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黄袍加身,你们可害苦了朕

第52章 朕为你兜底!

  夕阳的余晖洒在城墙之上,闪烁着淡淡的清辉,似乎在诉说着京师的辉煌与沧桑。

   经过半个月的长途跋涉,周鉴再次看到了宏伟的京师城墙。

   嘉定侯府就在不远处,周鉴过家门而不入,第一时间入宫复旨。

   文华殿内,崇祯皇帝十年如一日,仍坐在那里埋头苦干。

   两个月不见,他头上的白发又多了一些。

   “臣周鉴,不负圣命,归来复旨!”

   周鉴身着飞鱼服,一板一眼的认真见礼,向崇祯汇报工作。

   “看你干的好事,这么多大臣弹劾你!”

   崇祯皇帝指了指龙案上堆积如山的奏章,目光瞪来。

   “姐夫,我是替您办差的,您可要为臣弟做主啊!”周鉴大叫。

   崇祯道:“那你为何从陕西调兵?”

   御史言官们抓住这条,对周鉴发起大规模的冲击。

   也有人利用此事弹劾三边总督孙传庭。

   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负责监察朝廷官员,一直延续了一千多年。

   到了明朝,朱元璋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御史们的权力更大了,几乎什么事都管。

   兵部吃空饷问题,刑部的冤假错案,工部的工程质量,户部的钱粮拨款......哪怕是礼部的迎接外宾这些事,御史通通都管,他们没事就去六部瞎转悠找茬。

   除了两京各衙门,地方十三省,也有都察院的御史,全国加起来有一百一十人。

   他们啥事都管,电视剧里的“八府巡按”,其实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哪怕是官员作风问题,也在御史的监督之内。

   以至于到了后来,这帮御史平时没别的事,每天的主要事情就是在家写奏疏弹劾人家,然后在朝堂上骂人。

   有时候骂上瘾了,甚至骂皇帝。

   因为朱元璋规定不能杀言官,所以皇帝都拿他们没办法。

   周鉴清楚,但凡被都察院的这帮嘴炮御史盯上,麻烦就大了。

   这帮人可以风闻奏事,你还得自己站出来找证据,证明自己没有干过那种事。

   就好像有人碰瓷,你得证明自己没有碰瓷。

   你好不容易证明了自己清白,人家碰瓷的拍拍屁股走了,屁事没有。

   御史就是这种碰瓷的人,弹劾成功有功劳,弹劾不成没影响。

   因此这帮御史,就像苍蝇一样,见到肉就扑上去,抓住机会就弹劾,可谓逮谁日谁。

   御史权力这么大,自然有克制他们的人。

   六科给事中,便是监督都察院御史存在的。

   他们官职只有正七品,但权力比御史还大!

   皇帝的旨意,他们都能驳回。

   但今天,不管是御史还是给事中,竟全部向周鉴开炮了!

   弹劾他的奏章,少说有三十份!

   崇祯的压力很大,开始质问周鉴,看他怎么解释。

   “臣弟在山西,讲文明树新风,宣扬朝廷政策......”

   “说重点!”

   “是!”周鉴调整了下情绪,说道:“姐夫,臣弟刚进山西境内,就遇到了一伙山贼,险些被他们干掉了!”

   “到了山西后,晚上睡得好好的,他们又一把大火差点把臣弟烧成了灰。”

   周鉴努力挤下几滴眼泪,语气变得低沉,带着颤音道:

   “臣弟整日担心受怕,夙夜难眠,唯恐被奸人谋害,这才写信给孙传庭,请他调些人马来。”

   说着,他扑倒在地,泣声道:“臣弟的性命是小,但陛下的差事大如天!百万军饷关系到朝廷安危,臣弟不敢死啊!”

   不得不说,周鉴的演技很好,连自己都感动了,不由自主的流下一行泪水。

   崇祯听着,心头忽然一软。

   年纪轻轻的就经历如此骇人听闻之事,真是难为他了......

   “鉴弟,你起来!”

   崇祯走下龙案,亲自将周鉴扶起,认真道:“当初派你去山西,朕承认有赌的成分,没想到你竟办成了!”

   他的声音中透着一抹难以言喻的释然。

   周鉴:“.......”

   原来你是这样腹黑的人,幸好我成功了。

   他已经想象出,自己在山西若是得罪了八大晋商却没能弄到银子,灰溜溜的回到京师,会是一种什么场面。

   结果还是会被弹劾,甚至会被暗杀,只怕崇祯还得借坡下驴治罪.....

   崇祯皇帝道:“既然你回来了,朕会保护你的。”

   咦......姐夫的声音怎么好像没有信心啊!

   周鉴顺势站起,询问道:“姐夫,明日早朝,我能去吗?”

   “你去做什么?”崇祯疑惑道。

   早朝,也叫御门听政,只要不刮风下雨放假,每天早上准时在皇极门前举行。

   按照朝廷制度,皇亲国戚不用参加早朝,只有在大朝会国之庆典时,才需要身穿礼服参加。

   “臣弟自己惹出的祸,想自己解决,不愿让姐夫难做!”

   周鉴郑重道,一副我很懂事的样子。

   “好!”崇祯大悦,拍了拍周鉴的肩膀:“你能当面解释最好,朕为你兜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