前后后都给我说清楚。”

   “在刘启着手削藩之后,刘濞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因为削藩肯定会引起其他藩王强烈的不满,正是他拉拢盟友的好时机。

   于是他派出使者先是找上了被削封地的楚王、赵王和胶西王。

   三人正因为封地被削而恼怒不已,刘濞派人联络正中他们的下怀。

   与三人约定好之后,刘濞又先后联络上了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刘肥的儿子,不是刘濞死的那个儿子)、胶东王刘雄渠三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