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之最逍遥太子

第85章 弘治:我生了个什么

大明之最逍遥太子 小康7 2530 2024-05-27 18:00

  内阁会同意太子的要求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刘健在票拟上明确表示反对,递呈给皇帝。

   此刻,刘健的责任感显现无疑,

   他已经无需通过反对他人来获取声望,

   声望是为了获取利益,作为晋升的阶梯。

   明代文官无法封爵,成为首辅已是文官的最高荣誉,无法再升。

   而反对太子,终究无益可图。

   若太子心胸狭窄,日后晋升时说不定会降级追责。

   李东阳和谢迁看着刘健的票拟,沉默不语。

   三人共事已久,无需虚伪的客套。

   一切尽在不言中。

   奏折经弘治朱批后退回内阁,

   果然与内阁意见相左。

   此时,内阁面临两个选择,

   一是遵循大老板弘治的意愿行事,

   "封驳"即为拒绝并退回旨意,这样的情况并不多见,通常内阁若对皇家的批示有异议,会直接携奏折面见皇上。

   然而,三位阁老大臣历经宦海波澜,心中皆有明悟,这次弘治皇帝站在了太子那一边。

   帝权与内阁的关系错综复杂。

   当初朱元璋因担忧丞相权力过大,便废除了丞相之职。

   然而,君王一人难以负荷所有政务,于是明朝设立了内阁,辅助皇帝处理政事。

   内阁既依赖于皇权,又代表着文官群体,需在皇权与文官集团间寻找平衡。

   如今,报纸的出现犹如一块诱人的蛋糕,引起了皇权与文官集团的觊觎。

   如何分割,三七分,四六分,还是五五分?决定权在于皇权与文官集团谁占据主导。

   太子的意图昭然若揭,欲独享整个蛋糕,不让文官集团分得丝毫。

   内阁三位阁老已预见到此事难有善终,预计明日便会有奏疏呈上,争夺这块蛋糕。

   此刻,他们急需向弘治询问,试探其底线。

   这块蛋糕,你最多能留给文官多少?别打算全部吞下。

   刘健已在太子的奏章上提出建议,接下来轮到李东阳和谢迁行动。

   李公深思熟虑,刘公果断决绝,谢公更是能言善辩。

   不知李东阳的智谋与谢迁的说服力能在弘治面前争取到多少利益。

   二人带着奏章面见弘治,不久后返回。

   弘治表示,报纸之事无足轻重,不过是太子的玩物,文官们不必与之争执。

   话虽委婉,但弘治的决心坚定,文官集团应放弃争夺。

   通常,此类事情会拖延一段时间观察,慢慢协商。

   然而,有人无法忍受等待。

   奏章在通政司与皇宫之间传递,经多人之手,保密性难免受损。

   李东阳和谢迁面见弘治之事也被曝光。

   次日,逐渐有人上奏参与报纸的争夺,向弘治施压。

   面对这些奏章,弘治采取了"留中不发"的策略,即知晓意见却选择置若罔闻。

   然而,问题不能久拖不决。

   僵持数日后,内阁唯有祭出杀手锏——廷议!

   众人齐聚一堂,哦,不对,应该是皇上坐着,群臣站立。

   双方不能再僵持下去,必须共同商议解决问题。

   廷议有正式与非正式之分。

   正式的会议是特意为某一议题召集,将有关人员聚集一处深入研讨。

   非正式的场合,则是在朝会上提出,让众人共同参与讨论。

   只有重大事件,才会启用正式的朝廷辩论。

   于是,报刊登载的事务便决定在朝会上集体商议。

   宰相已事先告知各位大臣,还特别通知了太子。

   不论太子是否出席,内阁的意图必须传达清楚。

   毕竟,创办报纸的提议源自太子,如今设立报社也是他的决策。

   朱厚照始终密切注视着事态进展,

   他的关注方式直截了当,

   直接找弘治,让萧敬展示相关奏折。

   萧敬细心地将未公开的奏折分类整理。

   一类是对太子直言不讳的批评,

   认为太子年幼,不宜涉足政务,应专心学习,

   更何况太子学业尚欠火候,更不适合参与这些事。

   另一类则是引经据典,争论报纸应归属哪个部门管理。

   文官并非铁板一块,礼部、户部、刑部皆有意将其纳入麾下。

   兵部和工部对此并不擅长,也无意争夺,到时候只要能分一杯羹就好。

   吏部声称负责百官任命,自认高人一等,不屑与他们争抢。

   再说,无论谁夺得管辖权,最终还得吏部安排人手,无论如何都能分得一份厚礼。

   朱厚照翻阅着一封封奏折,

   文官们各执一词,坚称报纸应归他们管辖,

   反正不应归太子所有。

   朱厚照几乎被说服,

   似乎报纸由文官掌控乃天命所归,

   而在太子手中就成了违背天意。

   边看,朱厚照边向萧敬请教对策。

   若有人依据奏折上的言论攻击我,我该如何应对?

   萧敬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执掌司礼监多年,对文官的手段驾轻就熟。

   逐一为朱厚照解析。

   听完,朱厚照豁然开朗,原来诡辩也能如此运用。

   朱厚照询问萧敬明日如何应对文官。

   萧敬早已成竹在胸,详细向朱厚照叙述。

   朱厚照听后,赞叹其高明,深感内行。

   萧敬夸奖太子聪明伶俐,一点即通。

   朱厚照则称赞萧敬深思熟虑,大智若愚。

   两人相互赞美,都不禁嘿嘿笑了起来。

   弘治在一旁看着他们互相吹捧,感到十分无奈。

   我生了个什么东西,

   怎么像个昏君似的,

   还把萧敬带偏了,

   明明是在讨论国事,

   你们俩却像在密谋陷害忠臣的奸臣。

  喜欢大明之最逍遥太子请大家收藏:(www.xs4.cc)大明之最逍遥太子全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