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黄袍加身,你们可害苦了朕

第7章 铁血少年团

  大兴县位于北京城南郊,是顺天府附廓的两县之一。

   天色昏暗,当周鉴策马来到大兴城外,城门已闭。

   “什么人?”

   一队守城将士手持火把,居高临下。

   周鉴身穿一件深色的锦袍,脸色沉静。

   他从马鞍上向守城的将士们抱了抱拳,声音沉稳而有力:“诸位,我乃朝廷官员,因有要事进城,还望行个方便。”

   守城的将士面容严肃,他们手握长矛,身披铁甲,巍然不动。

   “国有国法,夜禁之时,任何人都不能进城,职责所在,还请这位大人谅解!”

   城上值夜百户语气严肃,但并无半点傲慢。

   周鉴闻言,倍感欣慰。

   大明将士要是个个都如此,安能让李自成大军摧枯拉朽?

   他沉思片刻后,从腰间掏出一块象牙腰牌,上面刻着复杂的云龙纹饰。

   “此为我的牙牌,还望诸位放行。”

   有牙牌的人,一看就不简单。

   城上守军并非憨憨,为首的当值百户沉吟片刻,道:“将牙牌放入篮中!”

   须臾,城上缓缓降下一个小篮子。

   周鉴将牙牌放入,上面拉着绳子吊上去。

   这是古代夜禁后常见的通传方式,不轻易放人进去。

   就算是大内皇宫,若在晚上遇到加急军报,也是如此操作,只需将奏疏或军报吊上去即可,报信的人就不必入宫了。

   守城的百户接过黄澄橙的牙牌,站在火把下仔细察看。

   他的神情渐渐变得惊讶,透着一股敬畏。

   但见牙牌上写着:锦衣卫,北镇抚司。

   是锦衣卫!

   而且是专理钦案的北镇抚司!

   北镇抚司执掌诏狱,专门负责皇帝钦定的案件,他们可以自行逮捕、侦讯、行刑、处决官员,不必经过刑部、大理寺等司法机构。

   只要是当官的,见了该部门的人,无不勃然变色。

   不管有没有罪,气势上先怂一截。

   北镇抚司的人办差,谁敢阻拦?

   最好问都别问!

   很快,铁制的门栓在夜色中发出清脆的响声。

   “大人请进!”

   王百户率着一队守卫,亲自迎了下来,姿态放得极低。

   “辛苦了!”

   周鉴也不下马,随手丢了块银子过去,催马进城。

   夜色中,他的身影逐渐消失。

   身后一众守军顿时松了口气,还好对方没有为难自己。

   也不知这位锦衣卫大爷深夜来此,在查什么案子.......

   念头刚起,摇了摇头,迅速掐断。

   不该打听的事,知道了反而对自己的前途不好。

   周鉴的牙牌并非造假,也非借来的。

   而是实打实自己的身份腰牌!

   他在锦衣卫任指挥佥事,正四品官衔。

   大明朝,几乎所有的勋贵子弟都有差事。

   要么是在五军都督府任职,要么是在亲军二十六卫。

   锦衣卫便是皇帝直属的二十六卫之一!

   至于去不去上班另说,主要有个官身,可以领俸禄。

   即便是勋贵子弟,在没有继承爵位之前,是没有俸禄的,只能在家吃闲饭。

   传出去惹人笑话不说,若是被皇帝知道了,那可不得了!

   崇祯皇帝最讲究规矩,对勋贵弟子要求甚为严格,如何会允许他们吃闲饭?

   比如新建伯之子王业泰,他刚来京师还没热络,几天后便被安排在羽林左卫当值。

   新乐侯刘文炳因继承了爵位,倒不用当差,但他的弟弟刘文耀,在五军都督府任左都督,官居武职一品。

   周鉴臭名在外,姐夫崇祯帝将他扔在锦衣卫挂职正四品指挥佥事。

   这个身份,给了他太多便利。

   马蹄声嘚嘚嘚,在青石板大街上一路小跑。

   尚未接近周家老宅,夜色中悄悄出现几个人,他们警惕的望向周鉴。

   “高武,是我。”周鉴叫了一声,一脸淡定。

   “是公子爷!”

   待分辨出来人,对方松了一口气,忙跑过来牵马,将周鉴引入宅子。

   高武是周鉴的贴身护卫,近日被派往大兴。

   如历代穿越者那般,周鉴收养了一群孤儿,养在大兴周家老宅。

   人数不多,只有三十多个,他们年岁各异,最大的不过十四岁,最小的才六岁。

   天灾人祸,这些孩子流落街头,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

   周鉴将他们安置在大兴老宅,给他们提供了温暖的家和充足的食物,尽可能地给予他们关爱和帮助。

   为了让这些孤儿能够更好地成长,周鉴特意派人去教他们识字、习武。

   每隔一段时间过来探望一次,并将他们命名为“铁血少年团”。

   “拜见义父!”

   周家老宅内灯火通明,铁血少年团三十多个孩子有序列队,抱拳单膝下跪,语气铿锵有力。

   他们的眼神中满是尊敬。

   是眼前这个男人,给了自己活路,他们永远都不会忘记!

   当自己孤苦无依,饿得两眼冒星星时,是义父让自己吃上了肉食,住着风雨不侵的大房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