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末世:开局白捡百亿物资

第199章 闭关的收获

  上一世,云镇收复战几乎贯穿整个极寒时期。

   直到最后,凌树也没听说云镇被完全收复的消息。

   这场战事的起因,就是以棉塔国为首的三国国民,不停往云镇迁徙,一寸寸蚕食夏国国土。

   他们全民皆兵,用武力赶走夏国原住民。

   依托复杂的地形,建立军事基地、据点和前哨站。

   在外围修筑了大量坑道、堑壕、掩体、藏兵洞,铁丝网、陷阱和防步兵壕。

   把一个个山头和高地建成了能打、能藏、能独立作战、能长期坚守的坚固野战防御阵地。

   夏军第一次尝试全面收复云镇的班纳、景泊一线战役,历时两年多。

   这场战役中,夏军一度收复了98%以上的失地。只可惜被天灾背刺,结果功亏一篑。

   在这场战役中,夏军先后派出了8万雄师,兵分三路,向盘踞在云镇的三国联军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长达两年多的拉锯战,夏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眼看就要全歼三国联军的时候,第二次大寒潮不期而至。

   严寒的天气给夏军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士兵们不仅要应对敌军的攻击,还要抵御恶劣气候的侵袭。

   最终,迫于补给线的压力,夏国不得不选择收兵,结束了这场艰苦卓绝的战役。

   战后统计结果,牺牲于极低温寒潮的人数,远远多于牺牲在战场上的人数,翻了10倍都不止。

   班纳、景泊前线跟凌云基地之间的直线距离都在1000公里左右。

   凌树觉得自己还是有机会,可以暗戳戳地帮夏军轰平对方阵地的。

   不过这都是以后的事了。

   趁眼下还没完全打起来,先把许淮川他们送回淮川基地去吧。

   老实说,如果许大少真心求凌树帮他一把,凌树是不会拒绝的。

   因为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雪狼军从流民里面征召了第一批400人补充新血。

   他们年龄在20-45之间,有家小在望舒区生活,忠诚度都在85%以上。

   普通人被编入云浩扬的雪狼军北瑕营,异能者被编入肖军的雪狼军狼牙特勤队。

   他们都已经随队执勤、训练一个多月了。

   如果许大少开口,凌树会把这当成一次练兵的机会,带这些新兵蛋子出去遛遛。

   肯定是不会吝啬实弹演习的武器装备的。

   可是许淮川绝口不提这个事,只顾要求压低价钱买武器、买军粮。

   凌树能感觉到,这货是防着自己的。

   许大少应该是怕万一借雪狼军把淮川基地打下来了,他又会陷入引“狼”入室的尴尬局面。

   他知道自己能用的人太少,所以把宝都押在那批自动步枪和穿甲弹上了。

   甚至都没有想过要加强一下他和新川军那20多人身上的防护装备。

   跟着这样一个顾头不顾尾的老板,佟也他们真的实惨。

   凌树也不可能越俎代庖,替许大少想得太多。

   第二天一早,许大少一行人在望舒区门口等着搭车离开。

   凌树、邝天喆等人都前往送行。

   毕竟他们这一去,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见。

   凌树让季航带着4名狼牙队员,开着经过改装的装甲运兵车,把人护送到距离淮川基地最近的安全地带,

   临了还是没能硬下心肠不管不顾。

   凌树送了25件防弹背心和头盔给许大少,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许淮川明显没想到。

   他一直小心提防着的凌总长还能有这样的胸襟,当场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李瑜也来了。

   她把佟也拉到角落嘀嘀咕咕了一番,塞了一大包急救药品和医用辅料给他。

   看得出许淮川很想跟李瑜说话,但是被嫌弃得不要不要的。

   直到最后,李瑜连一个正眼都没给许大少。

   许淮川和他的新川军就这样离开了凌云基地。

   凌树征求了9位前新川军的意见,把他们也编入了狼牙特勤队。

   至此,狼牙特勤队一共拥有24名进化者。

   ……

   第一次大寒潮就这样过去了。

   因为凌树预先准备充分,整个基地因天气原因死亡的人数定格在了7人。都是年老且伴有基础病的流民。

   经过近四个月的“猫冬”,基地有了不少的变化。

   首先那些流民们的忠诚度普遍超过了75%。

   现在天气好了,基地的大门重新打开。

   当初那些进基地时只拿了3个月临时居住许可,又没有固定工作的流民们,都纷纷请人做保,申请更换12个月的居住许可。

   只有找到固定工作,才能更换成无固定期限居住许可,这样的人才能给其他人做保。

   其次,基地的动物变多了。

   除了养殖中心的那些肉类动物以外,还有许多误入基地,被杨苏月连上线的大、小动物。

   杨苏月是不会亏待任何一只“外接设备”的。

   她在养殖中心边上围了一个山头,作为野生动物们的栖息地。

   目前栖息地里有北极熊、北极狐、麝牛,野猪、蒙古马、北极鸭、棕熊若干,都是由杨苏月在投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