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奇幻玄幻 九步天刀一出,谁与争锋

第30章 七层脉轮有哪七层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以天为阳,以地为阴。

   一天之中,以白天为阳,夜晚为阴。

   男女之间,以男为阳,以女为阴。人体也是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如果阴阳颠倒,体内的能量,就会产生逆乱,生出病端。

   世间万物,顺应阴阳而生,以五行为基础,分金,木,水,火,土五大属性,相生相克。

   普通人,以五行为本,食世间之黍,百岁而寿终。而我们修行之人,也是五行之体。

   但是,我们天生经脉畅通,可吸天地日月之精气,打开风雨雷电之属性,就可以跳出五行,超脱于天地之外……。”

   “小胖子。”胡中玉忽然柳眉一竖,冲小胖子一声叱喝,将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原来,小胖子正在和曹松竹交头接耳,不知在议论些什么?

   胡中玉目光扫了下方一眼,继续讲道:“接下来,我们要讲的是,修行境界的划分,既然是修行,那就必须先划分境界。

   修行一共分为九个大境界,首先是:聚气,其次是筑基,金丹,化婴,出窍,双神,合体,大乘,最后是:渡劫。

   每一个大境界,又有三个小境界,分为初期,中期,后期。

   为什么要先讲境界的划分呢?因为,后面讲的很多知识,会与之相对应。

   下面,我们先来讲一个人的修行天赋,也就是:“慧根”。

   通常来说,人们把慧根深厚的人,称为“神灵转世”,一个人修为的高低,和慧根是分不开的。

   慧根深厚的人,经过后天的不断努力,往往能达到许多人无法达到的高度。

   慧根高的人,自身灵魂能量,也会非常强大。

   那么!慧根到底是什么呢?它就是一个人的悟性。

   对于一件事物,有的人看一眼,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有的人,看了很久,也明白不了,就是这个道理。

   它是衡量修行快慢的标准,慧根高的人,悟性就高,慧根低的人,悟性就低……。

   慧根一共划分为七级,一般达到七级的人,很快就会修出“慧眼”,俗称“天眼”。

   就是能看到很多普通人看不到的东西,以及一些事物的本质。无论事物如何变化,都脱离不了本质。

   以后,我们聚气成功后,就必须要开启“天眼”。

   开启了“天眼”,才能够内视自身的:丹田,经胳,以及神海。”

   (有些前面已经说过,这里就不必多述)

   “接下来,我们来讲人体的“能量脉轮”,说到能量,就必须要先了解人体能量层。

   一个修士,最多的,可以具有九层“能量脉轮”,但是,绝大部分的,都只能修出七层脉轮,九层的非常稀少。

   这种能量脉轮,它是普通人无法用肉眼看见的光线组成,只有修士才能看见。

   一层为:绿色光线。

   二层为:蓝色光线。

   三层为:黄色光线。

   四层为:红色光线。

   五层为:青色光线。

   六层为:粉色光线。

   七层为:橙色光线。

   八层和九层,迄今为止,还无人修成,大致推测,八层为:紫色光线。

   九层为:金色光线。

   下面,我们再来讲,每层脉轮所对应的境界。

   第一层脉轮:称为“以太体”。

   主真气能量,它是以一种涡轮的形状,不停的在体外循环流动,可以阻挡一般的物理攻击,无法阻挡灵魂的攻击。

   这一层脉轮对应的是筑基期,只有突破筑基后,才能修出这一层脉轮。

   第二层脉轮:称为“情绪体”。

   这一层脉轮,主人的情绪能量,对应的是金丹境。

   在筑基后期,要想突破金丹,除了丹药的辅助外,本身的情绪更加重要。

   如果情绪不稳,哪怕丹药堆成山,你也突破不了。

   修出这一层脉轮后,如果遭遇外部负面情绪和某些因素的影响,可以释放出来,进行防御,无法阻挡物理攻击。

   第三层脉轮:称为“心智体”。

   主灵魂能量,对应的是化婴境。

   当你金丹圆满后,就必须要对自己的金丹和灵魂,进行充分的了解认识,才能化婴成功。

   光了解了金丹体,婴儿如果没有灵魂,不算化婴。

   一方不断强化金丹的强度,一方面也要不断强化婴儿的灵魂,化婴后,才算成功,这就是心智体。

   初生婴儿肉体是弱小的,只有灵魂是由你本体构成,所以,这层脉轮主灵魂能量,释放出来,可以防御灵魂方面的攻击。

   防御的强度,根据自己灵魂的强度来决定。

   第四层脉轮:称为“星光体”。主物理防御,对应的是出窍期。

   到元婴期后,经过修炼,体内的婴童不断强大,到了一定程度后,就可以脱离母体,称为出窍。

   出窍后,就相当于多了一副身体,前期有些虚幻,当这个身体逐渐凝实后,也会产生出能量。

   因为这个身体,是主体精华不断加持而成,会显得相当强大,这时候就会暴发出一种直射的光芒,不像第一层脉轮那样循环流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