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五零饥荒,九姊妹共立新门户!

第305章 二十五做豆腐

  不说本硕博连读八年的辛酸史,这是每一位医务人员上岗必培训项目。

   以前年龄小,她使不上力,随着年龄的增长,真要遇上这样的意外,她一定会伸出援助之手。

   “我们学校老师教的,因为以前有个学生下楼梯就是后脑勺着地,当时就晕了。

   正好校医在救了回来,于是校长就组织校医对我们进行了一些抢救培训。”

   说完就拉着哥哥进了邮局,过后也没去卫生院确认病人的情况,而是直接回了村。

   周兴和周越一人寄了一个包裹回来,兄弟俩应该是商量好的。

   周兴在山城,寄来的是山城特有的涪陵榨菜,还特别找了个塑料瓶装着,包裹的很严实。

   一包用油纸包裹着的酥麻花,她猜测应该是磁器口的特产。

   一包一斤装的云雾茶、一包两斤装的高山红茶,这两样也属山城特产。

   最下面还放了十来双土家族的刺绣鞋垫,和土家族小姑娘背的红色小绣包,银锁一样的挂饰一个。

   小酒一看就乐开了花,“哇,这是给我的吗,也太漂亮了吧?周兴哥哥真是太贴心了。”

   最让小酒觉得意外的就是周越的包裹了。

   “枸杞、红枣、八宝茶?这怎么越看越像银川的特产啊,周越哥哥去宁夏了吗?”

   “这是什么咸菜啊,看着像韭菜,又感觉没有这么细的韭菜。”

   小哥拿着一个塑料的透明坛子左看看右看看,对里面绿油油的菜产生了好奇。

   小酒只需一眼就认出来:“哥,这是沙葱,宁夏特有的沙葱,很好吃,这是腌制过的,可以长时间保存,看来周越哥哥真的去宁夏了。”

   除了这些,还有一包瓜子、一盒蜂蜜、一包黄花菜、黑色发菜、一小包葵花籽种子、一包燕麦。

   “咦?这是啥?”包裹的最后是一封信,还有两个摸起来纱纱的,红色和蓝色的奇怪布料。

   小酒一眼就认出来,“哥,这是回族的女式纱巾,那边风沙大,只露脸,头和脖子都能遮盖住。”

   “你怎么啥都认识啊?”妹妹的见多识广,让陶安自愧不如。

   小酒只能说是从书上看的,总不能说前世喜欢旅游,全国各地跑吧?

   二哥从首都寄回来的是一大包油茶,一包核桃酥、一包砂板糖、螺丝转儿、马蹄烧饼、墩饽饽、还有一包板栗仁,信里面说本来想买糕点的。

   毕竟首都糕点特别有名气,奈何一则太贵,二则票也不够,只能买了一些相对便宜的来凑数。

   晌午吃罢饭,他们兄妹正在家里打扫卫生,有个同村的伯伯过来。

   “小安,小安呐,下午你们去一趟邮局,乡里面有你们的包裹,说是从东北寄回来的。”

   周越哥哥的已经到了,那这还有东北的,莫不是大哥的?

   本来小酒想让小哥自己去,结果他非要带着她。

   “走吧,在家干啥,跟我溜一圈儿啊!”

   小酒的白眼儿都要翻到天上去了,事实证明,这一趟还真没白跑。

   兄妹俩一出现,就有邮局工作人员认出了他们,还特意汇报给了他们乡邮政局的领导。

   好巧不巧的,这领导的爱人就是昨天他们救下的那位女医生。

   昨天女医生就是来找领导的,但他随车去县城邮局了,没想到走的时候太着急,摔死了过去。

   要不是碰上这兄妹俩,可能昨天就和爱人阴阳相隔了,所以这位领导一听说他们来了,激动坏了。

   赶紧爬出来又是感激握手的,又是夸赞。

   得知病人已经脱离危险,已经转院到了县城,兄妹俩也松了口气。

   兄妹俩拿着包裹离开后,金钱感谢被拒的孙主任感慨万千的走到柜台问。

   “他们是哪个村的啊,住在几队?等你们嫂子好了,我得带着她一起登门拜访一下。”

   就这样,孙主任拿到了兄妹的家庭住址。

   比起其他哥哥,她家大哥就是给力啊,直接寄了十斤大米回来,走的是军线。

   这么困难的时期,直接寄大米回来,没被劫,都是被这绿色特有的红五星震撼住了。

   光是看这大米的品质,就晓得东北米的好了,即使不是五常,不是盘锦,那也差不哪儿去!

   因为黑省黑土地的好,使得他们的大米要比他们豫省的好太多。

   腊月二十五磨豆腐。

   一大早,唐翠花就领着唐翠红过来了,昨天就挑选且泡了一大盆的黄豆。

   今天爷爷要教他们做豆腐,首先就是磨豆腐,这可少不得他们家的大力士翠红姐姐。

   第一遍磨出来的豆渣还不是很细腻,需要二次用石磨推撵至更细,之后用纱布过滤,反复揉搓,撇去上面的泡沫。

   别看这一步说着容易,可光是推磨这一步,就让几个人累的筋疲力竭。

   接下来是煮豆浆,刷洗干净的大铁锅里加豆浆,大火煮开,不停搅拌,防止糊锅,还要撇去上面的浮沫,关火后就到了最重要的点卤环节。

   卤水爷爷是从隔壁村的豆腐坊里拿黄豆换来的,他们一共泡了三十斤的黄豆,差不多能出百十来斤的豆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