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

第80章 发现真相

  回到乾国以后,沈光为了庆祝天下一统,决定开一个庆功宴。

   这让沈兀和柳太后发现了机会,因为庆功宴时,为了维持现场的秩序,不得不调太和宫的大部分守卫去泰安殿。

   而到时候,柳太后在正面吸引大部分守卫的注意,以沈兀的轻功,绕过剩下的守卫,进入宫内绝不是问题。

   入夜,沈光坐在上方的主位上,凌梦雪和阿史那紫翎分别坐在他的两侧。

   而朝臣们则坐在台阶下方。

   沈光举起酒杯向诸位大臣敬酒:“众爱卿,在朕与各位的努力下,现如今,梁楚俱灭,从此天下,唯有大乾!此乃大喜之事,今日朕与众爱卿共饮此杯!”

   群臣纷纷拿起酒杯:“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但沈光一口把杯子里的酒干了以后,扫视着下方的兄弟朝臣,突然发现不对劲,问向身旁的刘贵。

   “刘公公,母后和十八弟怎么没来参加宴会?”

   刘公公小声回应:“陛下,刚刚积善宫传来消息,太后病了,成亲王去探望太后了。”

   沈光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他语气责怪的问道。

   “母后病了,为什么没人通知朕?”

   刘公公:“陛下,太后吩咐过,今日大喜的日子,她不想扫了陛下的兴致。”

   但敏感的沈光还是觉得不对:“没道理啊,如果母后得的是小病,如此重要的国家宴会,以母后的性子,她也应该会强撑着参加啊。但如果母后病得不轻,为什么没有叫御医呢?这里面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但是沈光作为这场宴会的主人,自己肯定是无法脱身去查看情况的。

   于是他对刘公公吩咐道:“刘公公,麻烦你带人去看一下,母后和十八弟现在在哪?”

   接着,沈光开始挑菜了,他将要吃的菜用一副筷子挑拣出来,喝的汤用一汤勺盛出来,再用另一副碗筷和汤勺食用。

   一旁的凌梦雪表示不理解:“陛下,您这是?”

   沈光:“唉,皇帝在大型宴会上一顿饭至少六菜两汤是父皇传下来的规矩,朕也不好随意更改,但朕从小胃口就小,菜太多吃不下会造成浪费。所以朕把自己吃的那份先挑出来,剩下的这些一会命人赏赐给身后的这些宫女太监吧。”

   阿史那紫翎还是不理解:“那也不用准备两副筷子和调羹啊 你吃完直接把剩下的赏给他们不就行了吗?”

   沈光却解释道:“这些宫人们为宴会忙前忙后的也很辛苦,朕怎么忍心让他们吃沾了朕口水的剩菜剩饭呢?”

   听了这话,凌梦雪心里对沈光更加钦佩,而阿史那紫翎更是羞愧不已。

   这就是乾国的皇帝吗?他对自己的下人都能这么着想,难怪当初会被百姓称为当世圣人。

   与此同时的太和宫。

   柳太后想进去,被守卫拦下。

   柳太后装出一副大怒的样子:“放肆,你们竟敢阻拦本宫?”

   守卫将军范德奎:“太后,陛下有旨,太上皇龙体欠安,不宜有外人打扰。”

   柳太后怒斥道:“放肆,本宫是外人吗?再说了,你们之前将太和宫包的里三层外三层的,这么多人守在殿外,发出的声响难道就不会打扰太上皇?”

   范德奎:“太后,皇命难违,请不要难为我等。”

   柳太后作势要强闯,剩下的士兵只好堆成人墙挡住柳太后。

   而沈兀见大部分士卒都被母亲吸引过去以后,成功翻墙进入了太和宫。

   沈兀进去以后就直奔父亲的寝殿。

   发现这里面居然连一个太监宫女都没有。

   沈兀对此感到非常奇怪:“怎么回事,怎么一个负责照看父皇的太监宫女都没有?”

   沈兀在里面一边四处查看一边小声呼唤道:“父皇,父皇,父皇你在哪啊?”

   可是他喊了半天,也没人回应。

   最后,他在最后面的房间找到一间冰室。

   沈兀更加奇怪:“太和宫什么时候有的冰室?”

   沈兀看到冰室正中央摆放着一副冰棺。

   一个不好的念头,瞬间涌上他的脑海。

   他走过去用力推开冰棺的棺材盖。

   随着棺材盖一点点被推开,沈兀果然在棺材里看到了他朝思暮想的父皇。

   他壮着胆子试了试沈空的鼻息,发现他早就已经没气了。

   一时间,悲伤、愤怒、委屈,齐齐涌上沈兀的心头。

   他抱住冰棺痛哭道:“父皇,你怎么会这样啊?好端端的,兀儿三年都没见到您一面,怎么出来以后,再和您相见,却是阴阳相隔啊!”

   同时,他开始思考沈光为什么要对父亲的死讯秘不发丧,而且还要把父亲的尸身装到冰棺里防止腐烂。

   沈兀虽然迂腐仁弱,但他却也很聪明,他想了一会就想通了其中的关节。

   “四哥,一定是担心,一旦父皇驾崩的消息传出去,举国要服丧三年,会错失吞灭楚国,一统天下的时机。”

   但他想是想明白了,却不认同沈光的做法。

   “岂有此理,四哥怎么能为了一统天下,就做出此等忤逆不孝之事呢!对自己的父亲停尸不顾,让自己的亲生父亲不能第一时间入土为安,这还是人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书架
书页
评论