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三国,义薄云天关羽开启重生之路

第372章 晋升丞相职

  听到黄忠如此答复,两位将领如释重负,眼中闪烁出感激之色,异口同声地道谢:“多谢黄将军!此恩此情,末将没齿难忘!”

   丘力居站在黄忠身旁,见状不由得一阵无语。

   他心想,即使没有主公送来的情报,这卢奴城也迟早会投降。

   毕竟,城内缺粮已久,将士们士气低迷,哪里还有抵抗之力?

   黄忠转头对丘力居说道:“丘将军,你即刻安排人手,将粮食运往卢奴城。

   同时,也请告诉城内百姓,朝廷会善待他们,让他们安心生活。”

   丘力居点头应诺,立刻安排人手去准备粮食。

   很快,一辆辆满载粮食的马车缓缓驶向卢奴城,城内的百姓们见状,纷纷欢呼起来。

   高览和张燕也松了一口气,他们知道,这次投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高览、张燕的投降标志着冀州彻底被收复。

   冀州从现在开始正式进入关羽时代。

   而这一切,其实都在关羽的意料之中。

   毕竟,以高览和张燕目前的实力,他们根本无法与关羽抗衡。

   在邺城,黄忠亲自将这个好消息送到了关羽的手中。

   收到消息后,关羽立即召集了他的谋士团队,共同商讨有关人事任命的事宜。

   这场会议持续了整整五天,期间众人各抒己见,激烈讨论,最终才拟定出一份满意的名单。

   会议结束后,关羽并没有停歇,而是马不停蹄地将这份名单送到了蓟县的紫禁城中。

   面对这份名单,刘协别无选择,只能无奈地表示同意。毕竟,此时此刻,他早已失去了往日的权威,只能依附于关羽的势力。

   接着关羽奉天子令昭告天下!

   大将军辽州侯关羽讨伐袁绍收复冀、青两州有功,升丞相位!

   三公:

   杨彪为司空,蔡邕为太尉,崔琰为司徒。

   蔡邕兼学部从事。

   荀彧任太常,兼吏部从事。

   戏志才任大将军左史,兼兵部从事。

   郭嘉任大将军右史,兼兵部侍郎。

   顾雍任大鸿胪、兼情报从事,姚超为锦衣卫统领。

   满宠任廷尉,兼刑部从事。

   马钧任少府,兼工部从事。

   苏双任太仆,兼商业从事。

   张世平任大司农,兼户部从事。

   华佗任医学从事。

   刘和任宗正。

   关振任光禄勋。

   关冲任卫尉。

   五征将军:

   征东将军张飞,统领2万黑龙卫,关朝为副将。

   征南将军赵云,统领2万白龙卫,关平为副将。(关平更多的是跟着自己三叔学习军队相关知识。)

   征西将军黄忠,统领5万白虎卫,关雷为副将。

   征北将军庞德,统领5万朱雀卫,关猛为副将。

   征中将军典韦,统领1万青龙卫,典满为副将。

   五镇将军:

   镇东将军高顺,统领两千陷阵营,所有屯田兵归高顺训练

   镇南将军甘宁,统领4万蛟龙卫,周泰、蒋钦为副将。

   镇西将军丘力居,统领2万黄龙卫,马超为副将。

   镇北将军张辽,统领2万玄武卫,高览为副将。

   镇中将军徐晃,统领2万御林卫,张合为副将。

   十州刺史、将军:

   幽州刺史田丰,幽州将军胡志。

   辽州刺史沮授,辽州将军关鹏。

   无州刺史关凌,无州将军周仓。

   冀州刺史荀攸,冀州将军太史慈。

   黑州刺史荀谌,黑州将军夏侯兰。

   吉州刺史乙巴素,吉州将军赵峰。

   青州刺史田畴,青州将军关霄。

   蒙州刺史李优,蒙州将军田豫。

   并州刺史张纮,并州将军难楼。

   司隶设刺史阎柔,司隶将军华雄。

   燕郡太守庞柔、渔阳郡太守裴元绍、涿郡太守殷罗、代郡太守廖化、上谷郡太守黄叙、辽西郡太守鲜于辅、昌黎郡太守齐周、乐浪郡太守王粲、辽东郡太守路粹、右北平郡太守田楷、玄菟郡太守拔奇、真番郡太守鲜于银、临屯郡太守吕范、三寒郡太守关阳、魏郡太守辛评、巨鹿郡太守辛毗、常山郡太守陈琳、中山郡太守张燕、安平郡太守关威、河间郡太守关彪、清河郡太守关昂、赵郡太守关武、勃海郡太守关天、广平郡太守关豪、平原郡太守王修、东莱郡太守阮瑀、北海郡太守阎志、济南郡太守关凤、城阳郡太守关鸣、乐安郡太守牵招、齐郡太守蒋义渠、东莞郡太守关屹、琅邪郡太守关泽。

   此次功劳从大到小皆有封赏,如关凤斩杀袁绍、袁谭、高高、袁熙、袁尚,将袁氏高层团灭当为首功一件。

   封赏的忠义币直让人羡慕。

   另外这次关羽将主力部队都有扩军,随着地盘越来越大,需要的主力部队也越来越多。

   除此之外每个州有一万州兵,每个郡有三千郡兵。

   关羽从幽州出发到消灭袁绍,彻底收复冀州和青州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基本上和曹操他们征讨袁术统一时间点。

   然而此时曹操还为彻底消灭袁术,关羽已经拿下了袁绍,并占领了冀州、青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