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末世:开局白捡百亿物资

第153章 官方的警告

  临走,凌树又被邝母塞了一大堆吃的。

   芭芭拉号后座上,放着4个超大的保温袋。

   似乎是怕他一转手又把东西全部给了自家傻儿子,这回邝母还郑重地交待了,一人一份。

   凌树登上直升机,回头看见袋子都像人一样,被系上了安全带,嘴角不由地上扬起来。

   起飞,拉升。

   从驾驶舱望出去,曾经十万大山,如今冰封千里,千沟万壑都快被冰雪填平了。

   这一路不过二十来分钟的单调行程。

   途经震基安置点上空,地面上出现许多小点。

   凌树低头扫了一眼。

   这么冷的天,这些人大多穿着单衣外套干活,更有甚者只穿了薄薄一层防化服。

   他们身上都是白色的雪,露在外面的脸上手上都是冰碴子。

   有时候嫌身上结的冰太重了碍事,他们还会用手里的工具用力在身上敲打。

   其实没有心跳呼吸的,应该不能称为人,姑且叫他们活尸吧。

   这些活尸都是安置点那位“赶尸女”的杰作,粗略数一下,数量竟已经有300多。

   但是活尸也不太符合“尸”这个概念。

   他们不怕冷,皮肤苍白,却没有一点冻伤的痕迹。

   反应相当灵活,行走之间完全没有僵硬感,铲雪的动作也非常丝滑。

   根据在建建筑的雏形可以看出来,他们计划建造的,应该是类似蜂巢一样六边形结构的冰屋子。

   看着工程量挺大的。

   不过就跟普通人类团体当中的情况一样,有的活尸很卖力,有的明显就在划水。

   而且看上去并不是每个活尸都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

   有一个特别高大的活尸,正傻呵呵用铲子破坏别人已经堆砌好的冰墙。

   在一大堆卖力干活的活尸中间,他在拖工程后腿的路上一骑绝尘。

   凌树还看到不小心被别旳活尸铲飞脑袋,当场嘎了的倒霉蛋。

   据此,凌树可以得出结论:

   让活尸们行动的指令,并不是由某一个类似蜂后的“中枢”所下达的。

   虽然这些活尸听从统一的命令,但是到了执行的层面,还是各自为政的局面。

   想明白这一点,凌树刚刚看到蜂巢一样的冰屋时,心里瞬间升起的那种毛骨悚然,稍微平息了一点。

   这些被当做劳力但不怎么听话的活尸,挺脆皮的,并不难处理,目前暂时还构不成威胁。

   凌树吩咐诺亚继续严密观察。

   随后便按照原计划,开着芭芭拉号,到凌云基地上空巡视。

   之前龙村长发来消息:他观察到降温至今,各家囤的柴禾消耗量很大。

   按照现在这个速度,住宅区的木柴最多可以烧两个月。但隧道种植中心的木炭只能撑1个月左右了。

   酸雨过后,周边山上的木头已经完全不能当成燃料,只能算作是一种预备役的生化武器。

   接下来就要动用之前极热时期,居民们自己开采出来的煤矿了。

   那原本就是为这个时候准备的。

   凌树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开一个煤球加工厂,把做煤球的工作提上任务广场的公告栏。

   每家住户每天必须出一到两个劳动力,去煤球加工厂完成做煤球的工作。

   这样,居民就可以按户每月领取一份或两份自己做的煤球,用来烹饪和取暖。

   如果不想出力的,也可以用工分来抵。而特殊困难的家庭,由龙村长出面众筹工分。

   只是这个煤球厂多少会有点污染,究竟要建在哪里是个问题。

   凌树之前用空间神识划定了几块区域,这会儿就是要到实地看一下。

   毕竟用神识来“看”,有时候特殊地貌是会被忽略的。

   直升飞机进入基地领空,低空掠过山梁上绵延的围墙。

   途经的各个巡逻小队都在对芭芭拉号行注目礼。

   每个巡逻小队都是由4台卡皮巴拉加1台自动扫雪机构成,在围墙上排队匀速转圈巡防。

   有它们在,四面围墙,就连背阴处容易积雪存冰的平坡和台阶,都被铲得干干净净。

   北瑕山洞东面是不太适合的。

   那里靠近大门,作为停车场、停机坪,以及居民们集结之用。污染单位应当尽量远离。

   除了监控桩林立的云涧山周边不太适合以外,其他区域地形只要平整一下场地就可以。

   凌树又联想起即将到手的特种钢冶炼生产线。

   他决定干脆把这些有污染的工厂全部集中在一个区域。

   这样方便管理、控制污染,后期治理也可以一起做。

   最后他在碧云山和望舒山之间,远离安全屋的背阴处,又圈了一块地作为备选方案。

   同其他几块预先选好的地块,一起交给诺亚去做综合评估。

   办完事回到安全屋。

   凌树让执勤队员把邝母准备的4口袋的爱心食物,一半送去给邝少,一半拿去雪狼驻地厨房。

   正要去总控舱洗澡换衣服,薇拉一脸严肃地找到了他。

   今天,隔壁云镇省所有官方基地,统一发布了安全警告信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