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古装言情 扮猪吃老虎的小夫郎

第361章 和亲国书

扮猪吃老虎的小夫郎 有所思 2122 2024-05-27 14:11

  “爹,我看……要不算了?”

   “倾城,你这是嫌弃爹烦你了吗?”

   “当然不是!写!马上写!”

   闪人不成功的花倾城,顶着凤凌烟充满期待的眼神,从门口抬脚跨进房内,三步并作两步地来到书案前,抓起搁在笔架上的狼毫笔,就随即大笔一挥,在一张空白宣纸上写下了“今天天气好晴朗”几个字。

   硬笔书法花倾城写得是可以的,但唯独这软笔字,让她无可奈何。天地良心,这还是沐离歌教导过她一阵子,她所能写出的最佳水平了。

   望着宣纸上的一行算得上工整,但绝对称不上优秀的楷体字,凤凌烟顿时语塞。

   尽管不至于不堪入目,但由于已经有了花倾城几个夫郎的珠玉在前,花倾城写的字顿时就被衬托得特别普通。

   难不成自己的女儿,不只是这风流多情的性子像她那皇帝母亲,就连写字也是……

   “那个……倾城啊,写得……不错!除了气势不足,运笔姿势错误,虚实把握混乱,字体比较幼稚外,其他都挺好的……都挺好的!有很大进步余地。”

   哪怕是差强人意的字,作为亲爹加大才子的凤凌烟,愣是让他找到了词语来夸自己的女儿。

   女儿一定是随了她那亲娘,而且自己又没教导过她,她才会把字写得这么丑,凤凌烟如是想。于是,凤凌烟看向花倾城的眼神不由更加心疼了起来。

   凤凌烟的护短让花倾城不禁嘴角微抽,也让她的几个夫郎们心思各异。

   花倾城:果然是亲爹滤镜!

   沐离歌:学到了……

   司徒烨:小妻主真是可爱!

   韩亦辰:小倾城就是只画个圆圈,那也是最漂亮的圆圈!

   于小天:阿弥陀佛!你字写得或俊或丑,它都是你写的,又有何区别?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司乘风:看来接下去可以教倾城写字,如此本公子就又多了个可以光明正大和她独处的理由了。

   ……

   与此同时,莱凤国皇宫。

   “怎么样?礼部那边都安排了吗?”

   正在御书房批阅奏折的纳兰蕴之将蘸了朱砂的御笔搁在笔架上。太监总管郭东炳随即弓身上前,动作细致且熟练地为她轻揉着太阳穴去疲乏。

   “禀皇上,送了!但凡逢年过节,礼部都会按照礼制把礼品送到了大将军府。”

   郭东炳低眉垂眼,一边回答着纳兰蕴之的问题,一边继续着手里的按摩动作。

   “嗯。”

   纳兰蕴之敛眸休憩。

   “让人从朕的私库再挑选几样合适的礼品,以朕的名义送到大将军府上。”

   “奴才遵旨!”

   “皇上对凤后当真是情深意重!倘若凤后他地下有灵,想必也会深感安慰的!”善于察言观色的郭东炳十分上道地溜须拍马。

   “是朕亏欠了他……”

   纳兰蕴之蓦地睁开双眼,且烦躁地捏了捏眉心。

   “皇上,昭阳国使臣日前已经抵达了驿馆,这是他们命人呈上的和亲国书。”

   见纳兰蕴之停止了小憩,郭东炳随即从怀中掏出一本贵气十足的册子,并呈递给她。

   “和亲?”

   “呵呵……”

   “朕的莱凤国可是女尊国家,他昭阳国乃是男尊国,又跟朕和的哪门子亲?更何况,朕对男尊国的男子并无兴趣。”纳兰蕴之微微哂笑,但并没有停下手中翻阅和亲国书的动作。

   事关国家大事,人精的郭东炳只支棱着耳朵听,并不发表意见。

   “想让昭阳国的三皇子与朕的太女和亲,结为姻亲国家?以示两国友好,永保太平?”

   “呵……众所周知,朕至今都尚未立太女,那昭阳国的国君苏沐天晟此举又意欲何为?”

   纳兰蕴之蓦地盖上和亲国书,微敛双眸凝思着。

   “皇上,昭阳国此举确实甚为可疑,需要命人去回绝了他们吗?”

   郭东炳一边殷勤地替纳兰蕴之捶肩捏背,一边试图探着她的口风。

   “不!朕今晚就打算在宫中召见这昭阳国的使臣。老郭,一会就命人去趟丞相府,通知司徒爱卿做好准备,晚上与朕一同会会这昭阳国的国舅。”

   “奴才遵旨!”

   “皇上,咱莱凤国都还没有太女,这昭阳国此举也不知安的什么心!”郭东炳一副愤慨模样。

   “老郭,现在没有,不代表以后没有啊……”

   纳兰蕴之意味深长地看了身旁的郭东炳一眼。

   这个老东西!

   也不知是收了谁的好处,居然敢来她面前探口风!

   纳兰蕴之唇角微勾。

   她并不怕皇女们夺嫡之争,但前提是不能脱离她的掌控。毕竟善于利用各方势力互相牵制,使朝堂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这也是身为帝王应该有的能力。

   她纳兰蕴之倒要看看这苏沐天晟究竟是想干什么。如今她与凌烟的女儿已经找到,莱凤国的太女那自然是迟早会有的。

   只不过,和不和亲还得看各方面的利弊权衡。哪怕是条龙,来到莱凤国也得给她盘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