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

第178章 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

  是仪便是这样的人,他以自己不是统率军队的人才陈述辞谢。

   但是孙权却坚持让他任职,甚至用古之贤者来劝说他:

   “我虽然不是古代的赵简子,您怎就不委屈自己作一个周舍呢?”

   最后孙权强给,是仪不得不要。

   在孙权眼中,是仪懂不懂军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外地士人的身份。

   淮泗派系弱需要扶持,江东本土派系强需要打压。

   让他统领江东士族的军队,便能压制他们的功劳,防止江东本土派系的势力太过膨胀。

   至于具体如何作战,是仪只需要完全听自己的命令行事就行了,这是制衡之术。

   而孙权对是仪扶持力度很大,让他协助吕蒙布局荆州,没有足够军功却能拜为校尉。

   这让是仪很是感激,以孙权心腹自居,事事以孙权的利益为考量,处理工作尽职尽责。

   孙权因此遇到事情常常与他商谈。

   就比如前不久,孙权收到竟陵传来的消息。

   督领水军入沔水的蒋钦率军撤退被汉军水师偷袭之后,久病之下又染风寒,竟然一病不起。

   而军中药材遗失,虽然请了高人驱邪,但病情没有好转。

   孙权听闻此事后伤心了很久,还是是仪劝导他要看开点。

   随后孙权从自己的亲随医者中抽调几人,令他们带着药材星夜兼程去竟陵给蒋钦治病。

   他甚至放下自己对道教的成见,亲自舞剑为蒋钦祈福。

   虽然他没有说是为蒋钦祈福,不过是仪看出来了。

   孙权有六把宝剑,今次独独使用这辟邪剑,其中意味已经很明显。

   舞剑结束之后,孙权用酒肉赏赐了臣属,群臣称谢告退,是仪独独留了下来。

   孙权像是早有预料似的与其交谈起来,他举剑指着远处巍峨的江陵城墙。

   “子羽啊,见得这江陵城,才知周公瑾之不易,更叹天妒英才啊。”

   孙权并不想提及蒋钦重病的事,或许是害怕影响军心。

   至尊不提,是仪自然也不会提,他顺着孙权所指看过去。

   当年赤壁之战,周瑜携大胜之威西进,围攻江陵。

   而以甘宁偏师逆流而上攻打夷陵,刘备则挥军南下进攻荆南。

   举世无双的周瑜也是整整打了一年才拿下这座城。

   那是孙权的翻身仗,自那次击败曹魏之后,江东士族在自己朝堂门口架起两车竹简就能架空自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

   只不过进攻荆南的不是刘备,而是江东的将领。

   孙权看着江陵雄城,除了感慨周公瑾的早逝,也感慨自己需要面对的难度太大。

   是仪瞅了瞅孙权,又看了看江陵城,道:“至尊,孙子云,上兵伐谋,最下攻城。”

   “哈哈,”孙权笑着收起宝剑,“子羽所言,孤岂能不知,强攻实乃下下策也。”

   见此,是仪松了一口气,至尊没上头就好。

   当下局势,荆州的攻守双方互有胜负,但整体优势还在孙吴这边。

   江东最好的办法还是按照既定战略推进,把江陵城内粮食耗光,便能夺取此城。

   甚至如果回援的汉军能在江东的主力这里撞个头破血流,被杀得大败而逃。

   没有援军的情况下,说不定能逼江陵城提前投降。

   对此,孙权也表示赞同,但随后话锋一转。

   “既然是长久之战,许多事便不得不提前做好谋划,子羽认为,谁能接替蒋公奕督领水军?”

   是仪一愣,看来至尊虽然又是送药、又是祈福,但还是认为蒋钦撑不过去了。

   此时有资历又有能力接替蒋钦的,在江东屈指可数。

   是仪心念转动,一一过滤这些人的名单,最后挑出一个距竟陵最近且能够接任的人选。

   “臣以为,至尊可令庐陵太守吕岱领兵前往。”

   吕岱是徐州广陵郡海陵人,早年因避乱而南渡。

   是仪和他虽然不是老乡,但是都属于是淮泗派系,是一个阵营里面的人。

   此人受孙权赏识,且有军功。

   但最最重要的是,此人和蒋钦关系不错,曾经一块作战过。

   当年会稽、东冶等五个县的贼寇吕合、秦狼等人作乱,孙权以吕岱为督军校尉讨伐。

   吕岱立即率领本部人马赶往东冶,与西部校尉蒋钦等前往征讨。

   最后生擒吕合、秦狼,五县于是被平定。

   战后吕岱被任命为昭信中郎将,蒋钦升任讨越中郎将。

   二人资历相同,且有旧交。

   能够顺利完成交接,蒋钦麾下的将校也不会对他产生抗拒。

   孙权思考片刻,回到:“善。”

   吕岱担任庐陵太守已经五年了,将地方治理的很好,讨伐境内山越和宗贼也往往取得成功。

   孙权对吕岱很是信重,打算明年将镇压交州有功的步骘调到中央来,而将吕岱升任交州刺史接替步骘。

   现在让他来防守竟陵,并护卫大军的后路,孙权相信他能做好。

   随后孙权又问道:“近日得到探报,蜀军号五万大军南下要解江陵之围。我军是守还是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