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武侠仙侠 星河山月

第4章 风起云涌

星河山月 我不是庄主 2153 2024-05-27 17:58

  雍王杨召,皇长子,性聪敏,善骑射,果敢勇毅,母亲乃宁华夫人蔡氏。

   自少随父征战四方,立下赫赫战功。

   建武元年册封为雍王,官拜左武卫大将军。

   建武五年,雍王杨召奉旨讨伐后凉。

   兵出陇西,先后攻破武威,张掖,酒泉,后凉灭亡。

   于建武八年,班师回朝。

   至此,天下三分。

   --《北朝周史》

   自古“鲁南古城秀,琅琊名士多”,徐州琅琊郡文风盛行,士族林立。

   其中琅琊王家人才辈出,乃是士族领袖,宰相之家。

   不提前人,就说当今北周太子少师王谊,便出身琅琊王家。

   他日太子登上皇位,王谊必是宰辅人选。

   王家数百年的兴盛可见一斑。

   能够体现如今王家的风流底蕴不止王谊一个,还有很多,比如现在坐在王家议事堂上的三位。

   坐在上首的是年逾古稀的王家家主王籍,当今文坛领袖,儒学宗师。

   左首坐着身材精壮的中年男子是右御卫大将军,琅琊郡开国公王偃师,掌青州兵权。

   右首坐着儒雅气质的中年文士是徐州刺史王融,掌徐州治。

   须发皆白的王籍作为家主首先开口道:“你们两人久在朝堂,又是地方要员,对此次雍王回京有何看法?”

   堂下二人对视一眼,显然早有预料。

   王偃师开口道:“雍王身为皇长子,早年立太子时朝中便呼声颇高。

   少时更是随陛下征战四方,战功赫赫,军中威望甚高。

   只是其母蔡氏出身弘农小家族蔡家。

   反观当今皇后出身世家望族的太原李家。

   皇子杨兴便是皇后之子。

   当年陛下便立了杨兴为太子。

   太原李家老家主键在时,军中威望尚能压制雍王,朝中也风平浪静。

   李老将军病逝之后,李信不论威望还是能力均有所不足。

   而后那几年雍王少了忌惮,在朝中军中动作不断,显然不甘居于人后。

   若非建武四年被夺了部分兵权,建武五年又自请带兵伐凉,恐怕这朝中形势早不同了。

   此次雍王挟胜而归,军中声望如日中天,势必要求更大的兵权。”

   王籍颔首表示认可道:“分析得很好,自古兵权便是皇权的基础。那么朝堂上的形势,王融说说吧。”

   “先前朝堂上太子一派稍占上风,太子名正言顺。而文臣素来重出身,讲正统。

   现在雍王得胜回朝,圣眷日隆,已然成势均力敌局面。

   双方接下来明争暗斗是肯定的。只是陛下尚在,手段不会太激烈。

   到最后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当时,我们既然选择扶持太子,现在也理应继续扶持,至少明面上如此。

   否则有损我王家数百年声誉,遭天下人相轻。但是也要未雨绸缪,做好万全准备。”王融分析道。

   “嗯,不错,应该如此。”王籍沉吟片刻,吩咐道,“去信长安,让王谊多替太子分忧,但是要小心行事。另外族中几个年轻人也都可以放出去各地历练历练了。”

   豫州南阳郡,本是荆州南阳郡,后因北齐与南陈分治,划归于豫州。

   荆州本就是百战之地,军事要地。

   南阳郡卢家名将辈出,如今卢家家主卢远便是原北齐第一名将。

   北齐时,豫州南阳郡,以一郡之地防御周,蜀,陈三国。

   后来北周占领北齐四州之三。北齐仅剩豫州,靠着南阳卢家苦苦支撑。

   卢家与南陈数代交战,且与西蜀之根本蜀地相距过远。

   无奈之下,降了北周。

   北周皇帝杨佑依然封卢远为右御卫大将军,掌豫州兵权,西御蜀,南抗陈。

   此时卢远正与长子卢象二人正信步在汉水的水军营寨。

   父子同样的身体魁梧,同样的相貌堂堂,只是卢远正值壮年,卢象才二十出头。

   卢象自小被父亲卢远带在身边悉心教导,年纪轻轻便独领一军,有名将之姿。

   卢象正在分析朝中形势,卢远不断颔首以示赞许。

   待卢象说完,卢远才开口道:“无论朝中形势如何变幻,我只希望你记住两点。

   其一,我们是降将,当今陛下不负卢家,卢家必只忠于陛下。

   太子和雍王之间的争斗我们不必插手,那是陛下的事。

   其二,你以后当家做主了,万事以家族为重。”

   “可是,父亲不怕新皇上位后对我卢家打压么?到时候恐怕卢家要式微。”卢象担心地说道。

   卢远解释道:“不插手卢家就不会错,插手有可能会错。没过错,卢家便不会被打压,因为需要卢家守着这南阳,扼制西蜀,抵御南陈。”

   “儿子明白了,这时候不选择便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有时候必须选择时,也只能选择。至于个人声誉,哎……”

   卢象明白这是父亲对于降周一事,耿耿于心。

   其中的苦衷又有几个人能知,几个人能理解。

   汉水江面的风吹得营寨里的旗帜猎猎作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