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0章 圣人担任科举主考官
李洵随便挑了个玛斯人,让他解释什么是同窗之谊。
对方详细的讲述了一番。
李洵满意的点点头,道:“你们和冬九寒一起在这里学习,你们就是同窗之谊。
朕不管以前你们有什么恩怨,但来到这里就要以同窗的身份对待彼此,不要把你们之前的仇恨带进。
你们在这里是要相处很长一段时间的,难道以后谁都不跟谁说话吗?
好好考虑考虑朕的话,先把你们双方的关系搞好了。到时候你们便可以随意进出太学,与其他太学生沟通交流。”
冬九寒和玛斯人都认真的点了点头,大明皇上这话值得思考,他们会改变的。
李洵又讲了一会儿,便离开了太学。
经过这件事情后,冬九寒与玛斯人之间的敌意又减轻了许多,平时也会相互沟通交流。
……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李洵每天都在北凉城内巡视,发现问题直接指出来,让李尽忠找专门负责的人去解决。
整体来讲,北凉城的发展还是很不错的,没有什么大问题,只是一些细节需要改善。
“尽忠,黄金台上的黄金少了一大半吗?”
李洵今天正在北凉城内散步,刚好路过黄金台,便停下来观看。
“陛下,咱们招募了大量人才,所以黄金被人才拿走了一大半。”李尽忠赶紧解释道。
李洵叹了一口气,道:“唉!朕还以为黄金台上的黄金早就被人财分走了呢,没想到还有这么些!
这说明什么?说明人才不够多!如果有才之人足够多的话,黄金台上的黄金早就空了。”
李尽忠点点头,皇上不是一个爱惜钱财的人。
在皇上心中,人才可比钱财有价值多了。
“再多弄一些黄金放在这里,登载在大明日报上,让天下有才能的人都来分黄金,争取在年底之前把这些黄金分完。”李洵说道。
李尽忠记了下来,派人去处理此事。
“朕怎么发现最近北凉城内的读书人多了不少?”李洵问道
“陛下,马上就要科举考试了,这些都是从外地来京城的读书人。”李尽忠汇报道。
李洵恍然大悟,他刚回北凉城的时候,手下汇报过科举的事情。
当时他有其他重要事情在处理,并没有过多留意。
“尽忠,霍将军,你们觉得朕担当此次科举考试的主考官,如何?”李洵看着二人问道。
两个人微微一愣,皇上这是认真的吗?亲自担当主考官?
自古以来,很少有皇上去做这件事,顶多就是殿试的时候做个考官。
李洵直接来到尚书省,将这件事情告诉了萧若无和向天歌。
二人有些惊讶,但并不反对。
皇上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人,而且还被天下读书人奉为圣人。
圣人担当科举考试主考官,再合适不过了!
“去把今年负责科举考试的监考官全部召集过来,朕要讲话。”李洵说道。
萧若无赶紧安排人员通知下去。
下午时分,监考官们全都来了。
原本以为是尚书省的两位仆射召见,没想到皇上也在。
当李洵说出他要做主考官的事情后,这些考官们都很惊讶。
有些人觉得不妥,认为皇上做主考官有失体面。
“做主考官为何有失体面?大明帝国重视每一位有才学的人,朕担当主考官,也是向天下人宣告朕对人才的重视。”
李洵对众人说道。
“此次科举考试的所有题目,都由朕来出。”
监考官们没有意见,他们知道皇上的才学,绝对担当得起主考官之职。
“朕出的这些考试题目,虽然是针对考试的读书人,但你们这些监考官也要学习了解,不然如何去评判考生文章呢?”
众人点了点头。
……
皇上担任科举考试主考官的事情,很快便传遍了整个北凉城。
读书人听闻此事,都以为是听错了。
皇上怎么可能会担任主考官?
当他们在官府邸报上看到这则通告的时候,才彻底相信。
读书人们感到开心,但也有些担忧。
皇上是他们心目中的圣人,证人出题的考试应该比较难吧。
而且想要写出符合圣人的文章,难度更大,参加科举考试的读书人心中都有些压力。
“圣人出题虽然难,但圣人作为主考官,圣人就是咱们的老师,咱们就是圣人的学生。”
“说的对呀!皇上做主考官,咱们就是皇上的学生,这个身份可不一般!”
读书人们又聊了起来,心情变好许多。
在科举场上,作为主考官,下面考试的读书人都算自己的学生,而主考官就算他们的老师。
以后这些学生们入了官场,也算是这个老师一派的人,能够受到老师的庇佑。
若是能够成为皇上的学生,那身份自然跟其他人不一样。
“皇上出题考试,咱们若是谁能中举,才是真正彰显才能!”
“说的对,越是难的题目越能考验一个人的能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